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营收600亿!广州建设三大新型储能产业园区,选址曝光

近日,《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明确,广州将首批建设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等3个新型储能产业园,示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产业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制高点,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600亿元以上,到2035年形成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图片

孚能科技SPS动力电池产品。李剑锋 摄

结合各区资源禀赋、规划条件和产业基础,3个园区的定位各有侧重,园区面积合计超过1.7万亩。

白云区新型储能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5000亩,定位打造成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创新基地,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50亿元。黄埔区新型储能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3300亩,定位打造成以电化学储能、氢能为主的应用型新型储能产业高地,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00亿元。花都区新型储能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9240亩,定位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光伏+储能一体化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50亿元。

《实施方案》分别从金融、用地、园区招商、骨干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和试点示范建设、应用场景拓展、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用地支持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至5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所需指标由市优先保障,不足部分向省争取支持;固定资产投资额5亿元(含)以上且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所需指标由省保障。

在园区招商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对“十四五”期间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花都区“绿能谷”一期先行启动区内项目除外),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基础上,市级财政按1:1给予配套扶持;投资超过50亿元的重大招商项目,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强化土地、资金、人才、金融、科技等各方面要素支持。

《实施方案》还明确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对申报且获批国家级创新载体的机构,符合相关条件的,按规定给予配套政策支持。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支持市区国企共同成立百亿新能源母基金,加强引导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等产业基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图片

广州新型储能产业企业的生产基地。南都资料图

白云区新型储能产业园

选址白云新城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人和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白云湖先进制造产业园、五丰装备智造产业园等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5000亩。定位打造成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创新基地,重点围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超导储能、热储能等新型储能产业,聚焦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的规模化储能装备和技术开展攻关,发展多元新型储能技术,落地一批创新型企业。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5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产值)达550亿元,助力全区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黄埔区新型储能产业园

选址知识城集成电路产业园东侧,东至新九快速路,南至凤吉路东,西至知明路,北至钟太快速路以南,规划用地面积约3300亩。定位打造成以电化学储能、氢能为主的应用型新型储能产业高地,建设储能电池、氢能的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产业核心园,并积极谋划布局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技术路线,带动新型储能配套装备等要素集聚,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整体提升。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产值)达500亿元,助力全区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花都区新型储能产业园

选址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三期片区、岐山村东片区、汽车城赤坭园区、临空数智港启动区共四个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9240亩。定位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光伏+储能一体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未来材料产业、绿色低碳场景开发应用产业,实现新型储能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支撑作用。力争到2027年营业收入(产值)达25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产值)达450亿元,助力全区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通讯员 穗工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