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风展红旗如画

图片

▲ 川陕省长赤县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旗 刘源隆 摄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来到武夷山下,见红旗迎风招展、战士精神抖擞、群众箪食壶浆,挥笔写就一首豪气干云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风展红旗如画”的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与革命先驱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近期举办“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

展览系统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革命年代的红旗、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星红旗和党旗、革命题材经典美术作品等红色文物60余件,以及100张新时代以国旗为主题的高清照片,并首次辅以裸眼3D动态展示国旗,展现五星红旗的诞生过程和新时代国旗飘扬在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场景。

“红旗,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面面革命先辈用鲜血浸染的红旗,见证了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黄黎说。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1927年成立的四川蒲江县高桥村农民协会,将写实的耕犁形象画在红旗之上,生动展现了农民革命的力量。1928年3月8日,福建省平和县长乐乡及附近各乡农军在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一举攻占县城。展厅中,在这面福建平和农民暴动时使用的红旗上,不仅有“C.C.P.”字样,还有五角星、镰刀、斧头等元素。

1931年,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总参谋部印制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规定各地革命旗帜要把五角星提到旗顶一侧,突出党的领导地位;镰刀、锤子放在旗中央,突出工农阶级地位;五星、镰锤一律用金黄色,以增强美感。展览中的川陕省长赤县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旗便是典型实例,金黄色的五角星和镰刀、斧头充满力量感。“在五星红旗诞生之前,这些红旗曾与革命先辈一同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浴血奋战。”黄黎说。

“五星红旗的诞生则汇集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黄黎介绍,1949年7月,《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一经刊出,短短一个月内,就征集到海内外中华儿女关于国旗的设计稿1920件、图案2992幅。“五星红旗就是在这些设计图样中层层筛选、步步修改后确定的。”黄黎说。

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按动电钮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平铺在展览大厅的中央,是本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许多观众在这面国旗前伫立良久。来自湖南的高中生龙斌告诉记者,看到这面国旗,想到革命先烈为这面国旗、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内心的激动难以言喻。

为配合展示这面国旗,展览还展出了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天书”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包含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还有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等珍贵文物。黄黎说:“围绕五星红旗诞生,我们选取了28件(套)相关文物展出。28这一数字是呼应75年前开国大典上礼炮鸣响的数字,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奋斗历史的崇敬和献礼。”

展览中,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多个重要历史瞬间的旗帜也颇为醒目。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0师388团1营1连指战员宣誓签名的国旗展现了新中国的国威与志愿军的军威;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坚守开山岛32年,每天升起的国旗上的一道道折痕,饱含着他们对祖国的浓浓深情;还有2005年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抵南极点上空时展示的国旗,见证了我国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编号为100的国旗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飘扬在天安门广场,是展览中最“年轻”的文物,凝聚着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繁荣的骄傲与自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策展人,黄黎吟诵着毛泽东同志的诗句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感动。他坦言:“希望能以此次展览为契机,面向社会公众讲好红旗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红旗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激发广大观众心中最凝重、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