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中国】
患者完成初步检查
一般从患者到影像科检查开始到取到报告,包括8个步骤:①检查申请单;②登记;③检查;④图像后处理;⑤图像传输;⑥初写报告;⑦审核报告;⑧出具报告。可见,患者完成检查仅是完成检查流程的前3个步骤,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原始图像的后处理及重建
检查结束后,首先,技术员将扫描出来的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然后,在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重建。
例如,胸部CT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相当于正、侧位)重建;对于血管造影的检查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后处理,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为例,需要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等操作,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遇到冠状动脉搭桥、变异或更为复杂的病变,则后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
图像被传输至看片系统,由影像科医师找问题
后处理完成后,技术员将原始图像、重建图像上传至专业的看片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也就是平时大家在医生那里听说的PACS系统),通俗来讲是一个医院内部网上可以看图写报告的软件,后续的图像阅览及报告的书写都将在PACS系统上完成。此外影像图像数据的传输也需要时间,检查图像的传输类似于在微信上互发照片或小视频,如果照片像素比较高或小视频时间长,你都需要下载一会儿才能看,不同的是影像图像是从扫描机器或后处理工作站传输至PACS系统,由于影像图片具有较高的像素,每帧图片都很大,因此传输时间会较长,而且医院里有大量的病人在做各种影像检查,片子的数量是海量,因此,传输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所有检查图像到达PACS系统后,影像科诊断医师就可以远程看到患者检查的图像了。医生打开图像后,首先要仔细核对患者所有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检查部位及检查方法等相关信息,核对无误后再瞪大眼睛仔细看一幅幅图像。
虽然患者拿到手里的是三五张片子,但是为了更加仔细地观察病灶,影像科医生却需要阅览几百甚至上千幅片子上的小图像,这是因为做检查设备的电脑会对原始图像进行自动拆薄处理,比如胸部CT图像,原始图像层厚为5mm,拆薄图像层厚为0.625mm,甚至更薄。这样一来加上拆薄图像、后处理图像,图片数量是原始图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每一张图像都需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寻找病变的蛛丝马迹。
疑难病例需多医生解读或讨论
发现病变后,要对病变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包括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或信号、增强方式及强化程度、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以及有鉴别诊断价值的阴性征象。遇到疑难的病例,还需要向患者或临床大夫询问更加详细的病史,包括患者的症状、做过的其他检查、家族史等。
影像专业有一句话,叫异病同影,同病异影。异病同影是指不同的疾病可能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影像表现。例如平时说的肺癌、肺结核及肺炎都可能像个结节或多个结节,但是这个肺结节究竟是什么,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同病异影指的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由于个体差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对于影像科诊断医师而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解读影像图像,从而为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了减少看错病误诊的情况,以上看图像写报告的过程还需要另一个经验更多的医生再看一遍所有的图像,并核实报告的准确性,核对确认后才能将正式报告发放到患者手中。
对于更为复杂、疑难的病例,还需要查阅资料、几个医生一起讨论,甚至与临床医生一起商量、讨论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病,这些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也解释了极少情况下患者为什么不能按时取到报告。对于复查的患者,影像医师还需要把以前的图像调阅出来,进行一一对比,观察病灶是否有变化,比如肺内多发结节灶,需要对每个结节灶认真比对有没有变化。
书写报告
目前影像科面临着工作量大,写报告医生少的境遇。就作者所在医院影像科而言,平均每名医生每天要完成约80份CT/MRI报告,从早写到晚,加班成为常态化。即使这样,有时候还是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工作量。无论再忙再累,影像医生只要坐在电脑前,就要切实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心写好每一份报告,用心服务每一位患者,让每一位患者满意。
影像报告不是机器写出来的,是一批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经验的影像科诊断医生经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写出来的。既然影像报告不能立等可取,会不会耽误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呢?这就属于影像“危急值”范围了,影像“危急值”是影像科室发现的所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须临床科室及时给予有效诊疗措施的影像检查发现。影像诊断医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第一时间将检查结果电话告知接诊医生、护士,甚至患者本人或家属,以便接诊医生、护士以最快速度进行抢救或治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