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还要答题?11月2日,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1985-2024”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40年来51位在当代水墨发展历程中富于创新的艺术家与100余件作品,以“1985”为拟定的起点,以“四十年”为研究范围,回溯与归纳自“85新潮美术”以来多元的中国当代水墨状态,将其不断变化与延伸的泛艺术的概念呈现在观众面前。
有意思的是,展览还附上艺术家们的一张“全国卷”即问即答。据悉,展览时间至2024年11月23日。
1985年,《江苏画刊》发表李小山《中国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其“穷途末路说”的提出至今刚好四十年,依旧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起到警世钟的效果。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话题再次从南京艺术学院出发,并不是一次巧合性的重叠与轮回,而是四十年中所有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们的一次集体回应。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表示,一次大规模的艺术家集结并非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的全貌,当代水墨至今仍然是一个行进中的命题,“中国当代水墨的概念可以狭义到严格恪守笔墨纸材料关系的当代性表达,也可以广义到涵盖中国符号与东方美学、哲学的多媒介表达。”
“展览项目中艺术家与作品的挑选需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作品需要在绘画的本体范畴中探讨;二是展览的作品需要在艺术家创作历史中寻找到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变化过程;三是作品中对当代与传统的关系处理,不是一种割裂状态,艺术家的表达上需要呈现明显的时代性与土壤性。”林书传说,“基于这三点考虑,51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共同构建一种既具体又丰富的展览研究样本。”
该展览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也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四十年发展的缩影,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欣赏水墨艺术变革与意义的平台。记者注意到,随作品一起展出的,还有每位艺术家都提交的一份关于“中国当代水墨40年(1985-2024)全国卷”即问即答。问题涉及,你开始学习绘画是在几岁?你儿时的梦想是?你心目中的艺术大师是?你最欣赏的同时代艺术家是?最喜欢的个歌手是?……除了填空题之外,还有简答题:对你来说,参加过的哪一个展览最重要?为什么?卖掉的第一件作品是哪一件?多少钱?我们站在2024这个时间节点,学术和商业如何选择?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对现在的创作状态满意吗?您觉得让你坚持四十年水墨创作的关键是什么?在你看来,水墨和其他媒介的边界是什么?
有人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画家,但也有“过年”“有辆车”“成为仙女”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让人忍俊不禁。许多艺术家认真写下那些值得记忆的点滴,比如谭军说,自己卖掉的第一幅画,是“1994年暑假在公园边卖掉的水墨临摹习作,十元。”
当“水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文化身份符号时,确实引出了“边界”的问题。对于学术和商业如何平衡,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这样回答,均保持适合自己的距离,不求平衡,任意取舍,自由自在最好。对于坚持四十年的关键,他答,“真的喜欢”。
周京新,2023鱼-3,300*380cm,纸本水墨
对于水墨和其他媒介的边界,田黎明说,“水与宣纸材质的合一,并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国水墨特征。将主体心性借助水与宣纸特点,来呈现水墨人生的艺术语言。”
四十年过去了,这条探索之路上,有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坚守与突破。“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水墨艺术将如何继续发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无法确切预测水墨的未来面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每一步都会以一种不懈的探索精神,不断接纳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李彤教授说,“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艺术家们对水墨语言的多维度拓展,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艺术使命的担当,无论是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还是对社会议题的探讨,艺术家们都在力求突破界限,让水墨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徐累,《笼中对》,63*51cm,纸本水墨设色
据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近年来持续进行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关注与研究,从2020年开始,就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列为美术馆重要例展项目,并逐年以不同的主题研究与回应中国当代水墨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表示,“水墨”系列展览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持续举办,体现了水墨艺术可延续性的价值。本次展览的命题“从传统到当代”也是从各个角度、方式及多元化的视角再次诠释了中国当代水墨概念的多义性。周京新回忆起了他与大学同窗共度的岁月,他说,“此次展览聚焦了一批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画家,因此这个展在南艺举办,首先获利的是我们南艺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希望水墨系列的展览能够继续办下去,也希望南艺美术馆一直发扬水墨40年纯粹的学术风尚。”
据悉,馆方拟定于在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从南京出发,分别巡展至浙江、湖南、重庆三地,四站巡展期间会持续公布艺术家访谈、学者访谈邀约、口述史纪录片拍摄、讲座、公教活动等相关文献成果。策划团队也希望以展览+文献的方式持续回顾与记录这段正在行进的中国当代水墨历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