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生命册》改编自李佩甫获茅盾文学奖同名长篇小说,是陕西人艺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后推出的“茅奖”系列第四部现实主义作品,由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宫晓东担任总导演,以主人公吴志鹏离乡进省城上大学,前往北上深等大城市打拼为主线主轴,串联起无粱村各色人物的生命际遇,呈现了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小人物的选择与纠葛,带领观众走进半个世纪前的豫中平原,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作为曾经执导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宋提刑官》等电视剧的导演,宫晓东总是会想起原著作者李佩甫的话——“我觉得如果写一个心灵跨度50年的人,至少要有50年的心理储备和酝酿过程。”在他心里,这是一个普通话剧编剧无法比拟的故事。“李佩甫先生写的这些精彩、独特、复杂的人生,是我们这群搞戏剧的人一辈子都想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只是我们常常会忘记开箱密码,就像是剧中主人公‘丢’的最后一句独白:‘我哭了,我把自己丢了。’”
在对原著精神尊重和传承的同时,宫晓东也注重通过话剧的形式进行舞台设计、灯光音效、服装等方面的创新和表达。在话剧《生命册》中,整个舞台深沉宽广、复杂多变、耐人寻味,他巧妙地运用舞台空间,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宏大的叙事格局,将这部作品打造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也讲述了她作为话剧《生命册》出品人和导演的经历。下定决心将《生命册》搬上舞台的第二天,李宣就带着两个同事赶赴郑州。“在郑州作协门口,我给李佩甫老师打电话,没想到他当时在台湾大学讲课。”
好事多磨,2天后,李萱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而来的李佩甫。“我跟老师讲述了自己对《生命册》的理解,给他看了我们的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我说如果不能做《生命册》的话,我就对不起舞台。”
真诚最打动人,就这样,陕西人艺和李宣开启了长达五年的筹备。她不畏艰难,多次组织主创们深入河南创作采风,整部剧的种种细节,也无一不体现了陕西人艺尽善尽美的追求。李宣回忆,第一稿剧本出来有10万字,“当时我们很激动,宫导拿着稿子站在桌子旁拍着桌子念了很久,嗓子都读哑了。”从10万字初稿到如今的5小时时长,李萱给了上海观众一个特别的建议——观众看完后可以走回家。
演员李俊强和蔺凯分享了在演绎角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挑战,帮助观众更深入理解话剧《生命册》的魅力所在,也感受到话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上海大剧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