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打破“大锅饭”,采用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股份合作制令乡镇企业重组转制……如今,京郊的农业生产已由传统走向现代,农民也由温饱迈进全面小康,这种跨越式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也走出了一条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
“包产到户”打破农村“大锅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业还很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各地打破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大锅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此前,京郊在劳动管理上是“大拨轰”,多劳不能多得。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社队搞起了田间管理责任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比如昌平的一些社队实行了“包产到组,四定一奖”,把全队劳力划分成若干作业组,每组一二十人,年初队与组签订合同,实行“定地块、定劳力、定措施、定产量”,年终完成定产任务按合同记工分,超产有奖,减产受罚。房山的一些社队实行了“包产到组,以产定工”,也就是把耕地包给作业组以后,年终按总产的多少付给工分,不再单独计算奖惩。这样一来,农民积极性高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最触动农民的是“包产到户”。密云县新城子公社花园大队白广纯、白广林弟兄俩住在雾灵山北沟里,离队部所在的主村七八里远,两家共10口人。之前,他们每天跑来跑去,到队部等干部派活,可他们家四周的30来亩山坡地却要队里另派人去种。1980年,队里把这块地包给了白家弟兄,两家人把跑冤枉路的时间都用在生产上。过去正常年景打个七八千斤,他们包产后实现了11000斤,超产部分还能归自己。通县胡各庄公社南刘三队的猪场,连续10年赔钱亏粮。后来,生产队把猪场包给了农民袁成均,合同要求他家做到不赔钱就行。袁成均和家人精心饲养,刻苦钻研养猪技术,做到了用料省、长肉快,仅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1980年11月4日《北京日报》1版,《和城里人谈谈郊区的责任制》)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北京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增长的好势头。就拿1983年第一季度来说,蔬菜收购、商品奶、鲜蛋收购就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21.2%、70.4%。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为首都市场提供了数目可观、种类繁多的蛋、肉、禽、鱼、奶、蘑等副食品及生活日用品。(1983年6月6日《北京日报》1版,《京郊各业生产全面发展出现好势头》)
1984年,京郊又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的界限,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通过集资、联营和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京郊新建立了7000多个乡镇企业。由于改革带来了活力,这一年,京郊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总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1985年1月5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乡镇企业总收入去年突破30亿元》)
渐渐地,京郊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适度规模经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格局却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矛盾。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农民对种地越来越不感兴趣,农田耕作也越来越粗放。为了防止农业萎缩,1986年,北京结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实行专业分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986年8月,素有京郊粮仓之称的顺义最早推行了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三种形式:有58个村试办了78个合作农场;在124个村中形成了314个种粮专业队;还有246个村出现了每个劳动力平均经营15亩土地以上的种粮专业户2534户。这三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22.5万亩,占粮田总数的37%,初步改变了过去“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格局,一般一个劳动力承包土地20亩左右,由农场、专业队合作组织负责各项服务工作,各户承包经营管理,形成种粮专业组织。(1987年8月10日《北京日报》1版,《适度规模经营焕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
这种办法增强了农户的承包经营观念和商品生产意识,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像赵全营乡西小营村农民孙柏生就承包了50亩地,自包了这地,他一家三口一年里有4个多月整天“泡”在地里,平常日子里还要积肥运粪。1986年,他家纯收入达到11952元,1987年夏粮一季又得了7000多元。(1987年8月11日《北京日报》2版,《潮白河畔种粮忙》)
通县也是当时京郊主要粮食产区,全县16个乡的334个村实行不同程度的适度规模经营后,农民普遍增加了对农田的物质投入,令粮食生产向商品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土地相对集中带来了耕作制度的进步,小畦改大畦处处可见,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仅玉米收割机一项,就比上年增长了1倍。(1987年10月9日《北京日报》1版,《通县推进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收效好》)
截至1988年10月,京郊平原地区的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8.2%。这一年,北京粮食平均亩产首次突破了500公斤大关,京郊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三年稳定持续增产。(1988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郊区粮食连续三年稳定增产 今年二百七十万亩小麦全部播完》)
适度规模经营有力推动了京郊农业的发展,重新焕发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股份合作制为乡企注入活力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京郊顺势迈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步伐,开展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试点,旨在探索农村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经济的活力。(1992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1版,《京郊农村开展股份合作制试点》)
1993年,京郊首家由规模经营农场“脱胎”改造而成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怀柔县杨宋镇太平农工商股份合作公司问世。过去,农场种什么、种多少,要由村领导班子拍板定案,改为股份合作制后,企业有了极大的经营自主权。公司调整了种植结构,改变单一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玉米的传统做法,种了200亩黄豆、红小豆、绿豆等经济作物。同时,投资6万元新建了2亩蔬菜温室,黄瓜、西红柿、香菜等春节就已上市。为了搞多种经营,45间“半年闲”的库房和农场大院也都分别利用起来养了肉鸡和肉牛。(1994年2月15日《北京日报》1版,《种田的搞起股份合作制》)
仅仅一年时间,股份合作制试点就在京郊迅速展开。截至1994年6月,投入运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1966家,总股本24.5亿元。(1994年11月4日《北京日报》2版,《京郊股份合作制企业近两千家》)
顺义北郎中村是京郊第一个股份村,全村70%以上的村民都入了股,村里的13家企业也全部实现了股份合作制经营,总资产达到4000万元,总股本为2550万元。村里组建了年出栏1.5万头的种猪场和两个年出栏120万只的肉鸡场,同时发展家庭养猪350户。1999年,这个村年销售种猪和商品猪5.8万头,养殖总收入78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2%;全村人均养殖纯收入5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7%。(2000年5月24日《北京日报》1版,《致富领路人》)
那些年,股份合作制成为京郊农业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也为乡镇企业重组转制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1998年3月,京郊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组转制的乡镇企业达到6117家,占总数的41%,引进增量26.4亿元,盘活资产21.1亿元,引进名优产品94个,原来亏损的乡镇企业80%以上扭亏增盈。(1998年5月24日《北京日报》1版,《踏上新的征程》)
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深度融合
进入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京郊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步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
北京向郊区和城区投资的比例逐年向郊区倾斜:2003年为20:80;2004年为40:60;2005年为49.9:50.1。到了2006年,当北京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时,城乡投资比例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对郊区投资比例首次超过城区,达到52:48。(2007年9月15日《北京日报》1版,《城乡相融 农村更新》)
空前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令京郊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京郊200个村的街坊路建设、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五项工程整体推进。延庆上磨村进行了20多项基础设施改造:进村土路被平展的柏油路取代,路两旁安上了太阳能灯,各家各户使上了水冲式厕所,村口还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湿地公园……“现在生活和城里没啥两样。”一位村民说。(2008年2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200个村庄基础设施城镇化》)
京郊农业发展方向转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截至2011年,全市农业休闲观光园达到1300个,民俗旅游户达到13907家,实现总收入30.4亿元。都市农业成了农民增收的加速器,“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7%,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2012年7月4日《北京日报》6版,《从乡村到城市:二元破茧为一》)
农业生产由传统走向现代,城乡由二元结构走向深度融合,农民由温饱迈进全面小康。来自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6.6%,在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民生质量方面均实现较高程度的融合发展。(2019年9月23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达86.6%》)
如今,京郊已绘就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未来京郊还将展现出新的乡村活力,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增光添彩。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贾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