南海网记者 王康景
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引发热议和关注。11岁的小星(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去学校,孩子父母为了“治疗”厌学症就让孩子玩网络游戏,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治好厌学,还让孩子充值了4万多元的游戏费。法院判决家长和游戏公司均有责,游戏公司退还部分资金。记者11月7日采访了有关医疗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分析了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避免。
主治医师:孩子厌学有三种常见原因
关键要做好家、校、医三方的协同干预
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王美秀(擅长治疗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以及青少年家庭治疗)认为,一般来看,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主要是3个层面的因素导致。
杨璐瑶在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受访者供图
一是孩子的人际关系情况,这里主要是指和同学间的关系。
“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经常发生口角与冲突矛盾,甚至可能会导致霸凌事件,这种情况产生后,如果学校老师、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并介入,帮助解决矛盾纠纷,就会导致孩子回避,不愿意面对或者不敢去学校,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学校与产生矛盾冲突的同学见面。”王美秀说,尤其是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文静,要温柔,导致女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具有隐匿性,无须肢体和正面冲突,一段窃窃私语、一个难听的外号,甚至一个眼神,不易被发现和察觉,但却足以给女孩们造成伤害。
她提到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原生家庭,她认为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每天上学后会总是担心家里的事:家里是否又产生矛盾?父母是否又吵架?我的家是不是要散了?心思无法聚焦在学习上,无法积极参与同学的交往中来。另外,孩子会习得性地学习父母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比如逃避,比如发脾气,比如以暴力解决问题,将这些错误的模式带到学校中来,难以适应环境,难以融入集体,也会导致厌学。
“第三个常见的原因是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的观念灌输,比如现代社会包括家长、老师一直强调只有读书才是好出路,不念好书就没有未来,无形中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忽略社会的多样性,人才的多面性,如此反复,孩子也会产生抗拒和厌学心理,尤其在考试失利时更加突出。”王美秀说。
她认为,学校、家庭、医院三方要形成互动合作的机制,针对孩子出现的厌学心理和症状,要首先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一方面学校在学业安排上应该尽可能落实“减负”的要求,比如体育课就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和锻炼,不要让其他课程占用,要适当开设多类别的兴趣班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天赋,因材施教;同时对学生们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及时让心理老师介入疏导;另一方面,家庭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不要让孩子为父母的关系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不要给孩子灌输“唯读书论”的观念。
“最近发生的这个案例中,11岁的小星通过玩网络游戏放松,结果花了父母4万元,这也侧面反映了孩子缺乏正确的金钱观教育。”王美秀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加强金钱观教育,可以让孩子参加卖报活动,或者用自己不要的玩具、漫画等物品去跳蚤市场上售卖,体验赚钱的辛苦,从而形成良好的金钱观,不乱花钱;另外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一个什么程度,避免过度奢华生活,或者过度节俭造成“心穷”的局面。
心理咨询师:建议从三个层面仔细观察孩子
努力共情孩子感受,从安抚做起
“看到这个法院判决的父母用网络游戏来帮助孩子治疗厌学症的案例,我认为父母的做法不恰当也不可取。”海口市琼山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辅导员杨璐瑶认为,这几年,孩子厌学导致长期不去上学甚至休学,这方面的比率有所提升,而家长是孩子第一监护人,首先要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和情绪的变化,主动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然而,很多家长即便发现孩子存在厌学情绪,却没有正确查找这背后的原因,有些时候,是“病急乱投医”,想尽办法去顺从孩子,却不能解决问题。
杨璐瑶说,案例中父母以网游的方式来帮孩子不过是为了让孩子在厌学时在家不抑郁,只是暂时转移家长的无助与焦虑。若家长无法帮助孩子,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机构提供帮助。
“一般而言,我们建议家长从三个方面去仔细观察孩子的动向,了解孩子遇到的难题。”杨璐瑶说,一个是人际关系方面,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孩子是否受到了校园欺凌、被恐吓不敢告诉父母,只能自己承受;孩子是否被好朋友背刺;孩子的唯一要好的朋友是否转学导致他(她)心理厌倦上学;孩子是否可能存在被性侵的问题;孩子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是否长期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从这些细节中查找孩子社交人际关系的障碍问题,针对性进行疏导和保护。
另一个是学习压力方面,比如孩子是否因为上课听不懂,作业做不完,考试排名靠后产生抑郁和厌学心理;是否受到了个别老师的语言攻击造成心理伤害,等等。还有一个则是孩子与父母关系方面,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亲子关系不好或者是父母自身出了问题,导致孩子想以厌学的方式报复。
“当我们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后,不要责备,不要嘲讽,不要讲道理,首先要做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共情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共同寻找应对的方法。”杨璐瑶说。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