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走的那天,就穿这身衣服

图片

聂华苓(1925-2024),武汉,作家

作家聂华苓的丈夫保罗·安格尔走得突然。当时两人正准备去欧洲旅行,在芝加哥转机时,保罗突然倒下。一切毫无征兆。他没有基础病,说去买报纸,可是等到所有人都登机了,他还是没有回来。聂华苓去找他,看到有人正给他做人工呼吸。送去急救中心五分钟,医生和神父一起走了出来。

真正的晚年开始了。那是1991年,聂华苓66岁。她坐末班机回到了爱荷华,那天下着雨。出发时,保罗还在种茑萝,看见地上摊着一堆土,聂华苓还催他:“我们要走了,赶快种上去啊!我们还得两个月才回来。”茑萝长得茂密,一直放在屋子最显眼的角落。

聂华苓没有搬家,仍然住在爱荷华河畔。那里生活环境很好,房屋倚着山,背后是茂密的树林,天气晴好时,有很多野鹿在附近穿梭。她有时会与它们分享食物,有时就坐在家里,听蔡琴的老歌,喝雪莉酒。她已经很少写小说了,1985年出版《千山外,水流长》之后,她便离开了虚构的世界。她想直面自己的人生。“驱使我的不是成功,而是生命中的丧失感,了解如何哀痛的人,知道如何活下去。”

聂华苓一直在漂泊,以她自己的话讲,“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她192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父亲早逝,抗日战争爆发后,母亲坚持让她上学念书。1949年,她与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友结婚,又随家人到了台湾。“我从来不涉及政治,可是政治好像一直缠着我。”在台湾戒严时期写作并不容易,1964年聂华苓远赴美国,一直到1988年,她才被允许回台湾。那时她已与没有共同语言的第一任丈夫分开,遇到彼此欣赏的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也已经在爱荷华大学主持“国际写作计划”,接触了世界各地以各种形式“逃亡”的作家,“逃亡”不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困境。

在美国,聂华苓仍以中文写作、翻译。母语成了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只是语言流变,她的母语既不属于大陆,也不属于台湾。她以“作家应创造自己的语言”自我安慰,逐渐成了港澳台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文作家群之间的纽带。中国现当代几乎所有叫得出名字的作家都参与过她的“国际写作计划”,去她家吃过饭。汪曾祺1987年去爱荷华时带了一幅画作见面礼,一丛秋海棠,一个草虫,上写朱自清的诗句“解得夕阳无限好,不须惆怅近黄昏”;2005年迟子建和刘恒去做客时,带了面在她家里擀皮,包了羊肉胡萝卜洋葱饺子,聂华苓吃了很多。在保罗的墓碑前,聂华苓对迟子建说,这里很好,将来把我再放进去就好了,饭后喝酒聊天,她又将迟子建带去卧室,拉开衣橱,拎出一套银粉色中式缎子衣裳,说已经嘱咐女儿,走的那天,就穿这身衣服。

2024年10月21日,聂华苓在家中去世,享年99岁。二女儿发布了这个消息,说母亲走得安详,没有痛苦。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吉普赛

责编 杨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