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兄弟分散
唐肃宗乾元2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4年,杜甫从华州弃官,携全家流寓秦州,大概就是今天的陕西华阴到甘肃天水。一路颠沛流离,杜甫上忧国、下忧家,弟弟们四处分散,也不知生死如何?
句句不提“忆”,句句不离“忆”
这首诗啊有点意思,现在流行说句句不提、句句不离,你看诗题“月夜忆舍弟”,明显重点就在一个“忆”字上,但你再看诗,句句不提忆,但句句不离忆,他因闻雁而忆、因白露而忆、因月明而忆——雁、秋、月在古代诗文中都自带离散、哀愁的意象,杜甫一一铺排,信手写来,不急不慢,井然有序。
什么叫诗圣?这就叫诗圣。
继续回到杜甫的“忆”上,他因兄弟分散、所以生死不明,又因战乱无家、所以寄书不达。他就很着急想要知道弟弟的情况,越着急就越挂念,越挂念就越无力,越无力就越发显得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在战乱中渺小如蝼蚁。
大哥杜甫,四个小弟
杜甫共有4个弟弟,颖、观、丰、占,杜甫流寓秦州时只有杜占相随,他在写下《月夜忆舍弟》后不久转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又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三起句云:“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就是怀念另外三个弟弟。捎带一提,他还怀念了妹妹,在第四首起句:“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可喜的是杜甫终于还是得到了弟弟们的消息,每次都诗兴大发,比如得知杜颖在平阴县,就有《得弟消息》二首;辗转峡州时还和杜观重逢了,兄弟两人也是抱头痛哭疯狂作诗。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绝望地写道:“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可见当时形势之严峻,一家人四处逃散可能就是永别。
拥抱和平吧,朋友!
所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呐,战争之残酷就在于此,在漫天炮火的轰炸声中,国将不国、家不成家、人……哎,况乃未休兵,戍鼓断人行,人连行走的自由都没有,遑论其他?
拥抱和平吧,朋友。愿世间再无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