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由起步探索进入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11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实数融合 智造翘楚”为主题的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武汉举办。
新闻发布会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学军介绍,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是“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大会,已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四届,日益成为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政策发布厅、实践展示区、交流合作台、产业推进器和发展风向标。
据介绍,本届大会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将举办1场开幕式(19日上午)、1场主论坛(19日下午)以及N场配套活动(含分论坛及成果展示),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进行交流。大会期间,工信部及相关部属单位计划发布5G+工业互联网领域最新成果,湖北省计划发布5G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典型案例、人才发展等相关政策,武汉市计划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案例等。
特设“创投活力展示专区”
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据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姚晴介绍,本届大会将聚焦“5G+工业互联网”优化升级,突出“一大热点、五大重点”,即围绕人工智能这一行业热点,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光电子通信、卫星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五大重点领域,邀请部省市领导、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共同交流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
为了增强参会人员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本次大会设置“5G+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展”。在会场内,运用VR/AR、裸眼3D等视觉体验技术,设置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实物交互体验展示区,策划“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领域落地实践的场景化展示。在会场外,组织无人驾驶等体验活动,丰富创新大会互动体验形式,增强观众参与度和大会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产业资源落地湖北,本届大会特别设立“创投活力展示专区”,以“创投赋能 实数驱动”为主题,设置展示、路演、洽谈、推介产融合作等系列活动。“我们将推介武汉市‘5G+工业互联网’领域优质项目,通过资本力量吸引一批技术成果在汉落地。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策划启动建设一批平台类项目,全面提升‘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姚晴说。
截至目前,创投活力特色活动区已有30家投资机构参与,为不同产业链赛道的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融通创新、协同攻关等提供融资舞台,促进5G+工业互联网领域“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湖北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本届大会以“实数融合 智造翘楚”为主题,目前湖北省在推动实数融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建成5G基站16.38万个。深入开展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238亿个,累计接入企业节点数超3.5万家,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全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我省算力规模近8000P,是中部地区唯一进入算力评价Top10的省份。以上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加快实数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3年,湖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6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7.5%。吕晓华透露,今年预计突破3万亿元,GDP占比接近50%。下一步,湖北将梯次推进中小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力争培育3—4个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供应链平台,打造50个链式转型典型案例;推动武汉市成功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3—5家产品和服务收入超1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建设400个深耕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站。
武汉5G工厂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当前,湖北正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加速融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筑牢网络支撑。
截至2024年10月底,湖北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8个,实现全省城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连续覆盖,全省行政村实现5G网络“村村通”。
在规模化应用方面,截至2024年10月,湖北省5G应用项目超过2500个,覆盖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51020”产业体系,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长岛表示,全国首个基于5G-A和50G-PON的“双万兆示范社区”已在武汉常青花园社区落地;荆州美的、东风工厂等50余个5G-A应用项目在武汉等城市落地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现爆发式增长。
以武汉市为例,全市实现了20个典型场景全覆盖,9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发布的首批5G工厂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一。“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建立了‘2+9’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两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一代无线通信等9个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打造一流的科研创新生态。”姚晴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