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输入—输出”困境

当前,主要有三大困境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输入—输出”困境。困境一,信息互联网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价值观,以隐蔽的方式占领话语高地,从而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对抗性矛盾;困境二,网络媒介传播娱乐化倾向,容易使青年学生在接受碎片化信息和快餐式阅读中,养成浅阅读习惯,而深阅读能力的培育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由此在教学管理中产生了管束矛盾;困境三,数智时代知识获取的多元接收渠道,开拓了大学生视野。而思想政治课教材信息的确定性与学生信息更新的不确定性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矛盾。为破解这三大困境,应善用“大思政课”,破立并举,联动发挥“大思政课”系统功能,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熟知”的概念、理念等强化、深化、内化为“真知”。

杜绝理论“硬融入”

思政课教师应当及时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但是必须杜绝“硬融入”。所谓“硬融入”是指脱离新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问题意识,仅仅新增几张PPT或照本宣科阅读相关文件,不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价值选择与知识建构特点的教学方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把握这一重要的教育时机,不仅需要理论灌输,还要善用“大思政课”,杜绝理论“硬融入”。一方面要在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统筹规划中群力群策,减少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失误;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系统建构的协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鉴于此,学校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凝聚集体智慧,挖掘和提炼各类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之有机统一起来,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展。“以学定教”使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一要从各门学科课程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输入完整、系统且相互呼应的情感、价值等思政元素,从而搭建起师生间信息对接的多元渠道;二要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在社会实践中淬炼自身,树立大历史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尺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悬搁、质疑,在经过批判性思考之后予以正确的价值判断。

引发劳动教育“附学习”

威廉·赫德·克伯屈在其学习理论中谈到,伴随学生直接学习的“主学习”而来的是有关情感、态度的“附学习”。劳动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主学习”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还能够激发学生劳动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发劳动教育的“附学习”。如结合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学习雷锋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引领学生明确节日的历史渊源,追溯其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和价值意义。

劳动教育作为输出环节的关键一环需要进一步解答“劳动者为什么要强化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的能力”“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为什么是光荣的”等问题。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引导学生从劳动者的视角去认识自己的专业,近距离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情况;在劳动实践中学习该领域的历史传统以及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此,在带领学生深入相关专业领域一线观摩时,实习指导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切身体验每一个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劳动,以及劳动者的创新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成效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使学生感受到书本上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开展师生共同劳动、科学实验、红色文化基地教育等劳动实践,提升劳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的学习迁移中,学生直观、递进地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核心概念“劳动”达成“真知”,从而坚定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信念,建立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认同感。

联动“输入-输出”反馈环

首先,学校可借鉴“迭代”理念对教育内容输入与输出进行反馈,每一次复盘为一次“迭代”,即系统性回顾和总结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输入—输出”是否产生正向教学效果,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总结“输入—输出”的经验教训,进而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每一次迭代则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进入新的反馈循环。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域,建立师生、行政干部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对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进行兴趣调研并作出相应的大数据分析,根据结果定期评估学生思想和心理面临的主要困惑、主要问题以及突出矛盾等,并将反馈信息进行梳理,在开展专题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抛出问题给予专业指导。再次,合理的学科体系建设是实现“输入—输出”联动目标的重要途径。体系化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为有效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制定基础课、技术课和技能训练课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标准及案例建设标准时,学校要将输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以及输出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进行系统建构。最后,通过不断创设与时俱进且具有真实体验感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关注学生不同阶段情感共鸣的发生基础,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这种成长性思维能够助力学生在其相应的道德发展阶段不断自我反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统一中夯实“自我认同”意识,即“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要维护祖国和平统一;“我”作为社会主义公民,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作为新时代好青年,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善用“大思政课”,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破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输入—输出”困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06日第9版 

作者:徐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