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6日凌晨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万斯组合赢下白宫之战。副总统候选人、来自“铁锈地带”的万斯成为这场选战的关键人物。
特朗普 路透社图
万斯出身俄亥俄州一个贫困家庭,曾于2016年年出版了自传体纪实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书中呈现了当今美国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单亲家庭、药物滥用、中小市镇凋敝、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2016年,也是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的年份。正是“万斯们”将特朗普——这样一位与传统美国精英气质格格不入的富豪——推上了总统的大位,而这也反映出美国社会深深的裂痕。
美国社会何以“分化”至此?撕裂的美国社会还有弥合的可能吗?
我们从新书《分化》中摘录了社会学家对美国社区衰败的论述并归纳了“美国书单”,以飨读者。
*文章节选自《分化:1960-2010年美国白人生活实录》(三联书店 2024-7)
1
社会资本与阶层
哈佛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其畅销著作《独自打保龄》中,首次提出了美国社区持续衰落的论据。帕特南接受了“社会资本”这个社会科学家们对睦邻友好与公民参与的称谓,并且从各方收集了数据资料,在书中为六种类型的活动各设一章,这六种活动类型是志愿活动与慈善活动、政治参与、公民参与、宗教参与、职场联系和非正式社会联系。在本章中,我略去了宗教参与,它在第十一章已经论及。下面是有关其他问题各项指标的抽样以及这些指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变化程度:
· 在总统选举中投票的比例:从1960 年到1996 年下降了22%。
· 出席公开的镇务或校务会议的比例:从1973年到1994年下降了35%。
· 担任某些俱乐部或组织高级职员的比例:从1973年到1994年下降了42%。
· 为某一政党工作的比例:从1973年到1994年下降了42%。
· 在当地某些组织的委员会中任职的比例:从1973年到1994年下降了39%。
· 有18岁以下子女且为PTA成员的父母的比例:从1960年到1997年下降了61%。
· 32个具有支部分会基础的全国性社团的平均会费:从1960年到1997年下降了几乎50%。
· 人们每年在家中款待朋友的次数:从1975年到1997年减少了45%。
· “全家人通常一起吃晚饭?”回答“否”的已婚美国人比例:从1977年到1999年上升了69%。
· 将联合劝募会(United Way)的捐款作为个人收入的比例:从1963年到1998年下降了55%。
· 每1000名20岁及以上男性中加入男子保龄球联盟的人数:从1963年到1998年(打保龄球者的数量持续增长之时)减少了73%。
还有更多这类的例子,但以上这些实例足以说明问题。无论采用何种判定方法,帕特南有了同样的发现: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一致表明美国的社会资本已经遭受严重侵蚀。
▼
推荐阅读
美国书单
---
分化
1960—2010年美国白人生活实录
在本书中,作者查尔斯•默里从独特的长焦视角出发,聚焦于美国白人群体,诠释了长期以来相互关联的美国社会各阶层是如何从某个接缝处开始分化的,这种分化趋势并非源自种族或民族的差异。通过对50年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他指出,一个新上等阶层与一个新下等阶层在核心行为与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他们几乎认不出彼此同为美国国民的根本亲缘关系——这种分歧与收入不平等无关,无论经济形势是好是坏,该分歧都在增大。
默里认为,美国上层白人与底层白人逐渐分处不同的文化中。拥有权势的上等阶层生活在由其同类包围的飞地中,对其他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漠然无知;而下等阶层的家庭和社会生活遭受了侵蚀,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种分化将以往成功的美国计划置于了风险之中。尽管本书以白人为样本,但主旨却关乎所有美国人。
---
钢的城
美国锈带兴衰史
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与“工业心脏”,其钢铁制造业在20世纪初期繁盛一时,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去工业化浪潮中逐渐衰落,与此相伴的则是医疗照护经济的蓬 勃发展 。然而,匹兹堡的经济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照护经济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医疗工作者过度的劳动、极低的薪资与不被承认的社会权利。
在本书中,作者维南特带领我们深入美国“锈带城市”的中心,以档案研究与个人口述史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呈现20世纪匹兹堡经济转型的阵痛,揭示钢铁业的衰落和照护经济的兴起对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生活方式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如何放大了工人群体内部的性别与种族分化,以及这种分化如何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并重构美国经济与政治的未来。
---
无地可依
后工业时代芝加哥的家庭与阶级
1980 年,14 岁的克里斯蒂娜•J. 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
30 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把人类学视角带回家,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结合个人叙事和家庭照片,对“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向上流动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之中美国工业衰退的社会景观。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向上流动从集体性转向个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错误导致了这种困境。
---
寻路
穿越分裂的国度
这本书关注美国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问题,由两位美国青年精英合作而成,是二人在2016-2019年自驾公路旅行的见闻记录,以对话体写就,可读性极强。两人为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同学,分属共和党和民主党。两人不满足于美国社会分裂的现状,希望走出个人既定的政治身份,探索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面向并找寻弥合分裂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两人选择的旅行路线跨越美国的中西部、西部、南部、中东部老工业区和墨西哥边境,覆盖了美国生活不同的侧面,涉及政治极化、阶层分化、种族歧视、大规模监禁、去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移民等当下美国社会热点问题。两位作者不仅提供了对当代美国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问题鲜活的观察,而且在行文中持续探讨美国社会真正的力量之源,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深层动力极具启发性。两人对话中时现各自党派立场,亦有助于读者一窥两党在不同具体社会议题上的具体态度与认识。
---
失衡的利维坦
在过去的 20 世纪,美国逐步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以及后冷战时代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与此同时,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观念、文化都出现了裂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分化,思想观念、政党政治、国家治理的两极化,孕育了一个失衡的利维坦。
贯穿在美国古今之争中的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的斗争,凝结了晚近五六十年来美国两大政党、两种意识形态、两种例外论之间南辕北辙的撕裂,更延续了殖民时代“两个新英格兰”背道而驰的分裂底色。本书追索其背后的历史记忆、政治斗争、文化分歧,并且深入当代美国最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亨廷顿的思想轨迹,从而更恰切地理解美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航向,以及更为现实的现代政治世界与现代政治困境。
八十七年
1776年美国建国,1863年林肯作为第16任总统发表葛底斯堡演说,这八十七年来的若干政治斗争和关于宪法的论辩,以及不同的政治人物在不同时期做出的不同努力,是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作者在历史的纵深中梳理制度形成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展示各种力量在历史重大关头的选择,并且不忽视历史行程中的偶然和复杂,组织起对美利坚的创制的讨论。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学者主体性、以中国的学术话语认真研究美国的专著,在基本立场上,作者摒弃了曾经影响过中国学术界的美国制宪的“民主奇迹”说,同时,通过历史路径来反思美国法治道路,有助于驱除我们曾经为美国模式编织的光环。
作者许倬云将其东西方历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在美国社会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以口述并经学术助手冯俊文整理,再由许先生亲自审定的方式,写作了这部书稿。正文三万七千余字,涉及美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三百年的历史,可谓简洁至极。同时,其中的一些作者亲身体验的在美经历,比较独特,其他书面材料中未见。正如作者所言,这部极简史是以一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自觉的内外双重视角来看待美国社会、美国历史的——作者既以美国公民的视角从内部深度观察美国社会,又以东方人的“他者”角度去看美国。从观察、研究和叙述的角度而言,独具优势。
---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总统是靠不住的
ISBN:9787108066404 定价:42.00元
作者继续以书信的形式,从“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利的监督和限制。
用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如彗星划过夜空
ISBN:9787108066411 定价:40.00元
---
寒门子弟上大学
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通过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连续三年的田野调查,覆盖上百位本科生、数百小时的面对面访谈,本书作者发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开始,被录取并不代表能够融入。在寒门子弟占少数的精英大学,政策和环境把穷学生一步步推向边缘,阶级和文化的差异驱动着不平等的再生产,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本书所记录的,便是美国大学的真实生活样态:在有钱人的校园里做一名穷学生,他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实乃一部寒门子弟的悲歌。
---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
种子帝国
孟山都的过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
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美国的跨国农业公司,它于20世纪初以生产糖精和咖啡因起家,后进入农业,成为除草剂的主要制造商,并一步步成长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人类粮食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与这家公司的历史紧紧捆绑在一起。对我们来说,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过全球实地调查,对农民、化学家、企业家、工人、病人、律师和法官的采访,以及查询尚未披露的公司档案和政府记录,历史学家埃尔莫尔追溯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孟山都公司商业版图扩张史,揭秘其化学制品和转基因技术如何渗入全球粮食供应的几乎每一条缝隙。
---
美国南方纪事三部曲
瑞克·布拉格,曾任《纽约时报》记者,1996年获普利策专题写作奖。布拉格是一个以“红脖族”(Red Neck)文风著称的南方乡土作家。
瑞克·布拉格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亚拉巴马州,这里属于美国深南部,是传统南方文化的核心区域。他的“美国南方纪事三部曲”《库萨河的查理》《悲歌长啸》和《蛙镇王子》,生动呈现了一个中国读者远未了解的美国。他以敏锐、生动、明亮的笔触,描绘着他的家族及其生活的时代,时间跨度从1920年代至今。超出家族史层面,布拉格还在书中记录了美国深南部社会面貌的变迁。在他力求克制的笔下,没有大历史的芜杂,没有大人物的荣耀,唯有普通民众的欢笑与眼泪、卑微与梦想,却也让读者亲历了一个个平凡而震撼人心的瞬间。
《库萨河的查理》讲述了作者瑞克•布拉格的外祖父查理•巴昂德姆的传奇故事,他于瑞克出生前一年去世。由于缺少直接的接触,布拉格开始寻找家族记忆,重建一个老人的形象,“使用他几乎已被遗忘的口头禅及几乎只存在于家人记忆中的故事,回忆的来源还有一些发黄的易碎的黑白照片”。
查理终 身生活在美国深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传奇般的男人,他的妻子艾娃及整个大家庭都毫不掩饰地爱着查理。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偶尔会给家人带来麻烦和困难,但他一直生活在对正义的向往中,蔑视欺凌弱小的行为……
布拉格以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生动、明亮的笔触,描绘着他的家族及其生活的时代。瑞克认为,外祖父代表着美国南方自给自足的文化,因此特别需要诚实地表现这种文化特质。在这首辛辣的赞歌中,他记录了一个正在消失的南方,就像生机勃勃的库萨河正在消失一样——查理喜欢在河上撑着自制的小船捕鱼——现在这条河变得太驯服了,无法容纳那些在边缘生活的人。
瑞克•布拉格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亚拉巴马州,这里属于美国深南部,是传统南方文化的核心区域。历经种种生活的磨难后,瑞克终于跻身《纽约时报》记者的行列。新闻生涯培育了他独特的敏感眼光,在《悲歌长啸》中,他代领读者沿着他本人成长的线索,深情回忆了他母亲的一生。这位普通而又坚强的贫穷女性终年辛苦劳作,以超常的坚忍独自将三个儿子抚养长大。
超出家族史的层面,布拉格还在本书中记录了美国深南部四十余年社会面貌的变迁——从棉花地到大都会,从迈阿密黑人运动到美军人驻扎海地。在他力求克制的笔下,没有大历史的芜杂,没有大人物的荣耀,唯有普通民众的欢笑与眼泪、卑微与梦想,却也让读者亲历了一个个平凡而震撼人心的瞬间。
瑞克•布鲁格以《蛙镇王子》结束了美国南方纪事三部曲。书中记录的是一段令人着迷的人生旅程,布拉格以坦率、洞察力、惊人的幽默和非凡的天赋来描述他的父亲。在书中的副线故事里,他充满感情地描述了他本人作为继父,学习如何与十岁的继子相处。这个孩子习惯于爱与温柔,不会打架,与瑞克及他的父亲、他的儿子生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一段新的父子关系中,孩子不是唯一手足无措的人,瑞克也在慢慢学习,如何照料、如何爱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男孩子。
特权
哈佛与统治阶层的教育
哈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全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然而,她那耀眼的光环之下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本书作者获得杰出教育的梦想终未能在哈佛得到实现,他发现学校里充斥着精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权欲和野心。学生及其父母,甚至校方管理者和教授,都将大学视为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阶层的踏脚石,而非献身于卓越学术研究的机构。他对《平权法案》、“政治正确”、生源构成、分数制度和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生动地描绘了现代大学生活的图景: 酗酒、恶作剧、性生活探险、攀爬社会阶梯和钻营求职门径等等。本书是一个年轻哈佛人的自述,真实坦率且诙谐风趣。它是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世纪之交美国精英教育的生动纪实和反思,也是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
违童之愿
冷战时期美国儿童医学实验秘史
来自苏联的威胁所带来的恐惧,渗透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冷战”的氛围造成了战后美国数不尽的违规、医疗过剩以及潜在甚至事实存在的医疗犯罪。美国政府曾一厢情愿地控告纳粹医生所进行的野蛮实验和伪科学研究,不幸的是,美国所做的绝不是什么表率。
《违童之愿》记录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这是一段令人恐惧、震惊的历史,受20世纪优生学理论的影响,那些掌握着权力的医生、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试图阻止“劣质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将儿童当作实验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