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成敲门砖
有了技师资格证书,孙庆勇多了一份底气。他拿着《广州日报》采访他考评技师的那一版报道、加上自己的简历等,向广汽丰田邮寄了材料,“我想通过自己的技能获得岗位,我认为‘技能’是我当时进入广汽丰田最有力的敲门砖。”
主导品质改善
2017年,孙庆勇主导推进510余项品质改善项目,推动单台不良率从69/万台下降至23/万台,不良率为行业水平(150/万台)的15.3%,达到全国顶尖水平,推动国产汽车白车身品质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孙庆勇仔细检查车身外观。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一张技师资格证书、一篇《广州日报》报道,孙庆勇在2005年敲开了主流车厂大门。在之后近20年时间里,他对于车身制造始终保持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态度,埋头在机器轰鸣的车间,持续推进白车身良品条件整备及工程改造,为企业节省大量维修成本,并推动国产汽车白车身品质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从一线员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再到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孙庆勇凭借“技能”和“持续学习”,不断向上突破、创新,让自己的技能成才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一张技能证书敲开主流车厂大门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公布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广东共有13人入选,孙庆勇是其中之一。10月,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在清华大学开营,当记者见到孙庆勇时,他刚刚结束培训营学习回到生产车间。
受到父亲影响,相比其他人,孙庆勇从小对“技能”多了一份情感。20世纪80年代,汽车开始在中国慢慢普及,看着在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孙庆勇当时便有了一个“最初的梦想”——将来要制造汽车或者维修汽车。
高中毕业后,孙庆勇去过安徽、去过秦皇岛,做过客车制造,也干过汽车维修,在汽车维修领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想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便选择南下广州。
2004年9月1日,一则消息引起了孙庆勇的注意——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南沙成立,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不过,虽然孙庆勇已经在汽车维修领域摸爬滚打近10年,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但是只有高中学历的他,那时根本无法进入广汽丰田。
“唯一的出路就是靠技能。”孙庆勇决定曲线救国——从技能路线突破。他向当时的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递交了一份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要求参加2004年上半年技师社会化考评。最终,他通过了评定,顺利拿到技师资格证书。当时《广州日报》还对他考评技师的经历进行了报道。
有了技师资格证书,孙庆勇多了一份底气。他拿着《广州日报》采访他考评技师的那一版报道、加上自己的简历等,向广汽丰田邮寄了材料,“我想通过自己的技能获得岗位,我认为‘技能’是我当时进入广汽丰田最有力的敲门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4月,孙庆勇顺利进入广汽丰田制造部车身科生产5系手修组工作,他凭借着一张技师资格证书终于敲开了主流车厂大门,拿到了实现“最初的梦想”的一张重要入场券。
但孙庆勇很快意识到自己知识不足的问题,“只得拼命地学习、弥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那时压力真不小。”2005年入职当年,孙庆勇就在公司的安排下,前往日本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学习车身制造,2007年到2010年完成了专科学习,2010年到2012年又在广东工业大学读大学本科。
持续学习为技能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后续在技能大赛舞台上,孙庆勇不断摘取荣誉,他个人还被评定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车体一部车体2科生产5系系长孙庆勇。
持续推进白车身良品条件整备及工程改造
“车身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凹凸不平、变形、精度不良等问题,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生产制造出‘零不良’车身。”
白车身是指经过车身冲压件组装、焊接、四门二盖安装,品质检查和返修处理后的未进行涂装和喷漆的汽车车身。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白车身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产品,它作为完成整车制造的前序工作,为最终涂装和总装装配提供了基础。这些工序的完成需要高度精确的操作和完善的设备,确保白车身的质量和准确度。
孙庆勇始终紧跟公司改革步伐开展技术攻关实践。记得去年在攻坚铝板技术改良课题时,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30多天,召开技术改良讨论会20多次,对相关钣金件焊接试制100余次,终于实现了零不良。“课题达成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好好地睡了一觉,那一觉我睡得特别踏实,因为我知道,这项技术从此以后就压在了我自己的枕头底下,我们把关键技术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孙庆勇长期从事车身制造工作,持续推进白车身良品条件整备及工程改造。2017年,他成功参与广汽丰田第八代全球战略车型凯美瑞Camry全新TNGA(ToyotaNewGlobalArchitecture)丰巢概念平台车型换代,在车型导入过程中,主导推进510余项品质改善项目,推动单台不良率从69/万台下降至23/万台,不良率为行业水平(150/万台)的15.3%,达到全国顶尖水平,推动国产汽车白车身品质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白车身制造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作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孙庆勇在未来当如何作为?
“未来希望能在汽车车身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伴随着车间轰鸣的机器声,孙庆勇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潇丽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胡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