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丨这柄小扇子,是你不曾真正了解的濒危植物

眼下,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银杏等植物种质创新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简称银杏科研团队)试验田里,一排排银杏树渐渐焕发“光彩”。当师生们穿梭于叶片渐黄的银杏树下时,不仅有收获科研成果的欣慰,更感受到了季节更迭之美。这里收集并培育了多种银杏品种,记者带你一起来看“稀奇”。

图片

这里收集培育多个银杏品种

银杏作为古老的树种之一,在扬州有着广泛分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白果是银杏果的俗称,实际上,银杏果也有不同的形状。银杏科研团队收集的银杏种质资源中,就有长子类、佛指类、马铃类、梅核类和圆子类5类银杏品种。

“银杏扇”是人们对银杏叶形的印象,而试验田里的银杏叶不只有“银杏扇”,还有松针银杏、筒叶银杏等。科研团队王莉教授介绍,松针银杏品种的名称源于其叶片形状酷似松针,且一棵树上可呈现三种不同的叶形——扇形、针形和筒形,这也使得松针银杏成为银杏品种中最独特和稀有的一种;筒叶银杏则以其独特的“蝴蝶叶”而闻名。

银杏是扬州市树,立冬后,“满树金黄”是常见景观。而试验田里的银杏种质资源,在春天就是金黄的,如“万年金”“夏金”等,它们是万绿丛中的一抹金黄。试验田里还有斑叶银杏,这种银杏从春天新生开始就是黄绿条纹相间。

此外,试验田银杏还有树枝向下生长的,它就是垂枝银杏。这种银杏非常适宜造型或制作盆景。除了果类银杏和观赏银杏,科研团队还培育了一批“药用银杏”。

银杏树怎样才能长得更健康

银杏虽然适应性广,能够在多种环境中健康生长,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但要真正让银杏“冬叶”出彩,日常的肥水病虫害管理等都很重要,而判断一棵银杏树是否生长良好,可以从树干、枝叶、枝条分布、根系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一棵健康的银杏树,其树干应挺直且树皮完好,没有明显的损伤或病虫害以及病原菌感染;叶片鲜绿且厚实,色泽均匀,秋季能转变为金黄色,展现出高观赏价值;枝条分布均匀,形成分明的层次结构,有利于光照和通风;根系发达,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树体生长。”王莉说,“健康的银杏树还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生长。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银杏树优良的生长状态。”

在试验田中,团队通常会在雄株的花粉散出前对雌株的胚珠进行套袋处理,以防花粉飘到胚珠上。在此基础上,团队再进行人工授粉实验,以精确控制授粉组合、授粉时间和授粉过程等,为后续研究银杏授粉受精机理和育种提供便利。

银杏树其实比大熊猫还濒危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到银杏的身影,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是,这样一种令人习以为常的树种到目前为止仍未离开濒危植物的名单。

“判断植物是否濒危,并非仅以数量为依据,而是更多地考虑其遗传多样性和野生种群的分布状况。从这两个关键因素来看,银杏确实应该被归类为濒危植物。”王莉解释,“尽管城市中随处可见银杏树,但这些大多是人工栽培的,它们的遗传背景相同或相似,导致银杏的自然演化可能面临挑战。此外,目前对银杏野生种群的研究显示,其分布范围和数量都非常有限,甚至在中国是否还存在真正的野生银杏种群,学术界尚无定论。科学家们担心的是,由于银杏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一旦遭遇特定病害威胁,现有的银杏种群可能会迅速减少,甚至面临灭绝风险。因此,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物种灭绝风险的评估中,银杏的濒危等级甚至高于大熊猫。”

因此,保护银杏的自然种群和遗传多样性,可以说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杏叶能治病,但药用银杏“一叶难求”

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和独有的萜内酯等药用成分,是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原材料,银杏萜内酯目前还无法实现人工合成。

既然银杏叶很重要,扬州这么多银杏树应该算资源丰富吧?实际上,药用银杏叶在市场上很紧缺,甚至“一叶难求”。原来,符合药用标准的银杏叶只能是1岁至5岁的幼树叶片,而成年后的银杏树叶片基本不可药用。

王莉介绍,科研团队种植的大部分银杏主要用于研究叶片中药用成分的合成和积累,每年冬季,他们都会对银杏树进行“截干矮化”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控制树高,便于采摘叶片,也起到了“复幼”(成年态生命体回复幼年期生理特征的现象)的效果,使得银杏树的生理年龄始终保持在5年以下,从而确保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

“银杏叶在保健和医药领域具备很高的价值。”王莉说,“我们对银杏叶药用价值的研究在提升了观赏性的同时也为绿色农业和健康产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讯员  张蓁宇 徐晨翔 刘昊 记者 向家富 

新媒体编辑 杨宗昭

校对 孙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