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解雇国防部长加兰特,引发以色列全国抗议

全文1428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因与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之间的信任危机,决定将其解职,引发国内广泛抗议。

02内塔尼亚胡任命外交部长以色列·卡茨暂时接任国防部长,同时任命吉迪恩·萨尔为亲密盟友吉迪恩·萨尔为外交部长。

03加兰特解职后表示,国家安全的优先地位从未改变,呼吁对服兵役豁免政策和人质问题进行全面审查。

04由于加兰特与白宫关系密切,美国白宫代表表示将继续与以色列新国防部长保持密切协作。

05以色列民众对加兰特的解职表示不满,抗议声此起彼伏,外界关注这场抗议是否会演变成另一场“英勇之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地时间11月5日,在美国大选当天,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因与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之间的“信任危机”而决定将其解职,这一举动随即在国内引发了广泛抗议。内塔尼亚胡在声明中表示,由于信任持续受到侵蚀,他认为无法再依靠加兰特领导国防事务,外交部长以色列·卡茨将暂时接任其职。

加兰特对此回应称:“以色列的安全一直是我的毕生使命,无论身处何职,我都将继续为国家尽责。”加兰特与内塔尼亚胡在政策上分歧已久,尤其是在以色列的军事战略上。加兰特主张优先达成人质协议,以保障人质安全,而内塔尼亚胡则坚持加强军事打击的强硬路线。此外,加兰特还对以色列允许极端正统派免服兵役的政策表达不满,这成为他和内塔尼亚胡之间冲突的重要因素。

去年10月,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抗议,内塔尼亚胡曾在公众压力下撤回对加兰特的解职令。当时,这一事件被称为“英勇之夜”,反映出以色列社会对政府内部分歧的关注。而此次解职决定的时机尤为敏感,恰逢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一周年,也是美国大选日,国内外都在关注以色列政局变化对该地区局势的影响。

图片

卡茨接任,军事路线更趋强硬

接替加兰特的卡茨被认为在军事战略上更具鹰派色彩。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还任命他的亲密盟友吉迪恩·萨尔为外交部长。这两项任命被认为是内塔尼亚胡在加强军事攻势的同时,努力巩固政府内部的一致立场。加兰特的解职将在48小时内生效,但新部长的任命仍需通过政府和议会的批准程序。

加兰特解职后表示,他在国防部的使命从未改变,强调国家安全的优先地位。他同时指出,对服兵役的豁免政策和人质问题应进行全面审查。对于被哈马斯劫持的人质,加兰特一直呼吁通过让步和谈判换取人质回归,但内塔尼亚胡对这一提议持强烈反对态度,坚持不会与哈马斯妥协。

加兰特解职的政治背景:美国大选与以色列内部施压

加兰特的解职与美国大选的时机重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是以色列在加沙战事中的主要支持力量,而加兰特与白宫的关系比内塔尼亚胡更为密切。白宫代表表示:“加兰特部长在以色列防务事务上一直是关键的合作伙伴。我们将继续与以色列的新国防部长保持密切协作。”外界普遍认为,加兰特的解职不仅是军事分歧的结果,更是极右翼政客对内塔尼亚胡的施压所致。以色列的极右翼势力希望通过立法,继续豁免极端正统派的服兵役义务,而加兰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加兰特的立场在社会中引发广泛共鸣,以色列反对党成员呼吁民众上街抗议,表达对解职决定的不满。代表哈马斯人质家属的组织也公开谴责内塔尼亚胡的做法,认为此举破坏了达成人质释放协议的努力。数据显示,哈马斯去年10月劫持的251名人质中,仍有约100人下落不明。人质家庭组织要求即将上任的卡茨表明“尽早结束战争、确保人质回归”的明确承诺。

以色列政局的不确定性与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考验

内塔尼亚胡在战时内阁中面临的考验愈发严峻。加兰特解职不仅反映了以色列战时内阁对军事策略的分歧,还揭示了内塔尼亚胡在极右翼压力下的执政困境。自去年10月以来,加兰特多次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对战后问题的关切,认为以色列应尽早明确不会接管加沙的民事与军事控制权。然而内塔尼亚胡始终未对此给予明确回应,导致内阁内部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

此次解职被视为内塔尼亚胡再次向极右翼靠拢的信号,意图通过新任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的任命来强化政府的统一战线。然而,以色列社会内部对极端政策的担忧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哈马斯冲突持续、国家安全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的执政方式受到广泛质疑。

当前,内塔尼亚胡正面临艰难的权力平衡。即便新任国防部长卡茨上任后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军事策略,内塔尼亚胡能否在国内外压力下稳定政局仍是未知数。以色列民众的抗议声此起彼伏,外界关注这场抗议是否会演变成另一场“英勇之夜”,对政府决策施加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