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2024面向MASS的智能船舶研讨会”举办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11月6日,由国际海事规则标准联合研究中心、航运AI数据平台联合主办的“面向MASS(海上水面自主船舶)的智能船舶:破浪前行”的MASS国际高端研讨会落幕。

研讨会汇聚了25位行业顶级专家的声音,融合了学术和应用、国内和国外,现场来自全球的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共同分享最新的MASS研究成果、为完善MASS CODE的制定提供行业内的声音,为全球智能船舶产业和智能航行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发布最新研究进展

研讨会上,数百名专家学者、航运相关企业高管济济一堂,围绕MASS船舶发展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本部总经理辜忠东,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胡昊分别致辞,他们深刻阐述了在这场全球化的航运科技变革与产业创新中,MASS技术标准及其发展方向作为航运业未来的关键,将深刻影响并重塑整个航运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上胡昊介绍了中远海运-上海交大国际海事规则标准联合中心在MASS方面的最新进展:《海上水面自主船舶(MASS)技术实现路径分析蓝皮书(第一期意见征集稿)》的发布,该蓝皮书分析了MASS船舶发展的背景,从安全等效的原则出发,对MASS两种主要的技术实现路径:遥控模式和自主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了全流程的对比,解析各技术路径的主要风险点,推进自主航行子系统分类分级体系的建设。未来,该蓝皮书将持续发布,推动MASS的发展。

图片

分享思想和见解

主旨环节演讲精彩纷呈。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ISO TC8主席,活跃造船专家联盟副理事长李彦庆发表题为《聚焦重点发展中国智能船舶》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了将MASS规则对航行安全的要求分解为对技术和系统的要求,最终形成技术解决包和系统设备集成方案,区分商业需求和工程实践的不同目标,立足现实的关键技术,从最简单实用的技术开始迭代,最终实现船舶智能化和船舶无人化两个不同发展方向的融合,保障常规船舶和MASS船舶的安全共存。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先生以《基于智飞轮案例实践的自主航行风险分析与启示》为题发表精彩演讲。智飞轮是我国面向MASS的一个重要的试验项目,在MASS方面有现实意义的突破和经验。同时也围绕当前MASS技术及其应用实现路径的思考发表深刻见解。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江平发表题为面向MASS规则,中远海运集运智能船舶发展实践与思考的精彩演讲。核心内容紧扣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智能船舶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发展的基本原则、实践、挑战、重点任务和下阶段举措等五个方面详尽展现了集团智能化方面的卓越实践。

国际船级社协会数字化转型安全专家组主席Angeliki Zisimatou围绕MASS船舶数据安全主题展开主题演讲。全面总结了全球各界在提升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讨论了MASS船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和威胁,并从监管角度来阐释国际船级社协会目前的工作开展,为智能船舶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下午研讨会开展了两场专题,分别为“MASS规则对业界的影响”“智能航行技术”。来自国内外的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分享了对智能化时代下MASS船舶发展的见解。

随后,一场聚焦MASS的圆桌讨论开启。在此环节中,来自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智能船舶技术专家孙武,浙江海事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信息情报室主任李喆,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战略与创新研究部技术首席李从波和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锋等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一堂。他们分别就MASS规则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差别,各国在推行MASS有哪些灵活性,我国在MASS方面处于什么阶段,对上下游产业发展有哪些作用以及未来5到10年MASS的发展程度等核心议题,发表独到见解。

与会者对MASS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多元、开放的交流平台,不断地推进航运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