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全球局势不断升温和紧张,各国纷纷加强了军费支出,尤其是军事大国,越来越重视海空军建设,争取御敌于国门之外,对于海岸线较长且重视外贸的国家来说,航母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据环球网11月6日的报道,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即将开幕之际,海军重型舰载战斗机歼-15T飞抵珠海,这是该战机首次在航展上对外公开展示,作为航母编队的核心武器装备,它意义非凡。
看似变化不大,其实不简单
对于此次降落到珠海的歼-15T,早在前一段时间,网友就已经关注到了和它相关的信息,当时海军辽宁舰编队顺利完成了一年一度的远海实战化训练,期间细心的军迷注意到舰艇编队里有歼-15的升级版歼-15T。如果从外观来看,歼-15T和歼-15的差别并不大,但实际上内藏乾坤。
第一个改变是歼-15T的前起落架结构明显增强,变得更加“粗壮”了,它是歼-15T最重要的升级。正是因为有了该提升,它前所未有的具备了弹射起飞能力,未来福建舰一旦服役,歼-15T可以快速上舰,直接和电磁弹射系统无缝衔接,发挥这艘8万吨级航母的战力。
第二个改变是歼-15的雷达升级了,这一点体现在了外观上,它的雷达罩颜色从深灰色变成了浅灰色,这并不是随便换了一种喷漆。按照国际上的惯例,雷达罩如果重新涂装意味着雷达进行了更换。因此外界认为歼-15T很有可能换装了第四代隐身战斗机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至于是不是和歼-16同款的雷达,外界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雷达的探测能力显著提升,它就相当于战机的“千里眼”,看得越远,越能提前作出反应,把握战场主动权。
第三个改变是隐身能力增强了。和老版本的歼-15相比,歼-15T的机头顶端去掉了空速管,少了这根远看像根针的尖尖突出物,战机不仅减少了空气阻力,而且雷达截面积也变小了,降低被敌人雷达快速发现的概率。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分布式传感器系统,这有利于提升战机的生存率。
第四个改变是可能换装了国产WS-10B发动机,推力更大,油耗更低,发动机作为战斗机的心脏,它一旦改变,飞行员的操控体验会明显提升,就像汽车驾驶员开上大排量汽车一样,突然感觉“有劲了”。
歼-15战力提升,对海防能起到多大作用?
对于歼-15T战斗机,可能有人会觉得即使升级了也是歼-15的底子,还是更期待未来的歼-35舰载版。当然这是后话,隐身飞机当然更好。但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歼-15T是成本最低且最现实的选择。
由于歼-15更换了雷达和发动机,隐身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它的航电系统也必须更换,采用了更先进的数字化设备,飞行员的操作体验更好,作战效率会更高。有了更好的雷达和航电系统,战斗机就可以使用射程更远的导弹,毕竟雷达“看不见”,就算装上很远的导弹也是白搭。如今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加持下,歼-15T可以挂载射程超过150公里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发起攻击,打击敌人的大型水面舰艇和航母,毫无疑问扩大了航母舰队的防御范围和有效攻击半径。
而且歼-15T可以借助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前所未有的实现满弹起飞,最大程度上发挥战斗机的威力。纵观全球,能达到同样水平的也只有法国航母上的“阵风M”战机和美国航母上的F-18战机和F-35战机。因此综合来看,歼-15T跨过了一个重要的门槛,不仅提升了远海作战能力,而且也为未来更先进的隐身舰载机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