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声 | 胃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图片
图片图片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通常是指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遗传易感性、年龄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如吸烟饮酒、摄取过多腌制及油炸食物)。


图片






胃息肉会引起哪些症状?

胃息肉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超过90%的息肉都是通过胃镜检查而偶然发现的。后期若息肉生长到直径较大时则临床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反流、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若息肉表面伴有糜烂或溃疡,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如黑便、贫血,一般不易出现大量呕血等情况。若较大息肉位于贲门或幽门部位,则可能引起梗阻等症状,如大量呕吐、上腹部明显胀痛


图片






如何发现胃息肉?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息肉最有效最直观的检查手段,不但可以观察到息肉,而且可以直视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进而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内镜下治疗。

 

图片






胃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检查发现胃息肉不必恐慌,虽然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但癌前病变≠癌,大部分胃息肉都是良性的,可以相伴终生,只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而且也不是100%。

临床上胃息肉的分类比较多样,不同类型的胃息肉治疗方法上也各有不同,根据病理类型通常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大类。

非肿瘤性息肉

01
增生性息肉

临床最常见的息肉类型,占胃息肉的75%-90%。多为炎性黏膜增生而形成,常见于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恶性贫血、溃疡和糜烂周围或胃肠造口部位。一般直径<1cm,恶性转化较为罕见,大于1cm的增生性息肉恶变可能性增大。因此,应完全切除较大的息肉以进行组织学评估

02
炎性纤维性息肉

较为罕见。可见于整个胃肠道,但最常见于窦幽门区(80%)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偶然确诊。有症状时可考虑切除,切除后通常不会复发。因此,局部切除是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

03
胃底腺息肉

多为扁平无蒂、表面光滑的隆起。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关,一般息肉直径<0.5cm。胃底腺息肉的癌变率很低,因此胃底腺息肉常无需切除,表面有糜烂等异常者除外。但要注意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这部分患者,在胃里可能发现胃底腺息肉,且胃癌发病风险高。

04
错构瘤性息肉

较为罕见。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极少恶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通常直径<2cm,可内镜下切除。

肿瘤性息肉

01
腺瘤性息肉

约占胃息肉的10%-20%。多发生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逐渐增大的尺寸、绒毛状外观、异型增生的分级均与恶性程度相关,通常直径>1.5cm,癌变率高达30%-58.3%,需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02
胃类癌
又称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占胃肿瘤的0.5%以下。直径通常<2cm,建议切除直径>2cm的肿瘤,因为其具有显著的淋巴浸润和转移风险。预后变化很大,取决于多种因素(大小、侵袭性和组织学特征)。


图片






如何预防胃息肉?

实际上,几乎不可能100%预防,因为息肉的发生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其发生。

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戒烟戒酒,饮食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

2、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

3、避免滥用胃药,特别是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组织病理学改变,例如壁细胞突起进入腺腔、胃底腺囊性扩张等,特别是服用时间>1年的,会使胃息肉发生率大大增加;

4、保持良好的心态,胃肠道是情绪器官,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胃息肉的诱发因素。

转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屋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