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包袱”,专注向云端

从事学生阅读教学实践已数年,回顾在这条路上的探索与迈进,出发时我做了什么?决定走这条路的教师要准备什么?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心得。

亲近,培养自由的“儿童文学感”

我因阅读认识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他们说我有很好的“儿童文学感”。这让我回想起自己读的第一本儿童成长小说——彭学军的《腰门》:寄养在湘西沱江边,远离父母的女孩“沙吉”与善良的云婆婆住在一起。“沙吉”牵着我的心,让我对那个地方、那样的童年魂牵梦绕,久久不能从书里出来。

我的第一节阅读课《尼亚加拉瀑布之旅》里,设计了记忆力游戏。主人公“本杰明”的同学依次登场,学生负责记他们的名字。看似与情节没有太多关联,但深得孩子喜欢。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源于我阅读这本书时“本杰明”和他的同学就在我身边,那应该就是我的儿童文学感。

什么是“儿童文学感”?我想,大概就是成人抛下教育的目的,放下世俗的眼光,轻盈地走入儿童文学世界,进入儿童快乐纯净的频道。

在做儿童阅读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培养与儿童文学的感情,亲近它、走进它,放下那些刻意的目的性,做一个纯粹的读者。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生命本真的活力与激情,教师也才有强烈的与儿童分享和表达的愿望。

找到自由阅读的快乐,阅读课堂就找到了源源不绝的泉眼,能不断翻涌出新。

放下,体验真诚的“课堂对话感”

近年来,我鼓励教师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2022年,我所在的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成立了阅读名师工作室,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更关注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力的提升。

许多教师在初次上阅读课时,失落沮丧多于兴奋欣喜。比如,一位颇有灵气的青年教师在听了我几次课后,与我一起进行了一节图画书《戴皇冠的小鸟》同课同构阅读课。课后,那位教师焦虑得差点哭出来。课堂上,学生完全不按照教师的提问来,天马行空的发言好似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飞进课堂。随后,我与她一起复盘发现,教师跟孩子的真诚对话至关重要,对话决定着课的走向,也决定着孩子是否对你敞开心门。当我们无法正视一个孩子的发言时,也可能失去了整个课堂。

如何做好真诚对话的准备?教师首先要放下“包袱”。阅读是长期的过程,一节课不要上得太多太满。有时候,“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当教师真诚地喜欢一本书时,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跟学生聊聊,做个阅读推荐,即便不满40分钟也是功德无量的事。一次荐读后,学生把书读起来,惊喜就会出现在明天和远方。

其次,教师要卸下“盔甲”。怕失败,怕难堪……害怕让我们裹足不前。尝试上阅读课的教师要做好“试错”的准备,让自己撞撞南墙,当课堂中的“问题”把身上的“盔甲”震碎后,教师会有一种被击中的清醒感。请相信,阅读课是离生命更近的课堂,它能让你感觉自己的存在,孩子的存在以及世间万物的存在。

最后,教师要做好重视儿童的准备。《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一书写道:儿童具有天赋的评论能力,儿童就是评论家。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成人与儿童是平等而友好的。不要担心儿童说不好,也不要无视他们的想法,阅读中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

此外,教师可以读一些儿童文学理论书籍,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一定会对那些理论有更深入真切的认知。

专注,向往多元的“阅读幸福感”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刚开始做阅读推广时底气是不足的。随着阅读的深入,“最会弹琴唱歌的阅读老师,最会写诗讲故事的音乐老师”成了我的标签。我在不同学段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没有学过谱曲的我在与孩子一起读诗的日子里灵感不断,写下原创歌曲《我从未》《共读美好时光》等,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展示,公众号转发点击量超过10万。

阅读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应该享受的极具教育价值的心智活动。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读出精彩。

教师李婕是一名科学教师,她把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感性结合得恰到好处,科学课上读绘本,绘本中间说科学,深得家长孩子喜爱;教师彭蓉是一位研究型教师,她从中学转岗小学,是绘本阅读让她找到课堂中的对话感;教师孙玲是一位喜爱阅读、拥有英语教师资格证,目前在教心理的教师。她把阅读、心理、英语三者融合,复合型教师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不给自己设限,不给阅读课堂设限,这是一条只要有爱有向往有热情、专注用心就能走得很深很远的路。风景独好,值得教育者用一生的时光去探寻。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周南梅溪湖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06日第8版 

作者: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