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十四场)

  11月7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十四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副厅长金璋和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

首先,请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作介绍。

图片

省文旅厅厅长   王爱琴: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的到来,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山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决策部署,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加力提速,旅游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为全省上下奋进新时代提供了丰沛精神力量,注入了强劲产业动能。今年,前三季度,综合通讯运营商和国内抽样调查数据,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18亿人次,同比增长13.88%;旅游总花费2761.52亿元,同比增长25.91%。国庆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可比口径下,较上年同期增长84.99%;游客旅游总花费226.87亿元,可比口径下,较上年同期增长101.85%。下面,就总体情况,我从七个方面给大家作介绍。
一是我们努力打造优秀文艺作品。坚持以创作为核心任务,持续实施艺术精品战略,推动话剧《于成龙》、上党梆子《大汉母子》、京剧戏歌《中华》等20余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创作项目。全省“梅花奖”46人次50朵,中国戏曲小梅花250朵,均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32个,获资助2.3亿多元,位居全国前列。连续举办四届山西艺术节,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共同创办晋剧艺术节,唱响“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二是我们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颁布实施《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全省256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130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长治市等4市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开展“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民生实事每年演出一万余场,特色民歌广场舞《人说山西好风光》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左权县、泽州县大阳镇等6个县镇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活跃基层文化阵地的重要力量。
三是我们努力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坚持系统性保护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编制实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推进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恢复发展26个戏曲濒危剧种,我省累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2项,代表性传承人149人,位居全国前列。成功举办四届山西非遗博览会、两届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发布10个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10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10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及非遗旅游十大线路,推动非遗走进群众生活、融入旅游场景。
四是我们努力提升A级景区建设。以本体活化、体验优化、服务信息化为主要路径,推进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梯次推动晋祠天龙山、关公故里、恒山、永和乾坤湾等创建5A级景区。加快A级景区提质增量,出台质量等级管理、服务标准化、智慧化等措施、标准,推动全省A级景区增至390家,《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并入选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SoReal焕真·平遥科技艺术博物馆成为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五是我们努力丰富旅游发展业态。主动适应旅游市场新需求,推动产业融合,拓展消费场景和载体。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发布国内首个文旅康养示范区评定地方性标准,打造10个县(市、区)文旅康养集聚区,加快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创建单位建设,广武滑雪旅游度假地被评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太行锡崖沟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太原市钟楼步行街等8家单位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等5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太原市、运城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有序发展红色旅游,武乡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39村6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云丘山康家坪等5家被评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大同晋华宫井下探秘游景区等5家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六是我们努力打响宣传营销品牌。聚焦“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文旅形象,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线上宣传+线下推广”“静态展现+动态场景”等手段,开展“春游、夏养、秋行、冬享”四季营销。推动区域合作交流,实施“好邻居多走动”“晋行时引客计划”、“山河四省”联合推广等活动,开展“走进山西 读懂中国”系列宣传。抓住流量热度,《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以后,及时组织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系列活动和产品,山西文旅“爆火”“出圈”,实现全省域文旅话题流量登顶和旅游“接待+收入”双增长;组织“东方甄选”“与辉同行”山西行专场直播,打造现象级文旅营销,推动山西成为全国网友心目中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七是我们努力打造旅游友好型环境。强化标准引领,社会共建,多方联动,塑造“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强化全领域覆盖、全过程指导、全方位贯通、全链条责任,编制实施《“旅游满意在山西”建设标准体系》,优化涉文旅事项审批服务,实施“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提升行动以及“春和”“夏安”“秋风”“冬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开展文旅质量体验官、服务质量“好差评”、游客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做好“评价—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推出旅游景区标准化服务指导手册(试行版)。推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景区等4家单位成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文旅决策部署,努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打造我省转型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图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感谢王爱琴厅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央广网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作为戏曲大省,在戏曲传承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谢谢您的提问。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摇篮”,拥有38个剧种,数量全国居首。一悲一喜一抖袖,一唱一念一声吼,戏曲这样一个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舞台呈现,被誉为中国符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近年来持续推动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弘扬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健全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扶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工作方案》《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推进机制》《稀有剧种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激发院团生机活力。每年免费送戏下乡1万场等惠民演出活动仅省级就投入4400万元,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投入2200万元。现在山西省艺术基金已经设立,每年投入5000万元,将重点支持戏曲创作。此外,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截至2024年我省共有98个戏曲类项目立项,获得资助约1.35亿元。山西在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方面,名列全国第四。
二是聚焦精品创作,力推名家新秀。我省4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精品创作项目《2023—2025年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数量全国居前,其中有3部是戏曲剧目。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评选刚刚结束,8个杏花新剧目奖作品有5个是戏曲作品。我省凤台小戏《喜荣归》等20个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数量居全国之首。夯实人才梯队建设,如郑芳芳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陈素琴、金小毅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领军人才,孔向东、贾菊兰、李蕊、单娜被列入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董晓云、梁静、冯韩毅、赵振、韩丽华、杨丽丽、程雅琨、岳静静等8名演员被评为全国戏曲表演传承英才。
三是加强弘扬推广,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以来我省有48个剧(节)目参加27项国家级展演活动,其中戏曲类剧(节)34个,如山西省京剧院以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文明太后》参加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十届参加艺术节的省级院团。山西省晋剧院的《双龙戏八仙》在202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戏曲晚会开场节目精彩亮相,10月又同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创排的小戏《拯救》一起参加了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举办四届山西艺术节,创办晋剧艺术节,2023年成功举办了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央视专题报道,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会议上予以表扬。同时,鼓励和支持全省院团与各类传播平台强强联合,将演艺内容以直播、放映等形式走进“小屏”“中屏”“大屏”,全省名家、新秀走进直播间成为常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建设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挖掘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出深入人心的新时代文艺力作,推动我省戏曲艺术持续繁荣发展。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Plus记者:


  我们注意到,随着山西“旅游热”的持续升温,山西旅游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市场反应热烈。请问在促进文旅消费方面,省文旅厅做了哪些工作?

省文旅厅副厅长   金璋:


谢谢您的提问。省文旅厅积极落实国家和我省促消费举措,持续优化和拓展文旅消费场景,如您所说,今年以来山西文旅市场人潮涌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全省66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9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3.83%;累计门票收入25.57亿元,同比增长14.55%;累计经营收入43.44亿元,同比增长12.22%。下一步,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支持各地制定多样化文旅惠民举措,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进演艺进景区、进节会、进消费场所。聚焦“文旅+”“+文旅”,积极发展休闲游、乡村游、红色游、工业游、低空游,支持“演出、赛事、文博、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挖掘消费新的增长点。延续“跟着悟空游山西”热度,高频次推出相关产品组合和创新业态,变“流量”为“销量”。
二是搭好文旅消费平台。全省培育打造了8家国家级、29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5家国家级、24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在促进消费业态集聚等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以太原的钟楼街为例,已成为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潮流相融合的城市文化地标,仅国庆假日就接待省内外游客75万人次。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促进传统商业综合体向文商旅综合体转型,充分发挥50个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及创建单位、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等各类平台载体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三是打造高品质文创产品。全省今年陆续推出“面团团”“佛小伴”“煤球宝宝”以及品质冰箱贴等爆款文创,开设“跟着悟空游山西”线下实景体验和主题文创店,带给全国游客很多惊喜。今年国庆假期游客的购物花费中,文创花费占到28.65%,比如“佛小伴”文创,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这让我们看到“小文创”对促进消费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大力量”。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文旅+文物活化利用,支持“山西文创联盟”发展,深化景区、文博单位、设计机构对接合作,加快培育壮大山西文创军团。

四是用心做优文旅消费服务。全省今年共审批5000人以上的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46场,观演人数约130万人次,有力拉动举办地及周边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交通等消费提升。我们将持续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服务,通过申报指引、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等,加快审批进度,做大演唱会经济,让歌迷千里奔赴来看演唱会,留下来深度感受“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的魅力。持续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合作,深入实施金融支持文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各地统筹好文旅消费和文明建设,整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素养,营造暖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山西文旅的爆火,离不开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的体验和传播中,请问山西在促进“非遗+”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任永福:


感谢您的提问。山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一代代匠人、匠心的结晶。壁画、彩塑、琉璃、木作等等这些精湛的技艺,让我们的古建更加有温度;戏剧、曲艺、舞蹈、民俗等等这些精彩的演出,也让游客更加有感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的重要指示,不断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使得非遗所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不断被激活。这里,我从四个方面概括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是通过“非遗+旅游”创造新业态。我们发布了全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的地方标准,认定了首批省级十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我们打造了一批非遗主题旅游景区和非遗乡村,同时在许多景区常态化设置了非遗剧场、非遗传习所,实现了从“非遗进景区”到“非遗在景区”的转变。我们重点打造了“跟着非遗去旅行活动”,推出了“黄河风情非遗之旅”“晋商大院非遗之旅”等十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很多成为经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正是通过非遗和旅游的相互融合,使旅游有了深度,也使非遗有了热度。有时间的话,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去走走看看,体验体验。
二是通过“非遗+品牌”创造新消费。我们深度挖掘非遗中蕴含的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晋字号”非遗品牌。今年以来,“山西非遗”在主流新媒体平台的话题播放量超过了千万次。比如说,晋派砖雕、推光漆器、纱阁戏人等品牌项目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又比如,打铁花、莲花落等品牌节目,在抖音平台的播放指数位居前列;再比如,陈醋、汾酒、小米、红枣等品牌商品,成为电商的热销产品。同时,各类非遗市集、非遗购物节,也成为了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三是通过“非遗+教育”创造新体验。全省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开展的非遗普及活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体验项目。比如,形意拳列入了山西农大的体育选修课,太原剪纸走进了小学课堂,北路梆子在忻州一中成为常设科目,左权将小花戏编排成“花戏”课间操,绛州鼓乐成为当地中小学校的特色课程。我们举办的“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在全省高校掀起了一股了解非遗、感受非遗、讲述非遗的热潮。
四是通过“非遗+乡村振兴”创造新产业。我们持续加大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先后认定了300多家非遗工坊,打造出了“广灵巧娘”“繁峙绣娘”“闻喜花馍”以及“霍馍馍”等省级非遗劳务品牌,全省非遗工坊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超过一万五千人,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我们举办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交流活动,开展了一百多场技能培训,使村民们既能在家赡老带娃,也能赚钱养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非遗力量。

山西的非遗是可歌、可舞、可感知、可力行的活历史,正是一代代非遗传承人蓄力接棒,才留住了三晋文化的根和魂。作为业务主管和服务部门,我们将继续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非遗+”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努力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山西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活力。谢谢!


山西新闻网记者: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请问我省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文旅厅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谢谢您的提问。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持续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202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以20项省级示范性活动为牵引,每年组织4000支群众文艺队伍、2000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4000名乡村文化带头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广泛开展广场舞、合唱、锣鼓、摄影、阅读、戏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免费送戏下乡1万场活动已作为民生实事连续开展多年。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5年来,省级示范性活动共开展活动1.4万余场次,群众文艺队伍开展活动68.1万余场次,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活动15.8万余场次,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31.9万余场次,免费送戏下乡8.1万余场,成为我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二是以“村晚”为媒,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村晚”不仅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种乡村文化新气象的展示。“村晚”上人们唱的是身边事,演的是身边人,说的是家乡美,观众们感受到的是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2024年,我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镇宋家沟村等12地“村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运城市万荣县解店镇新城村、河津市清涧镇龙门村两地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今年6月,“美丽乡村”乡村村晚大比拼决赛在运城市举办,从朔州踢鼓子秧歌到襄汾丁陶鼍鼓,从临县三弦到长子鼓书,15个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节目为乡亲们送上了一席文化大餐,决赛现场通过新媒体直播观看人数达32万余人次。一场场“村晚”为乡亲们带来了欢乐,描绘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乡村图景。
三是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近年来,我省立足城乡发展特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创新打造出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的新型文化空间600余个。太原、大同、朔州、晋中、阳泉、运城等地以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民众参与等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书房”,实现了传统图书馆概念在市井街巷的延伸。省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总分馆体系,建设分馆、流通站84家,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资源区域内联动共享。省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契合群众文化需求,以省文化馆为总校,与社会力量合作设立2个分校,开设包括声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品类的33门课程,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全省各级文旅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开展特殊群体服务和文化活动基层巡演巡展,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进乡村、进军营、进学校、进厂矿、进企业、进景区,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帮扶力度,为人民群众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任务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文化场所向群众开放,把更多的文化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山西文旅顺势火爆出圈。请问山西文旅是如何接住这泼天流量的?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省文旅厅厅长   王爱琴:


谢谢您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黑神话:悟空》泼天流量,唐登杰书记专题部署,金湘军省长统筹调度,分管省领导检点落实,省文旅厅牵头抓总,成立工作专班,协同各方、联动市县,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宣传、文物、商务、交通、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积极作为,相关市县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因地制宜打造舒心旅游体验。全省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的大文旅格局进一步形成,在全省各部门积极努力下、全省人民高度配合下,我们成功接住了这波流量。国庆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4.99%,游客旅游总花费较上年同期增长101.85%。下面,我作简要介绍:
一是厚积薄发,以“坚持”夯实基础。近年来,我们聚焦讲好山西故事,实施“文化传播者”计划,广邀网红主播、达人和自媒体走进山西,从人文古建、山川风物、非遗文创、美食好品等方面开展系列宣推。特别是“七个一百”“山河四省”“东方甄选”“与辉同行”“跟着悟空游山西”等主题活动,推动山西文旅影响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地上文物看山西”获得广泛关注、充分认同,这是山西文旅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塑造“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文旅品牌的成果。
二是双向奔赴,以“创新”开辟路径。《黑神话:悟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山西文化资源禀赋深度契合,也与山西文旅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理念高度一致。2022年7月,我厅了解到游戏科学公司正在开发首部国产3A游戏,游戏场景涉及我省石窟寺、古建筑及相关彩塑、壁画等,经对接沟通,双方就支持拍摄取景、游戏发布、宣传营销、游戏LOGO及相关元素免费使用授权等达成共识,为山西文旅在互联网时代下成功“出圈”提供新的宣传路径,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互益双赢。
三是听劝宠客,以“真诚”赢得认同。我们成功预判《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流量,8月20日游戏上线当日同步启动了“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在发布系列主题线路,发放通关文牒、周边文创以及规划设置线下打卡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我们高度重视游客体验,搭建互动平台,主打“宠客”“听劝”,认真研究吸纳网友意见建议,针对硬件不足的情况,及时发布公告释放诚意善意;开展文旅质量“体验官”、旅游服务质量“好差评”、游客满意度调查等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暖心举措,让大家感受到山西的真诚、质朴、厚道、热情。
四是守正创新,以“自信”凝聚力量。此次山西文旅火爆出圈与旅游市场文化热、遗产热的新形势密切相关,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让中华审美风范充分展现,三千多万三晋儿女深感自豪、自觉为家乡代言,积极塑造维护良好旅游形象,努力让山西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和行动得到了进一步凝聚和增强,更让我们感到山西文旅未来可期,需要加倍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上,持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立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提质升级和“三个热点旅游门户”城市品牌建设,牢牢把握“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新契机,加快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文旅业态、创新体验玩法、优化提升服务,让山西这座没有围墙,也没有屋顶的大地上的博物馆绽放新的光彩与无穷魅力。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目标要求,携手兄弟部门、单位和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释放和延续“悟空”效应,以古建研学、民俗社火、冰雪度假、温泉康养、冬景摄影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旅体验,打造山西冬季旅游消费“新热点”。聚焦元旦、春节假日,策划组织“三晋迎春 冬乐民俗”主题活动,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带动全省各地举办地域特色鲜明、公众参与度高、游客获得感强的迎春文旅活动,合力打响“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品牌,为2025年山西文旅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谢谢!

图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非常感谢省文旅厅四位负责同志出席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来源:山西发布



 | 总监制:王小东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 制片人:张 默
 | 校   审:代静波  | 责  编:王 哲
 | 图文编辑:王鑫杰

其他人在看(戳下方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