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徐子涵
近日,宁波植物园的菊花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览。作为花卉爱好者的我,自然不想缺席这一场深秋视觉盛宴。
进入景区,大小不一的菊花盆景五色潮水般涌入眼帘。万物萧索的天地间,秋光下的菊花,被镀上一层金箔似的闪亮辉煌。炫彩斑斓、争妍斗艳,让人沉陷其中、目不暇接。蜂蝶环绕,往来奔忙,亦来邂逅时光深处,那抹清梦如昨的芬芳。
到了兰园之中,盆盆精心挑选用以展出的精品菊花,朵大色艳、美人千面,风姿绰约、娉婷袅娜,立如芝兰玉树,笑似朗月入怀。或洁白若雪美玉无瑕;或茜纱轻裹霓虹似霞;或绛紫深红芳菲如画……
凑近一看,每盆菊花品种各异,芳名独具,如“枫亭状元”“精兴冠月”“泉乡高峰”“清水莲”等等……当我在心中默念出这些名字,顿觉口齿噙香、余韵悠长。
沉默盛放的秋菊,在清风过境的瞬间摇曳低语,不染尘念。温煦阳光下的她们,安享着恬静岁月,悠然心间。同时对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温柔以待。她们藏匿着秋天的故事,温暖了岁月的流逝。我只是同菊花久久地对视,仿佛在同知己,互诉衷肠。因为我知道,菊花的美好,并非仅滞留外表,更存在灵魂风貌。
十几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清宫剧《甄嬛传》内,有位人淡如菊的后妃沈眉庄。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足以令我铭记至今。这既是她不同于其他妃嫔的嶙峋傲骨,清高风度,更可以视作对其短暂人生一语成谶的决绝判词。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这位困锁深宫的眉姐姐,虽不是《红楼梦》里多愁多病的林妹妹,却是同样拥有着红颜薄命的悲情结局。她们殊途同归、香消玉殒在最美的年华,令人扼腕叹息,却更无可奈何。佳丽与花魂,合而为一,诀别泪潸然、难舍难分。
“缘来缘去终会散,花开花败总归尘”。所有对命运多舛的无力伤感,终将在时间洪流中,被风吹散。一个人,总要学会释然,面对万千世事无常,是非苦乐皆作笑看。
在距今千年的东晋时期,那位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的靖节先生陶渊明,就已将此生命的真谛参透。
在认清官场现实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毅然选择弃职而去归隐山林。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陶渊明笔下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的诗意表述。
据传,陶渊明嗜酒如命、爱菊成癖,尤喜饮用菊花酒。他的《饮酒·其七》里,“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可见一斑。至于颂菊、采菊、食菊、赏菊成痴,也是从他开始的。
在给郭主簿的诗里,陶公这样写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前两句是对菊花外在美的颂扬,后面则是对菊花气韵美的揭示。秀美坚贞、不畏霜雪的菊花形象,霎时神形兼备、跃然纸上。
菊的古义,“从鞠,为穷尽之意”。故前人称此花为菊花,是说一年之中的花事到此结束。它是一种中国的本土花卉。早在《礼记·月令》内,便有“菊有黄华”的记录。而先秦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是何等恬淡清雅、风流自适的诗意举止!
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咏菊》诗如此赞叹: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还有她挥毫立就《问菊》里面的名句: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此等深入灵魂的拷问,可见菊之无穷魅力,足令古今雅士痴狂……
阳光下,草坪上,池塘边,有孩童戏耍奔跑,有成人野餐聚会。他们吃着笑着,聊着乐着,仿佛欢乐已然定格,而明天也永远不会有烦恼到来……
愿世间所有美好,与你我环环相扣!在风和日丽的秋色晴朗里,用心观赏彩菊缤纷的微笑。人生幸事,莫复如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