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在山东高密莫言文学艺术馆举行

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办,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在山东高密莫言文学艺术馆举行。本次大会以“教育幸福感·如何与自然保持连接”为主题,通过文学与自然,聚焦孩子心灵。

人类的进化与自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现代生活却常常使人类远离自然,从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缺失症”。为了给更多人提供帮助,论坛自成立以来,每届主题一直以“教育幸福”贯穿,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和学生从不同维度分享碰撞“教育幸福”的路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探索。据悉,本次大会是中国丹麦教育论坛的第五届活动。

图片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莫言)

当天的活动上,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做了开幕式上致辞。他谈到,文学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文学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教育也能够促进和推动文学的普及与文学的发展。

图片

(高密市委书记董广明)

“近年来,高密突出深化教育综合改改革,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启发式沉浸式鼓动式课堂建设37处校外实践基地。”高密市委书记董广明表示,这都是在引导学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精准心灵、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片

(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非始于大学阶段,而是应从孩提时期着手。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表示,我们需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深入探索、勇于质疑。科学正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得以揭示和进步。

图片

(大会现场)

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和丹麦的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分享如何通过重新与自然的连接实现更加平衡、健康和充实生活的案例,从不同维度探讨如何消除“自然缺失症”,提升幸福感。

自然缺失症:现代教育的挑战

图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

“自然缺失症”现象,值得我们深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在会上表示,“自然缺失症”并非医学诊断。杨东平认为,持续的封闭教育,或者“内卷”的教育模式,其后果是导致学生对学业以外的事物丧失了兴趣,甚至缺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对教育产生厌恶,并逃离。

图片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谈到,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强调孩子应在自然中实现全面发展。如今“双减”政策的提出,更是直接指向这一问题的核心,希望给孩子们更多学习的体验和动脑、动手、观察、思考的时间。

图片

(中丹教育论坛丹方主席、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席、北菲茵民众学院前院长摩根·戈德鲍尔)

中丹教育论坛丹方主席、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席、北菲茵民众学院前院长摩根·戈德鲍尔表示,当前,我们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我们需要转变心态,探索和实践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转变应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我们应共同开发全新的教育方法,不仅传授科学知识,也引导社会行为,更对自然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中,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图片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校长赵虎)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校长赵虎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经验自主构建知识,而非简单的信息传递。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校长,应创办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获得美好体验。

大自然本身就是教育的意义

大自然不仅是生命的摇篮,更是孩子心灵的疗愈师。李镇西认为,大自然本身便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自然环境能够净化心灵,培养对自然的纯粹热爱和敬畏。大自然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天然教师,能够润化知觉、激发思维,使言语充满个人体验。大自然有助于增强师生感情,营造亲密无间的班级氛围。通过回归自然,能够实现心灵的净化、智力的提升和情感的深化,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在他看来,所谓“有意义”,要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还应当“有意思”,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满诗意的。

图片

(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秘书长丽莎·约翰森)

研究表明,每周在大自然中呆30分钟可提升幸福感,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秘书长丽莎·约翰森强调了儿童福祉这一议题,呼吁教育应更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成长,而非仅限于物质生活的丰裕。丽莎谈到,父母需树立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建立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可以将玩耍、学习和社区活动相结合,甚至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吸引大一点的孩子。同时,将自然和可持续性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通过诗歌、戏剧、歌曲和音乐等多感官方式加深孩子对自然的感知。最重要的是,向孩子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和保护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图片

(北京日日新学堂创始人、校长王晓峰)

“北京日日新学堂在一个大果园般的环境中,孩子们拥有广阔的天地尽情玩耍。这里有一个被孩子们戏称为‘UFO大坑’的空旷大坑,虽然里面空无一物,但孩子们却从家里带来轮胎和各种工具,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北京日日新学堂创始人、校长王晓峰介绍了校园里学生的日常状态,孩子融入学堂,回归自然,沉浸在自然的乐趣中。

他认为,自然环境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感官学习至关重要,是治愈“自然缺失症”的有效途径。自然是最丰富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自然也是最美丽的艺术,是孩子们发现美、培养情感的最佳场所。回归自然,孩子们不仅能获得感官和情感的滋养,还能在自然而然的人际关系中实现全面成长。

图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姜跃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姜跃平从学习者、家长、用工者和观察者4个视角反观目前“繁荣而荒凉”的自然教育现状。他认为花坛绿植≠自然、课程课堂≠自然、活动展示≠自然,要对教育与自然如何连接作深度的体验和思考。老师和家长要用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激情,来呼唤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给他们最好的自然教育、生命教育。

让教育与自然保持连接,获得幸福感

如何保护孩子免受“自然缺失症”的困扰?如何重建孩子与自然的亲密联系?作为中国首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发起人之一,杨东平认为,改变之路必须从最基础的社会文化更新和教育文化更新开始。

他回顾了“自然之友”在过去三十年中如何通过流动教学车和户外活动,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培养环保观念,认识到亲近自然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教育。“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已经发展成自然教育,不仅面向儿童,也面向成人,教育空间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和社区。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推动自然教育的普及和实践。“自然教育”的核心在于利用自然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意在通过多种活动来激发参与者的感官体验,认知自然,培养对自然的情感和多种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图片

(青岛中学校长汪正贵)

青岛中学是一所创办七年的学校,青岛中学校长汪正贵分享了该校师生将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使课程既富有趣味又充满意义的一些故事。青岛中学的物业管理人员发现校园内的爬墙虎不往上爬,便邀请小学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原因。结合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一文,孩子们分组观察、假设、求证,从环境、品种到养护多角度探讨,甚至请教高中阶段的老师。最终,他们推测是海风影响了爬墙虎生长,并形成研究报告建议物业改进养护方法。

汪正贵举例,在青岛中学九年级和八年级的英语课上,老师曾布置了一项真实任务,检查校园内所有英文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学生们最终发现并纠错了22处翻译不当的地方,他们通过咨询老师、外教和查阅字典,确保纠错准确。学生们将成果整理成报告,获得了认可。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超越了书本,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找到了学习的意义感,成为激发内动力的有效途径。”汪正贵表示,一个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最初往往源于兴趣。这种兴趣可能源自对某个事物的喜爱,甚至可能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然而,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够持续热爱,这时就需要依靠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来驱动。

图片

(上海“田字格公益”创始人、贵州田字格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

上海“田字格公益”创始人、贵州田字格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曾在丹麦留学,2017年,肖诗坚扎根贵州大山,创办田字格实验小学,探索以“乡土、自然、人本、未来”为核心的乡土人本教育模式,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探索可能的新方向。

田字格学校秉持的自然观并非独立课程,而是融入乡土课、生命课及其他课程中。肖诗坚介绍,“二十四节气”贯穿于田字格学校的课程和实践中。每天早晨,学生们都会参与照顾农场和田地,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种植和收获的时机。田字格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生命研究课,如狗之间的交流方式、鸟类飞行的奥秘、人眼颜色的秘密、蚂蚁搬运重物的能力等。

肖诗坚认为,组织户外教学,危险固然存在,但自然的危险旨在教会我们两件事:一是心生敬畏,二是做好准备。因此,田字格学校在每次外出活动时都会进行精心策划,制定预案并进行训练。

图片

(丹麦科鲁普中小学校长西蒙·汉普尔-约根森)

将孩子们从课堂上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接触自然的时间,丹麦科鲁普中小学校长西蒙·汉普尔-约根森分享了学校的一项创新举措。学生们在一次课堂讨论中表达了他们对参与教学方式决策的愿望,以及对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期待,因为他们对现有的单调教学方式感到厌倦。为了响应学生的需求,学校决定每周设置一天为“无屏幕日”。此外,每月还设置一天为“无传统科目教学日”,让学生和老师都能从常规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图片

(丹麦博恩瑟森林日托中心地区总负责人、早期教育专家梅特·乔尔)

博恩瑟森林日托中心地处森林环绕的地方,教师和孩子们通常全年都在户外大自然里活动,密切关注四季变化。丹麦博恩瑟森林日托中心地区总负责人、早期教育专家梅特·乔尔分享到,在丹麦的幼儿园和托儿所里,游戏一直被赋予重要的意义,通过日常的活动,老师们帮助儿童理解自然和自然行为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图片

(丹麦林德万中小学教师莉斯·扎乔)

丹麦林德万中小学教师莉斯·扎乔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反对食物浪费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她说超市里不长土豆,它长在了阳光下,学校不能办成生产产品的工厂,要办成孩子成长的森林和大草原。

图片

(丹麦前青年学校和民众学院资深教师梅特·霍兰)

丹麦前青年学校和民众学院资深教师梅特·霍兰认为,一个孩子就是一颗完整、自信的种子,教育的作用就是给孩子提供土壤,呵护孩子的心灵,让这颗种子发挥它内在的潜力,遵循自然的规律,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长成参天的大树。

图片

(学生对话)

在11月3日上午举行的“学生对话”环节中,由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盟校总校长赵桂霞担任主持人,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几位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参与对话的学生包括丹麦哥本哈根林德万学校的艾伦·诺托夫特、高密一中的李馨悦、青岛中学国际部的殷子宸、毛浩然以及北京日日新学堂的王大溪。他们共同探讨了教育、成长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的学习经历和感悟。

图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在大会最后做了致辞。他阐释了幸福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大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摇篮,而幸福教育是大自然的家园。学校是缩小的自然,自然是放大的教育,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沃土。自然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主要以原生家庭为主;学校教育是生长的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自然是最大的教育资源,拥抱自然,让教育自然发生,孩子们就会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