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百家港企参加进博会:展示多领域产品服务,拓展国内外广阔市场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于11月5日正式开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出席,300多家香港展商参加。

据香港电台网站5日报道,李家超率团访问上海,出席第七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当天下午到香港展示区的香港企业展位,参观和支持港企。报道称,李家超在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等人陪同下,听取港企展位的职员介绍产品并与他们倾心交谈。

李家超还出席由特区政府举办的“2024投资香港推介大会——上海专场”并致辞,向内地和海外企业推广香港的优势,以及香港作为国家双循环连接平台的通道角色。李家超表示,推介大会以“香港通道 联动沪港 共拓机遇”为主题,沪港两地多年来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根深叶茂。在国家支持下,“沪港通”2014年开通,成为世界首创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模式,为互联互通的成功进程拉开序幕,平均每日成交额从推出时不到10亿港元,大增到去年的超过160亿港元。他透露,在沪港合作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双方就15个范畴的方向达成共识,并签署了20份合作文件,涵盖经贸、法律交流、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城市发展、文化艺术及创科等领域,成果丰硕。企业方面,内地驻港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100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也超过1400家,其中上海企业就接近200家,市值超过2万亿港元,充分显示香港可以成为服务上海和内地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他欢迎更多上海和内地的企业,利用香港,走向世界,共谋发展。

港媒称,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进博会于5日开幕,本届盛会吸引了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其中包括300余家香港展商,遍布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多个展区。特区政府也继续在国家馆设立香港展示区,介绍香港最新发展和优势。

据香港电台报道,香港贸发局今年在第七届进博会设立“香港产品展馆”和“香港服务业展馆”,其中产品展有34家香港企业参展,包括休闲食品、粮油调味、保健品等。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黄达胜的保健品公司,今年连续第七届参与,其企业今年初开始将产品放在实体店售卖,希望可以与跨境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接触内地进口商和批发商。他认为,内地很多企业和商会愿意与香港合作,进博会是一个大平台,为中小企打开门户寻找商机。在香港有超过70年历史的老牌食品代理公司“远大贸易”今年首度参展,公司项目经理刘斯婷说,今年推出的露营食品广受欢迎,形成新消费趋势,5月已引入内地市场,希望在面向世界的进博会再下一城,接触更多针对露营市场的企业,为产品争取曝光度。首次参展的亚虹香港聚焦生命科学赛道,将展出一款无创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光动力药械组合产品,并与合作伙伴推出进博会首个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创新防控体系实景展。“进博会是全球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展示窗口,希望借此推动并加速填补临床空白产品在中国落地,早日惠及更多患者。”亚虹香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潘柯说。 

港媒5日评论称,中国进博会不断扩容,朋友圈越来越大,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扩大开放的诚意和推进全球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成果。香港《大公报》称,今年香港的参展商多达300多家,占所有参展商的1/10,展现了香港多元商品及服务贸易的优势。李家超率领高规格代表团参会,充分说明香港各界对抢抓机遇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李家超已是连续两年率团参加。在其带领下,整个特区政府都积极行动。例如,3日一天之内就有3位官员启程外访: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访问瑞士、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访问加拿大、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出访新马。文章称,在国际竞争格局中,香港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是“吃老本”等待机遇,还是主动“抢先机”,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香港要守住“一国两制”优势,把“超级联系人”转化为“超级发财点”,打造制度创新的生动范例;要守住国际优势,外联内通,当好联通世界桥头堡。这两方面的工作,不能“坐而论道”,而是要“起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