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酒花、拉酒线、看挂杯……为什么那帮“专业人士”要忽悠消费者?

全文1910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市场上常见的白酒品鉴方法如摇酒花、拉酒线、看挂杯等,并不能真正辨别酒的好坏,消费者应通过闻和尝来品鉴白酒。

02事实上,这些操作往往受到瓶口造型和装置的影响,而酒的质量与这些因素关系不大。

03酣客和肆拾玖坊等企业在推广白酒品鉴方法时,利用信息差和流量密码,误导消费者。

04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强调,敬畏消费者,尊重产业诚信,是产业的未来所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这是酒度VOL的第497篇原创。


文 I酒度VOL(ID:thevolcn)
图 I源自网络


图片

酒桌上,常常有“专业人士”,一倒酒就开始用一些神奇操作来显得自己很懂酒。摇酒花、拉酒线、看挂杯是其中常见的“老三样”。

有些动作甚至只能用夸张来形容,比如站在桌子上“拉酒线”。

图片

按照他们的“科普”,酒线越细,就代表酒越好;酒花持续时间长,说明是纯粮好酒;挂杯好,就是好酒。随着短视频的普及,这类白酒科普资讯也越来越多,让很多消费者信以为真。

那么,真的能够通过摇酒花、拉酒线、看挂杯等神奇操作来判断白酒品质的好坏吗?

答案是不能。

图片

先说摇酒花。

酒花是什么?酒花是通过摇晃酒瓶或将酒倒入酒杯后,在酒的表面所形成的一层泡沫。

图片

实际上,酒花最初是酿酒师用来判断酒精度数的,大小不同,度数也不同。一般而言,在相同香型的酒中,度数越高则酒花越大,散的越快,度数越低则酒花越细小,散得越慢。

比如,黄豆大小的度数一般在60-75度,且消散快;绿豆大小的一般度数在50-60度之间,日常喝的白酒酒花就是这个大小;米粒大小的度数在40-50度左右。酒花的形成,是因为酒精和水的表面张力不同而导致的,但有的时候酒体老熟也会让酒花更加的绵密,消散的会慢一些。但这种影响十分细微,普通消费者并不能以此来判断酒的好坏。当然,市场上还会有一些通过在劣质酒中加入“黑科技”来模仿酒花效果的,这个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图片

再说拉酒线。

拉酒线是指在倒酒时,将酒瓶抬高,让酒体被“拉”成一道细长的线,看上去像一条“酒线”。

图片

虽然优质酱酒可以拉出细长不断的酒线,但拉出漂亮酒线的酒并不一定是优质酱酒。比起酒质量,瓶口的造型和装置对拉出漂亮酒线有更大影响。比如飞天茅台瓶口有两颗玻璃做的小珠子,这两个小珠子不仅可以防止倒灌造假、起到一定的辅助封闭作用,还能够减缓倒酒时酒液的流出速度,既使得酒液不易撒到杯外,还能使酒线拉得更加漂亮。

举个再极端一点的例子,设计非常好的茶壶,倒水也能拉出很长的线。所以,拉酒线并不能直接判断酒的质量。此外,一些不良商家会添加增稠剂来模仿优质酱酒的拉线效果,需要警惕。

图片

最后说说挂杯。

挂杯是指酒杯壁上出现的“泪珠”现象。当酒液均匀地沿杯壁流动后,停止摇晃,酒液在杯壁上留下的最高点会出现一圈微弯的水迹,这些水迹会在杯壁上形成一系列向下滑动的“泪滴”,仿佛小河流淌,这就是挂杯现象。

图片

挂杯现象的形成主要与酒精和水的蒸发有关。当酒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时,酒精因沸点低于水而先蒸发,形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使得酒液依附在杯壁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流淌。酒精浓度的下降导致酒液的表面能增高,表面张力增大,使得酒液在杯壁上的附着力增强,形成挂杯现象。

虽然风味物质丰富的白酒挂杯现象更明显,但挂杯现象通常与酒精含量相关,酒精含量高的酒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挂杯现象,许多技术手段也能增强挂杯效应。因此,挂杯现象可以作为品鉴白酒的一个参考指标,但并不能直接反映酒的整体质量。

图片

总而言之,这些操作都不能真正辨别出酒的好坏。事实上,单纯通过看酒的外观,其实是很难看出酒质好坏的,真正能辨别酒优劣的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通过闻和尝。

但看色、闻香、尝味、品格的操作过于专业,并不利于这些“专业人士”树立专家人设。除此这位,这类伪科普的大行其道,也离不开行业内一些企业的推波助澜,酣客和肆拾玖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打着“我只跟靠谱的人喝靠谱的酒”的招牌,酣客创始人王为“深入学习、研究白酒十多年,结合白酒的化学属性发明”了一套酣客验酒法,包括拉酒线、看酒花、看挂杯、水检法、火检法(烧裸体酒)、听酒、问风、问手(也叫手搓法)、问酒杯、问舌头、问喉、问肚子,以及用验酒机等十几种方法。这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以拉酒线、看酒花、挂杯等一套看似标准的动作来评价酱酒的好坏。

图片

而号称“新饮酒文化倡导者”的肆拾玖坊,则把“拉酒线”玩成了大型群众活动,其甚至还在2019人创下了“中国最多人数同时拉酒线”活动的中国之最,创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据说,“拉酒线”已成为肆拾玖坊品牌符号。

那们,为什么这帮“专业人士”要靠这些伪科普来忽悠消费者呢?答案当然是利益。

酣客和肆拾玖坊,在创始之初就充满了争议,而争议,就是他们最好的广告!无论他们把自己包装得多么精英和利他,本质上还是利用信息差玩智商收割那一套。他们之所以目前看起来很成功,实际上还是吃了社会转型期的红利。再加上,王为也好,张传宗也罢,比起懂酒来说,他们更懂流量,也更懂如何拿捏人性。作为掌握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密码的人,他们深知越是有争议就越是有流量,所以像酣客和肆拾玖坊这样的营销模式,就是要不断地抢话题,造舆论,争曝光,流量在哪里,利益就在哪里。

只是,这种打着“专业人士”的幌子,却将“伪科普”更深植入消费者认知之中;打着消灭信息差的旗号,却制造了新的信息差。对行业而言,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倒退。这种倒退,最终也会反噬所有从业者,酣客和肆拾玖坊也不例外。

“我们常说消费者是上帝。当我们面对上帝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你忽悠上帝了吗,你尊重上帝了吗,你用心服务上帝了吗?你对上帝说真话了吗?敬畏消费者,这是产业的责任所在,也是产业的诚信所在,更是产业的未来所在。”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今年问酒论坛上的一席话,值得所有人深思。

记住,永远不要伤了消费者的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