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占地面积13.5亩,是一家以火锅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其以展示、收藏、研究、交流为宗旨,以世界火锅为背景,以中国火锅为主线,以重庆火锅为重点,全面溯源和传播中国火锅文化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色风貌。目前馆内有藏品183项,其中文物类95项。
走进博物馆,第一眼看见的是《重庆火锅源流图》主题浮雕。其展现的主要内容是:巴渝大地,物产丰富,农耕与饮食文化交相辉映,自古巴渝先民便深谙“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之道;近代重庆开埠通商,商业繁盛,物流通达,在此背景下,重庆火锅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山城特色;民国时期,火锅馆遍布大街小巷,食客络绎不绝,重庆火锅文化蓬勃发展;新世纪以来,重庆火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增,被誉为“火锅之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重庆火锅产业带来新机遇,现代火锅产业链不断完善,智能生产、冷链运输等技术应用广泛;如今,重庆火锅不仅是地方美食,更是重庆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馆内各展室,依次展示了:
一、火锅文化精义
礼俗交融。火锅是贯通礼制与民俗的饮食实践。商周秦汉时期,鼎作为火锅原型,是礼仪和等级的象征。宋代以后火锅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百姓美食。现代,火锅已成为大众美食、礼俗互动的重要载体——大功告成,庆功时刻,火锅为媒。
和而不同。火锅这一独特的饮食,超越了地域、民族和语言的界限,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哲学思想的生动实践。一是兼容并包。其不拒荤腥,不嫌寒暑,南北食材皆可入锅,东西调味均可采纳,真正实现了“万物皆可烹”。二是围坐共享。既体现人们在同一锅里的“共享共食”,又能满足其多元化,多层次的饮食需求。
五味调和。火锅诠释了“五味调和”的文化精髓。蘸料是实现“五味调和”的关键,汉代“染器”的普及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古人还将“五味”与阴阳五行、人体“五脏”相联系,展示了饮食与健康的紧密关联。火锅本身也蕴含着五行的生活智慧:锅为金,食材为木,汤底为水,以土为灶,火烹以食。
二、国外火锅谱系
火锅遍布世界各地,因其自然禀赋、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而独特的火锅文化。
日式寿喜锅:以雪花牛肉片、老豆腐、金针菇、鲜香菇、娃娃菜、日式酱油为主料。
日本相扑火锅:以鸡汤作为汤底,主要原料由鸡肉、精肉、海鲜、豆制品、蔬菜等构成。
韩国石头火锅:是一种既可以烤肉又可以涮肉的火锅,常佐以韩国特色泡菜以去除油腻。
韩国部队火锅:以辛辣的苦椒酱为汤底,食材主要由火腿、午餐肉罐头等构成。
泰式冬阴功汤火锅:是一道以冬阴功汤为底料,以海白虾、去头的鱿鱼为主料的南洋风味火锅。
泰国冰炭火锅是以木炭为燃料,锅底一般以清汤加少许酸菜制成,主要特点就是酸和辣。
印度咖喱火锅的汤底是以咖喱为主料,主要食材由牛腩、红萝卜丁、马铃薯丁、虾等构成。
瑞士奶酪火锅是用溶化的奶酪制作而成,是瑞士的传统美食,也是瑞士国菜之一。
朝鲜酸菜白膘火锅是以酸菜白膘为主料,高汤为海鲜汤,食材由血肠、蛤蜊等构成。
意大利火锅主料是牛肉片、火腿、猪排肉和虾仁等,配料有菠菜、洋葱以及黄油等。
三、中国各地火锅特色
川渝火锅。特指重庆和四川地区的火锅,都以麻、辣、鲜、香著称,也是目前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火锅。
粤式火锅。包括广东、福建等地的火锅,口味清淡,清汤锅底居多,食材以海鲜、牛肉为主。
江浙火锅。融合了全国各地的风味,因此口味多元,食材丰富。
北派火锅。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的选用偏爱肉类,尤其是羊肉和牛肉,汤锅的锅底相对清淡,偏爱麻酱。
云贵火锅。以养生菌菇汤居多,火锅汤底制作过程讲究,偏爱酸辣口味,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台式火锅是具有中国台湾风情的火锅,时尚养生,口味清淡,一般是“一人一小锅”形式。
四、中国火锅源流
自华夏先民学会了驾驭火种,食物的烹饪方式有了划时代变革。到了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和农业的发展,为火锅提供了“锅”和“菜”的物质条件。于是,一种原始而美味的饮食方式诞生了——火锅。
商周时期,步入了青铜文明时代,火锅的原型为“鼎”周·姬昌《周易·鼎卦》: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汉·许慎《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礼制意义大于饮食功能,与国家政治互动密切,是“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标态,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因此,吃火锅就成了王侯贵族们的专享。
汉代出现了染器。染器包括染炉和染杯,染炉用以加热,染杯盛放作料,将食材染味再食,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醮碟功能一致。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鼎已成为常见的火锅器皿,还出现了铁、陶等器皿。火锅由礼入俗,打破了社会身份和地位之间的界限,从宫廷贵族专享的“钟鸣鼎食”,逐渐演变成百姓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火锅调味品得到极大丰富。《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大量关于酱、酢、齑、羹等调料的制取方式。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手工业和陶瓷制作技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唐三彩火锅的造型分为锅体、烟囱、支架,与现代通心式铜火锅的构造相似。
到宋代,火锅已十分常见。北宋时期的开封已有火锅应市,民间亦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举办的“暖炉会”,即为火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亦如寒食节,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陈元靓《岁时广记》:京人十月朔,沃酒乃炙脔肉于炉中,团坐饮啖,谓之暖炉。苏轼谪居岭南惠州,自酿罗浮春饮,食杨梅、荔枝,烤羊骨、芋头,更有友人烹“谷董羹”来招待,谷董羹“取凡饮食杂烹之”,即今日所称之火锅。“谷董”是象声词,得名于投食材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
元明清时期,火锅备受皇家推崇。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下,从宫廷到市井,火锅得到大众普及,真正实现了“上下贯通、礼俗互动”。
元朝时期,蒙古族人特别喜爱羊肉,但在行军打仗时,传统的炖羊肉方式显得过于繁琐。为了满足快速烹饪的需求,他们创新了一种新的吃法:将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轻轻涮煮即可熟透。这种简捷的烹饪方法被称为“涮羊肉”,据传是由忽必烈亲自命名。
忽必烈做皇帝后,在皇宫内特设“掌饮膳太医”一职,专注于皇室膳食的调配与烹饪。饮膳太医忽思慧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他所著的《饮膳正要》广泛汲取了各民族饮食智慧,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其所记载的药膳烹饪、汤类烹饪、肉类烹饪等多种烹饪方法,都与火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火锅文化的丰富多样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支撑。
到了明代,吃火锅已经很普遍了,而且出现了保健养生的观念。明代宋诩所撰的《竹屿山房杂部•养生部》提供了两种涮牛肉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将牛肉“视横理薄切片,用酒、酱、花椒沃片时,投宽猛火汤中速起”。另外一种是“以肉入器,调椒酱,作沸汤,淋色故,即用也。”
清代火锅的烹食方法已与现代并无二致,“涮”已成为火锅的最佳烹饪方法,追求”以鲜为味“,涮的食材也越来越丰富,还可涮食海鲜。
在清宫中,历代皇帝都喜食火锅,常常是御膳中的主菜。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宫廷内多次举办“千叟宴”,宴上的主菜亦是火锅。清宫中食火锅的风俗影响到各地,火锅逐渐在全国风行起来。
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官廷的冬令佳肴,清宫的《膳食单》就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
清代的宫廷火锅器皿样式繁多,有陶质、纯银、银镀金、铜、锡等各种材质。制造也非常讲究,外形与现代火锅已无太大差异。
五、重厌火锅简史
起源于清末的重庆火锅,被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历经民国发展,在抗战时期声名远扬。其麻辣鲜香的特点得益于巴渝地区独特的调味手法和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尤其是辣椒、花椒等调料的使用,与巴渝“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紧密相连,使重庆火锅成为中华美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孕育期(清中期-1910年)。自清中期开始,重庆因其独特的山川地形和气候条件,为火锅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辣椒的引入、多元的移民文化、重庆的开阜,以及北派火锅的流传,都为重庆火锅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成长期(1911-1937年)。经历了从担子、摊子到桌子的三个发展阶段,逐渐从街边小吃登堂人室特别是重庆火锅在锅灶分离方面的创新,以及对麻辣锅底的独特改良,使其在众多火锅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播。
初次繁荣期(1938-1949年)。在这一时期,特色品牌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云龙园、一四一、述园、不醉无归和桥头等品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尤其在陪都时期,众多社会名流和文人墨客的频繁光顾与赞赏,极大地推动了庆火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达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沉叔期 (-1950-1979年)。在这一时期,重庆火锅在少数国营餐厅中得以保留,虽然民间仍有少量的自制火锅,但规模相对较小,重庆火锅的独特技艺在这段时间里被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了下来。
再次繁荣期(1979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重庆火锅迅速复苏并向外传播。一大批备受赞誉的火锅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进入新世纪,重庆火锅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尤其是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的崛起,标志着重庆火锅迈上新的台阶。
六、名人与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是清末民初的“水八块”发展起来的。所谓水八块,即是用洋铁制一个有八格的锅,下面生小炉灶,成了火锅的雏形,吃的时候,每一个人占一格,加酌料,烫牛肉、牛心、牛肝、牛肺、牛油渣……价格大约为一个铜板八片牛肉,所以称“水八块”。中国现代文学杰出代表李劼人,在其《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记述:吃水牛的毛肚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煮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各人认定一格卤汁,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而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把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至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醮料,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
国学大师林语堂,抗战时寓居重庆北碚。一日,他与友人共聚,品尝重庆火锅。店主是一位流亡至此的中学教师,意外认出林语堂,心怀敬仰,恳请赐字。林语堂欣然应允,餐后挥毫泼墨,留下墨宝:“毛肚火锅,圣人之所好也,故孔子不撤姜食。”此语妙用《论语》典故,既然孔老夫子不撤姜食,他一定爱吃辣的,重庆火锅就是辣的,当然为圣人之所好了。这既彰显其国学造诣,又幽默地点出重庆火锅的辣味与孔子的饮食智慧。
1943年2月23日,是剧作家于伶的37岁生日,郭沫若、夏衍、胡绳和廖沫沙等几位好友,在山城重庆特约请于伶吃顿火锅,为之祝贺。当时,于伶到重庆不久,对火锅感到十分新奇。于是问:“何谓火锅?怎么吃法?”郭沫若兴致勃勃地说:“给你编个歌儿,你就懂了。”说罢,沉思片刻,吟出一首绘声绘色的“子”字歌:“街头小巷子,开个么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于伶听罢,连声称赞。
七、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情况
重庆火锅在2007年3月20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上,被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火锅之都”。重庆火锅门店数超过3万家,是火锅店最密集的城市。全国范围内有近20万家门店,数量之多堪称世界第一。
重庆火锅号称“一锅煮天下”,背后的每一道食材都是一条产业链,重庆火锅全产业链已达到千亿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重庆火锅底料出口世界第一,走俏海外市场,出口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重庆火锅稳产保供促振兴,带动全国花椒种植面积168万亩,带动全国养牛380万头,带动全国辣椒种植面积270万亩,带动全国养鸭5500万只,带动全国养猪5200万头。
重庆火锅稳岗就业促增收,创造经济效益16200亿元,带动全国就业1100万人。
八、合川火锅简要
合川素有“巴渝粮仓”之美誉,其火锅食材资源丰富。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40多万亩,广泛种养果蔬、鱼类、畜禽等,粮食、生猪、水产产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合川火锅文化底蕴深厚,据《合州志》记载,在清代,已有类似火锅的食用方法--鹿醢:用鲜鹿肉切小方块,以滚水焯熟,捞起,将盐、醋、酒……还有用猪肉做的醯醢,用鱼做的鱼醢和用免肉做的兔醢。
重庆云龙园火锅,就是由合川人杨海林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创立的,原名临江门毛肚火锅,后更名为云龙园。作为民国时期的首家知名品牌火锅,云龙园推动了重庆火锅从地方小吃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以上八个方面是重庆火锅博物馆展示的大致情况。
参观到最后你会得知,重庆火锅博物馆并不是一个新建项目,而是由合川晒网沱盐仓改建而成。
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决策中,明确提出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升级为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合川区把火锅食材作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火锅食材产业园,奋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世界知名度的重庆火锅食材全产业链。
2022年9月,规划10平方公里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落户合川。
2023年,合川区为构筑产业园综合服务体系,修缮利用晒网沱盐仓建设重庆火锅博物馆。
合川晒网沱盐仓位于合川城区嘉陵江、涪江交汇处的南岸,文峰古街和文峰塔滨江公园之间,1940年建成并由合川官仓办公处负责管理使用,是当时长江中段八大盐仓之一,为抗战时期的战略转运官仓。
这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抗战遗迹,荒废多年,如今改造为火锅博物馆,与文峰古街、文峰塔滨江公园、东津沱滨江公园连成一线,既有效保护了这个历史文化遗迹,又增加了新的旅游景观,实乃促进农业、工业、商贸、文旅等产业发展的锦上添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