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扎染有点暖!他用手语传递大理非遗之美

11月6日,烟雨迷蒙,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一座白族院落人气正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游客组团冒雨前来,亲手体验白族扎染技艺。
双手起落间,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小鱼正在向大家展示扎染手艺,只见他将雪白的布料浸入植物染料,多次拧绞浸润,耐心等待植物染料与布料肌理发生反应。
图片
2006年5月,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大理周城村作为全国最大的白族村,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手工染织村,用扎染做成的桌布、沙发巾、窗帘,承载着当地一代代人的日常记忆。
图片
从传统手艺到文化产业,扎染在周城人生活里持续“扎根”。在周城村云南省璞真扎染博物馆中,小鱼和几位金花嬢嬢的日常工作是展示扎染的不同环节,从线绳扎花到靛蓝染色,他们亲手将大理非遗技艺之美印入游客的心中。
非遗手艺为乡村文旅增添活力,联通地方的过去与未来,让当地村民与弱势群体共享地方发展成果。在大理周城村,扎染技艺向内惠及本地居民,向外辐射外地游客,“亲手做扎染”吸引了更多人专程来到这里。据璞真扎染博物馆馆长段树坤介绍,这里是全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
近距离看白族扎染,这份“洱海蓝”浓淡各有不同,是烟雨迷蒙,是晴空万里,是洱海与苍山的日日夜夜。扎染纹样俨然成为大理生态画卷的缩影,在小鱼和“金花嬢嬢”的巧手下,鲤鱼、飞鸟、蝴蝶、星月、水草跃然布上。与此同时,小鱼还会用手语告诉在场的游客:欢迎大家来大理体验扎染。
图片
“看一眼就记住了,这是真正的国风色彩。”来大理旅游的陈女士打算制作一块扎染方巾,在博物馆内,家住周城村的金花嬢嬢正在手把手教她使用针线。自古扎根于周城村的扎染,如今正以新的方式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美的种子。
开屏新闻记者 史子昊 杨维琦 郭明鉴 马雯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