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阜阳11月4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张琳琳 通讯员赵怀勇)在临泉县陶老乡洪河故道湾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白色养殖棚分外显眼,一群群或白或灰的大鹅在这里欢快地成长;而在临泉县经济开发区里,一个以鹅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也在快速发展。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临泉县鹅产业一体化项目。洪河湾的清波在当地政府扶持政策“红掌”的拨动下,奏响了一曲婉转动听的“向天歌”。
柳桥农业鹅养殖基地(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洪河湾里鹅成群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陶老乡的柳桥农业鹅养殖基地,实地探访肉鹅养殖发展情况。
陶老乡位于临泉南部,宽阔笔直的公路穿过洪河分洪道、河道和故道,直通原本极为闭塞的南天门村,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排整齐的白色养殖棚,这里便是肉鹅养殖基地。
在技术人员杜一龙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一号养殖棚。这是一座高架养殖棚,一群种白鹅在加高一米左右的棚架上活动、觅食、产蛋,棚架下是鹅的粪便,工作人员会定期清理,保持鹅生长环境的清洁。棚架上一边是自动饮水设备,另一边是投喂饲料和产蛋区,棚架空间内有适度照明,保证种鹅有足够的光照,保证种鹅肌体健康。
“目前,养殖基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白鹅养殖棚20多个,每个棚内养殖700只种鹅。”杜一龙说,“这部分白鹅都是种鹅,主要用来孵化鹅苗,每天可收种蛋2200枚左右,一周差不多可产10000枚种蛋。”
据了解,柳桥集团还在这里建立了自动化孵化基地,一批次可孵化7000枚种蛋。孵化出的优质鹅苗,一部分供自养用,一部分供应养殖市场。
在灰鹅养殖区,一群群精神十足的灰鹅或休息、或觅食、或戏水,活力十足、生机盎然。
与白鹅养殖区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采取架高养殖的方式,而是采取棚内平地休息区、棚外活动区的方式,这里的灰鹅便是被誉为“世界绿色食品之王”的朗德鹅。
“选择这个品种,主要考虑市场对朗德鹅的需求较大。它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种蛋受精率高、雏鹅成活率高、养殖密度大等特点。”杜一龙说,“更重要是这个品种合适培育鹅肝产品,市场附加值较高。”
临泉县有肉鹅养殖的传统,为促进全县鹅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出台了《促进肉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对种鹅繁育场建设、肉鹅养殖基地建设、肉鹅经营主体标准化示范创建、肉鹅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
2020年,柳桥集团鹅养殖项目入驻临泉县陶老乡,就是看中了这里宽阔的水域、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良好的交通条件。目前,鹅养殖基地有种鹅50000余只,年产商品鹅100余万只。
除了自身发展,基地还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N”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养殖肉鹅,公司负责提供鹅苗、技术培训、防疫知识、日常管理和产品回收,不仅吸纳了50余名群众就业,还带动群众从事肉鹅养殖、增加收入。
生产线上有佳肴
在临泉县经开区姜尚大道旁,是柳桥集团肉鹅屠宰加工项目所在地。这个占地65.4亩的肉鹅屠宰项目,是全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禽类加工项目。
沿着生产参观路线,记者看到,一只只肉鹅经过冲洗、挂架、宰杀、浸泡、去毛、开膛、清洗等环节,变成了一个个白条鹅,工作人员熟练地进行切割、整理、装箱,随后把产品快速送到速冻区,再进入冷库冷藏,按用户要求出货。
“上屠宰生产线的鹅都是选取两年以上的成年鹅,这些鹅产蛋量下降,但肉质更紧实、口感更好、更受市场欢迎。”柳桥集团财务总监张伟锋介绍说,“目前,广东、江浙、东北等肉鹅传统消费区需求量在增加,而且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和消费习惯地改变,肉鹅食品的需求量也在相应增加。因此,肉鹅加工项目前景看好。”
据了解,柳桥集团肉鹅加工项目自2023年3月投产以来,每天可屠宰肉鹅、肉鸭20000只,全年可屠宰600万只。企业还建有150吨的冷库,确保肉鹅制品保鲜足量供给。
“目前,白条鹅、白条鸭主要供给无锡、苏州、上海等地,按照客户需求来定产量。目前,每天的屠宰量控制在10000只。”张伟锋说,“除了供应外地客商,本地饭店、商超的采购量也在增加。一方面,这里的白条鹅质量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就地采购也减少了客户的运输成本,他们更愿意用柳桥的产品。”
据介绍,除了生产白条鹅、白条鸭,该企业还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分割销售,鹅头、鹅掌、鹅翅、鹅肝等也很受市场欢迎。目前,肉鹅屠宰生产线吸纳了120余人就业,带动了当地餐饮、运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要上熟食加工项目。”张伟锋说,“与屠宰项目相比,肉鹅熟食的市场空间更大,通过分割、卤制、真空包装等,让肉鹅熟食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带动小食品业的发展。”
自有肉鹅养殖基地,上马肉鹅屠宰项目,持续开发肉鹅食品,生产线上产出了诱人的美味佳肴,柳桥集团在临泉的这步棋越走越活。
鹅绒服被暖万家
鹅的全身都是宝,除了蛋、肉之外,鹅绒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柳桥集团羽绒服加工车间,6条生产线上200多名工人正紧张地加工鹅绒服。从续绒、开片、缝制,到检验、熨烫、包装,一道道工序严谨而细致。
“这是我们的首批订单,工人们的熟练度还在提升。”公司总经理丁时君说,“我们主要生产女式鹅绒服,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代加工。”
据了解,丁时君负责的羽绒服生产线于2024年9月10日开始生产,鹅绒一部分来自养殖基地,一部分来自市场收购。
“与鸭绒相比,鹅绒的绒子含量更多、保暖性更强,蓬松度更高、重量更轻,且不容易跑绒,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美观度,鹅绒都更胜一筹。”丁时君说,“现在人们对穿着舒适度的要求更高,而鹅绒服则满足了人们对冬季服装保暖、轻便、修身的需求,因此,我们把目光放在鹅绒服加工上。”
除了代加工,柳桥集团还创建了自己的鹅绒服品牌——迪欧达,随着养殖基地鹅绒供应量的增加,自有品牌会更具市场竞争力。
而在羽绒服生产车间的楼下,则是柳桥集团羽绒被的生产线。
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安装生产设施。
“这个项目刚刚从过度生产车间搬过来,三天内可以安装完毕,11月上旬可以进行正式生产。”项目总经理崔鑫说,“我们注册了‘柳桥珍羽’品牌,80多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鹅绒被600床。”
在羽绒被生产线的北侧,一套全自动的水洗羽毛生产线正在安装。三层楼高的设备可全自动完成羽毛的除杂、消毒、水洗、风干、分拣等工序,为羽绒制品加工提供优质羽绒。
“柳桥集团在临泉的鹅一体化项目涵盖了鹅制品全产业链,包括种鹅养殖、鹅苗孵化、肉鹅屠宰、羽毛加工、羽绒制品及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总投资额达8亿元,是集团旗下投资较多的一个。”张伟锋说,“我们的项目之所以能推进得这么顺利,主要得益于临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给予企业的优厚待遇和全方位服务,是柳桥集团这只鹅能拨动清波的‘红掌’,也是我们‘向天歌’的底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