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书法丨彝文是彝族人民创制的古老文字,主要掌握在祭司及毕摩手中,在历史上有“爨文”“韪书”“蝌蚪文”“倮倮文”等不同称谓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丰富的碑刻铭文和彝文典籍。“彝文书法”主要分布于大小凉山彝区,书写工具大多采用羽毛笔、竹笔、麻杆笔、杉木笔,现代逐渐演变为毛笔和钢笔,书写时,融入传统中国书法中的章法布局等规律,结合彝文字的形体、笔划等特点,书写而成。
匚 古老的文字,彝族之魂
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文,这一古老的文字,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象征,它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传承。
在没有纸张的年代,彝文被镌刻在石头上、书写在羊皮上,代代相传。它不仅是一种文字,更是彝族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彝文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彝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它记录了彝族的历史、传说、宗教、哲学、文学等丰富的内容,对于研究彝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匚 与彝文的不解之缘
田玉华生于凉山州越西县,奶奶家是毕摩世家,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受毕摩文化的熏陶,对彝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所以看着那些古老的文字,他仿佛能听到祖先的呼唤,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力量。
田玉华从小爱好书法与写作,读书期间就投身多位书法老师门下学习中国书法。后又参照中国书法中的技法与布局等规律,结合彝文字的特点,练习摸索彝文书法。
田玉华喜欢用彝、汉双语创作文学体裁的散文、小说、诗歌,也爱发表文学评论,主攻方向是中国书法和彝文书法,尤其擅长彝文书法。
对于田玉华来说,将古老的彝族文字,以书法的形式跃然纸上,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再现与表达,更是对自己家乡沉沉的眷恋,对彝族文化深深的热爱。
匚 彝文书法追梦人
田玉华学写彝文书法的初心,源于对彝族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传承的责任感。他深知彝文对于彝族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多年来,田玉华不断钻研彝文书法的技法和内涵,多次参加省内外书法展览,他创作完成的彝文书法作品《彝家千字文》高 0.8 米、长 19.35 米,是当时中国最长、最大的彝文书法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彝族独有的文化。
除了创作和展示,田玉华还注重培养彝文书法的后继人才,他积极开展书法培训和教学活动,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一代。
匚 民族自信,源于文化自信
田玉华倡导彝文书法家与彝文书法爱好者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以便让彝文书法这门艺术尽快得到繁荣发展。
“要想弘扬传承彝族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要不断的努力,彝族的传统文化,彝绣、银饰、漆器、口弦、马布,这些都发展好,彝族的文化自信就有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有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田玉华相信,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会更美好,彝文书法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