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汇泉|河套有块海界碑

□胡义深

在城阳区河套街道潮海东社区东北、尚家沟社区村西南处的海滩北部高岭处立着一块海地碑,石碑高2.06米、宽0.40米、厚0.32米,碑体取材于当地的灰白色火山灰岩。碑头上写有“大清乾隆”,旁边写有“海地坐落小东连西至界重立”字样,“至界”右侧稍下有“徐至”两个小字。这块界碑立于乾隆37年(1772年),距今已有240多年,根据勘界碑所载,此时徐氏海域范围:东北至尚家沟小石滩,西至打碾石,东南至女姑口东西一线,北至土莹子。

说起这个界碑,当地有一个“刘罗锅用情理义定分海界”传说。

图片

胶州湾的海产品以种类多、品质高、味道好闻名四邻八疃,自古以来便是周边居民的捕鱼场所,据记载,自炎帝时期,东夷族部落的居民便在这里捕鱼打猎。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徐氏自云南来到胶州湾北部汇海乡,在临近胶州湾的海边立潮海村,开始了在陆地耕田、海上捕鱼、岸边煮盐的生活。明朝中后期,随着朝廷的移民政策,从云南、山西迁移来的移民逐渐增多,他们慕名前来胶州湾北岸这片水土富饶的鱼米之乡安家落户,潮海周边也迁移来了罗家营、孙哥庄、山角、尚家沟及东西河套、胡庆、韩家庄等村庄,他们也依海立村,准备过上靠海吃海、开荒耕田的日子。但由于潮海徐家立村早,对胶州湾潮间带那片海域理所当然的有着控制权,后期来到的人们,只能依附于徐家,不管是什么时间,也不管是捕鱼还是捞虾,都得通过徐家同意,才能到指定海域出海。

随着迁移和自然出生人口的增多,后来者感觉徐家这样占海不合理,有好几次,因为强行出海,而发生了群殴械斗伤人毁船事件,但最终仍然是徐家占了上风,对这片海域拥有管理权。时间到了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山角村的刘姓人得知,同族刘墉刘罗锅担任了当朝宰相,他们借刘墉回诸城老家探亲的机会,带着诉状去见刘墉。刘墉接状后,反复仔细地看了家人的诉求,也感觉徐家人这样占海不合理。

过了几天,刘墉带着仆人,着便衣到胶州湾岸边微服私访。他来到潮海村,找到了族长,说明了来意。这位德高望重的徐家族长,更是个明白明理之人,他对刘墉说:“四邻八疃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海是朝廷的,不是我们徐家的,只是我们来的早一些,就成了我们的祖宗海。以前,地方官府没有给我们调停,所以,就积累形成了很多矛盾,今天您刘大人来了,您说怎么办、如何分,都听您的。”因为刘墉来之前经过调研,对处理这件事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他就直接说出了分配方案。他说:“老天早就给你们分好了,你看,每个村子前面都有自然形成通往大海的壕沟,陆地上的土地都是以这些壕沟为界,海域也应该这样分,壕沟里面的就是这个村的海域。这样上从天命,中和各村,下解村民之忧,为忠义之人所为。”听完刘墉这么一说,徐家老族长接着就说:“好,尽合天理,更合民意,就这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刘墉就把沿海村的村长召集到潮海村,将与徐姓族长商议海域分割的意见告诉了他们,各村村长一听,齐声拍手叫好,兴高采烈地在提前准备好的契约上签了字。就这样,困扰周边村子几百年的纠纷,在刘墉的主持下解决了。胶州湾北部的沿海村的渔民皆大欢喜,奔走相告,有的村还请了剧团唱了几天大戏,以示庆贺。刘墉成功调解胶州湾北岸海域一事,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潮海徐家为了让后人记住先人们曾经生产过的区域,在海边竖起了这座记载着徐家先人奋斗史、生活史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