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南100公里,藏着“中国殡葬第一村”,掌握着“阴间金融界”90%的交易量

图片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底图来源/图虫创意

随着万圣节的到来,中国丧葬用品在法国竟意外成了街头热销商品,神秘的东方文化再一次输出海外。

一位中国人在街头售卖纸钱等丧葬用品,吸引了众多法国顾客。这些用品种类繁多,包括模仿苹果产品、奥迪包等,甚至还有泡面。

图片

法国人对这些新奇物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有人购买LV包,有人为逝去的宠物猫购买三文鱼和纸钱。

图片

丧葬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对于亲情、家族关系的重视从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文化。

为了安慰亲人离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也希望亲人离世后在另一个世界能享福,中国各个地方的丧葬习俗里,最为普遍的就是以烧纸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

烧纸,顾名思义是焚烧纸钱以告慰先人。但这些年,也讲究烧些现世有的东西纸扎,让逝去的祖先亲人也要享受到现代人生活里的物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颇有创意的纸扎,来自中国最“阴间”的村——河北保定米北庄村。这里被称为“中国殡葬第一村”,村里有条“鬼街”,1公里多的街道上,有超过500家殡葬用品店。全国90%的丧葬用品全仰仗这里。

图片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底图来源/天地图www.tianditu.gov.cn
村里的小孩子,最早认识的汉字可能就是“奠”字。这些印着“奠”的纸活不仅是大人养活家人的生计,还是小孩子的玩具。
图片

300多年来,这个3000多人的村子,有90%以上农户从事传统纸花工艺产业,一度成为全中国的纸花和丧葬用品集散地,发展出了规模企业十四家,年产值超过11亿元。


01

是积德行善的事

米北庄村的纸花手艺,从清朝时期的“车马人”生产起家。

图片

纸花在过去并不仅仅用于祭祀,同样适用于别的节庆布置场合,但渐渐地,纸花成为花圈的重要部分,也就成了最传统的殡葬用品之一。

图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妇女们就瞒着生产大队,偷偷在家里做纸花。把五颜六色的薄纸裁剪成花瓣的形状,捏好造型后用细铁丝扎紧,再用自行车驮到外地外省去卖。

从这时候起,米北庄纸花就开始散向全国。早在1983年,村里就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纸花交易市场。

图片

如今热闹的“鬼街”,也是之前为了吸引外地供货商而设置的“展销会”。发展到现在,“鬼街”成了专业的殡葬用品一条街,米北庄村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殡葬用品市场。

图片

村里庆祝新春佳节的登云会,也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风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村里,随处可见生产殡葬用品的小型工厂和家庭作坊,产品各式各样,包括花圈、骨灰盒、寿衣、冥币、灯笼、纸活等一系列殡葬用品。

“活人有的东西,死人都有。”除了传统的殡葬用品,米北庄村还有各种与时俱进的电子产品、奢侈品,iPhone iPad iWacth,古奇芬迪香奈儿,签证驾照都能办,大G配司机,还能打疫苗。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人好奇,每天和这些“阴间玩意儿”打交道,村民们不会瑟瑟发抖吗?

图片

事实上,有的运货司机一看是箱子里装的冰棺,直接拒绝拉货;没有人愿意给寿衣当模特,卖家只能自己上阵试穿再改进。

但这终究是活人的生意,中国生意人看重的彩头在这里几乎消失。随便走进“鬼街”一家店,店里“财源广进”的牌匾下就放着花圈、桌上的骨灰盒里装着老板的名片、旁边的冰棺里冰镇着西瓜……

图片

因为对米北庄村民来说,卖纸花,并不是什么忌讳,反而是积德行善的事。

在他们看来,殡葬生意更多时候不是为了死去的人,而是为了安慰活着的人。

做这一行面对的客户注定是特殊的,除了批发商,米北庄村民面对最多的就是刚刚经历亲离死别的人。电话对面的人,在沟通的时候往往止不住哽咽,带着无限的悲痛。

图片


他们都明白,买卖双方已经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他们同时承担起了抚慰生者的角色。

有一次,北京的一个客户突然病情加重,家人在店里定制的寿衣却来不及送到。店主便开着车从村里直奔北京,吃了交警的罚单将寿衣及时送到,圆满了逝者和亲人最后的遗憾。

有的老人,还会慕名来村里试穿寿衣。一个96岁的老太太今年都买到第三套寿衣了,因为之前买的寿衣不仅穿不下,还过时了。

图片


02

纸钱,新型文化输出

米北庄村不仅成为中国殡葬用品的中心,从这里制造的“纸活”,已经畅销到海外,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输出,深受歪果仁喜爱。

图片

外国人把冥币叫做“ancestor money(祖先钱)” “joss paper(纸钱)”“hell money(阴间的钱)”,面额1000美元的冥币至少卖到5美元,是国内价格的七八倍。

图片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相信冥币的效果,认为冥币可以传递想念、弥补遗憾、转运,一些外国人甚至纷纷“还愿”:烧了纸钱后,生活越来越好了。

打开视频网站,外国博主们不仅介绍怎么烧纸钱,还列出许多证据表明烧祖先钱是有效果的。

图片

图片

我收到冥币后每天都烧,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外国人吸收来自东方的神秘文化的同时,米北庄村也抓住商机,进行本土化创新,冥币有了英文版,天地银行有了外国分行Hellbank(地狱银行)和Heavenbank(天堂银行)

图片

和国内一样,外国人也开始接受更多的中国纸活输出,房子、车、手机、金银……

甚至圣诞节、平安夜这种类似中国春节的重要日子,给逝者烧冥币成了外国新风俗。纸钱也与时俱进,有了圣诞树版。

图片

近年来,米北庄村纸活的出口额节节攀升,已经占到总产值的12%,出口额超过1亿元。
据统计,通过电商平台,这个村子已经垄断了全球90%的纸祭品市场,消费者遍布全世界,包括俄罗斯、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

图片


03

传统的殡葬行业,开始转向“绿色祭祀”

中国人自古就有丧礼制度,人们崇尚“死者为大”,丧事的重要程度堪与喜事并列。

再加上殡葬在传统认知中始终带有忌讳色彩,干这行的并不多,这让殡葬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暴利行业。

图片

以寿衣来说,一套寿衣的批发价从几百块到千元不等,但零售到大城市,中间经过层层转剥,最后能卖到三千元以上。一家小店,一天能批发上百件寿衣。

除了线下批发,米北庄村民也上网做起了殡葬批发,占据了线上销售殡葬领域商家数的40%。

依靠当地独有的专业市场,村里随便一个店铺一年挣三四十万不在话下。

图片

数年来,米北庄村从原材料到成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带。2020年,产值已经超过11亿元。

但近年来,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的新政策在许多省市被推行,烧纸祭祖受到更严格的管控,有的地区直接颁布禁令,禁止焚烧纸质祭品,包括冥币、纸人等。

传统的殡葬行业,开始转向“绿色祭祀”,从电子花圈开始,越来越多的电子祭品将会逐渐出现在“鬼街”上。

图片

虽然仍然有人信奉“烧不掉的就带不走”,但更多的人开始逐步接受这种电子祭品,村民相信,这就是殡葬行业“未来的风口”。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米北庄的电子花圈开放了私人定制,电子屏幕、花圈大小都可调整,甚至东北那边流行的桃形花圈,努努力也就做出来了。

全国各地的殡葬企业把货输送到村里,在“鬼街”租下铺面,各地的买家也会来这里进货,源源不断的纸祭品从这里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图片

中国人烧纸缅怀先祖的做法,正在西方世界逐渐流行,无论文化、国籍有多大差异,人们的哀思与寄托,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文化输出和产业全球化让米北庄村成为世界冥币之都》
[2]《中国开始对国外逆向文化输出了》
[3]《中国冥币走红西方“鬼节”:河北“殡葬第一村”,牛在哪里?》
[4]《等待“转身”的殡葬第一村:“纸活”降温,电子花圈成新宠》

[5]《河北保定,拿捏全球“阴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