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雨城区草坝镇以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为引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因地制宜谋划发展项目,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夯基础、兴产业、拓渠道、增动能,助力强村富民,走出了一条特色振兴之路。
聚焦特色产业 搭建桥梁促振兴
草坝镇九龙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生态环境良好,林地资源丰富,该村生态林约3000亩,适宜水杉、冷杉、楠竹和香杉等各类林木生长,还有着丰富的茶园与果园资源。
近年来,九龙村立足生态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地势及海拔、温度等优势条件,依托雅安市天赐苗木有限责任公司和雅安市业之欣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紧抓红豆杉原料资源稀缺的机缘,不断扩大苗木产业发展规模。通过在家门口建立“帮扶车间”,合理运用富民车间帮扶资金,加固翻新仓库,优化珍稀名贵植物育苗基地环境,扩建苗木基地,形成从“小基地”向“大产业”的转化,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
草坝镇九龙村党总支书记简孟虎介绍,2014年,九龙村与雅安市业之欣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成员土地2100余亩,包括种植基地面积1000余亩和经济造林苗木面积1100余亩,农户保底收益每年每亩800—1200元。
九龙村2组村民简冬秀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有七八亩土地,依靠将其中2.5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每亩有1000元的保底分红,一年下来土地收入有2500元,“现在我还在合作社务工,负责苗木起苗、除草、育苗等工作,每个月还有2400元收入。”简冬秀说。
该合作社依托自身销售渠道优势,采取“企业+车间+脱贫户”模式,探索政府搭台、政策扶持鼓励、企业示范带动的就业帮扶模式,鼓励苗木产业规模化发展,吸纳当地脱贫户等群体务工,按照“缺什么、训什么、补什么”原则,利用“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定向开展技能培训,已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5期共计2600余人次,切实提高九龙村苗木种植技术,由“授鱼”变“授渔”,增强脱贫群众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
同时,草坝镇还积极与雨城区帮扶部门结对,为帮扶车间融资发展提供资金帮扶、拓展合作领域,利用各媒体平台对外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帮扶车间”已有种苗繁育基地2000余亩,培育20余种珍稀名贵苗木及各类风景树苗、果树苗,每年可向省内外销售800万株树苗,实现年产值600余万元。
加强村企合作 产业兴村齐致富
林竹产业作为雨城区“百亿产业”之一,近年来,草坝镇以全面深化林长制为抓手,以项目政策为保障,深挖资源潜能,持续推进向山要绿,向绿要金,围绕林竹思路调整林地产出品类。
作为雅安特色产品,竹笋从采摘、储藏到包装等各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在雨城区草坝镇凤鸣村,这里有一条由凤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与四川雅竹公司共建的竹笋加工生产线,这几天车间里正忙着进行竹笋加工。
据了解,公司以雅安特产——天然竹笋为原料,开展现代化标准车间生产。依托冷链物流设施基础,探索竹笋产品从初加工到精细化、纵深发展的产业链条,提高竹笋产品的储藏能力、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竹笋产业经济价值,让绿变美、让绿变金。目前已推出包括调味休闲、盐渍竹笋、清水竹笋等40余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工厂主要建在草坝镇凤鸣物流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凤鸣村、桂花村、大元村等村民就业增收,形成销量畅通、增收致富的双赢模式。
草坝镇凤鸣村党委书记李文贵介绍,竹笋加工车间自2022年9月投产以来,目前已有120余名村民在企业务工挣钱,工人一个月工资最高的能达到7000余元,带动周边竹笋种植农户600余户。
另一方面,在联农带农机制中,草坝镇凤鸣村通过富民车间帮扶项目,将捐赠的基金转变为农民资产,农民资产变为社员股本,农民社员成为企业股东,让村民更加直接地享受企业收益,车间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与村集体开展股份联结,分红覆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据悉,2023年草坝镇指导辖区所有村注册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专业性。通过引入农业科技服务,指导种植养殖业全面升级,提升农户经营性收入。积极搭建合江直播间,整合本土人才资源,创建一支电商直播队伍,完善直播带货流程,形成完整的电商直播供应链,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仓廪实则知礼节,产业兴则农民富。接下来,雨城区草坝镇将持续深化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以竹笋“未出土时先有节,生生不息节节高”的势头,推动实现强村、富民、兴企“三赢”局面,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郭璐瑶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来源: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