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非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典范,不仅承载着双方人民的共同期待,也引领着全球共同发展的新潮流。近年来,中非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非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不断深化。面对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中非双方共同致力于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强疾病防控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全球原发性肝癌新增发病人数达到87万,位列各种癌症致死人数第3位,确诊人数第6位[1]。在中国和非洲等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肝癌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很高,5年生存率较低[2]。为此,中国与非洲国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动MDT(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以期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肝癌的治疗相较于大多数其他癌症具有其独特性。肝癌的治疗更为复杂和多变,诊疗过程尤为需要跨学科合作,需涵盖外科、内科、放射学、肿瘤学、介入放射学、影像学等多领域专家,同时辅以支持性医疗团队。但目前双方都缺乏MDT的标准,因此需要通过共同的交流和探索,来制定适用于中非MDT标准。通过建立统一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可以确保多学科团队在肝癌诊疗中发挥最大效能。共同制定的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还能促进中非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上的共同发展。
2024年10月25日,于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大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及中非肝胆胰合作协会学术论坛期间,MAP多学科提升项目下的《基于专家意见在资源受限国家构建肝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白皮书》启航仪式在热烈氛围中顺利举行。此次MAP多学科提升项目的正式落地与白皮书的隆重启航,标志着中非在医疗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白皮书将全面总结了中非在肝癌多学科诊疗(MDT)领域的合作成果,包括肝癌MDT的基础构成、标准化的肝癌MDT团队创建,资源受限的挑战下MDT团队的组织等,旨在为全球资源受限地区建立标准化的肝癌MDT组织流程,为全球肝癌诊疗的进步贡献力量。
白皮书启航仪式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陈孝平院士、黄志勇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刘连新教授,与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和格罗特·舒尔医院的Eduard Jonas教授,以及埃及曼努菲亚大学国家肝病研究所的Hossam El Deen M. Soliman教授等多位中非顶级专家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MAP多学科提升项目是由阿斯利康(全球)主办,MAP HCC China是由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与阿斯利康联合举办中非双方携手发起的,旨在依托中非肝胆胰联盟的基础上,通过双方的深入交流与各自独立探索,针对资源匮乏地区,探索并建立MDT标准,进而提升肝癌的诊疗水平。
MAP多学科提升项目在陈孝平院士的带领下,合作涵盖了3个中非国家,吸引了超过10家顶级医院参与,并汇聚了50位专家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完成了相关研究成果,当前项目已经举行了10场MDT工作坊、6次中非MDT讨论会、3次中非医院实地调研参访,以及4项MDT创新赋能探索。
大会期间,记者对项目组的牵头专家就项目的发起、合作交流、创新探索等角度进行了访谈。
陈孝平院士在发言中表示,MAP多学科提升项目的启动是为了满足中非多国肝癌多学科诊疗(MDT)领域提升治疗水平的迫切需求,通过双方临床经验的分享以及交流,旨在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陈孝平院士强调,中非肝胆胰联盟项目不仅加强了两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合作,也促进了中非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展望未来,陈孝平院士对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通过不懈努力,中非肝胆胰联盟项目将成为国际医疗合作的典范,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黄志勇教授也对MAP项目中的白皮书共著发表了重要看法,他认为《基于专家意见在资源受限国家构建肝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白皮书》的任务在于构建适用于资源受限国家和地区的肝癌MDT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发达国家,是在资源受限前提下,去探索创新的运营组织形式和创新技术手段的赋能,是更有意义的总结和探索。黄教授表达了对未来MAP项目下一步方向的想法和期待。他希望MAP项目能作为中非合作的起点,在2025年带动更多中非地区和资源有限地区的医院和专家加入进来,并能将《白皮书》中建立的标准MDT流程在这些地区付诸实践。
刘连新教授就肝癌MDT治疗的重要性、标准化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刘连新教授强调,MDT在肝癌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MDT组织的完备性和顺利开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肝癌标准化诊疗的贯彻和诊疗质量控制,这也是《白皮书》共著的意义。他提到,中国在肝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处理与肝炎和肝硬化相关的肝癌病例方面。他认为,通过建立标准化的MDT团队和治疗方案的标准化,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指导。刘教授对2025年中非肝癌团队间的深入合作寄予很高的期待。
李家平教授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技术的创新是解决短期和长期问题的关键。短期来看,AI技术、5G技术都可以迅速解决资源短缺地区的肝癌患者的诊疗问题,李教授团队开创性地应用了5G远程肝癌介入手术指导平台,远程帮助外地肝癌MDT团队实施高难度的肝癌诊断和手术治疗;而从长期来看,AI技术是可以解决医学人才培养地重要方法,无论是虚拟手术培训、实时指导还是患者随访的AI辅助方式。
Eduard Jonas教授对MAP多学科提升项目的开放讨论和透明度表示赞赏,认为这有助于不同国家的医疗团队学习和适应各自的治疗环境。他还提到,新发布的标准化白皮书是推动MDT团队评估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肝癌治疗的质量。在技术创新方面,Eduard Jonas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在提升肝癌MDT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作为中非肝胆胰联盟委员会成员,Eduard Jonas教授期待通过国际合作,学习中国和埃及在肝癌治疗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改善全球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Hossam Soliman教授分享了非洲国家在肝癌治疗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和专业人才的短缺。他指出,远程MDT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Soliman教授认为,通过中非合作,可以共享知识和技术,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肝癌治疗的效率和效果。Soliman教授强调了持续合作和支持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MDT合作项目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此次大会中,基于Eduard Jonas教授、Hossam Soliman教授等非洲专家在中非交流中的贡献,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大会聘请6位非洲专家成为中非肝胆胰联盟委员,继续为双方深度的交流合作发挥力量。
此次访谈不仅展示了中非在肝癌MDT治疗领域的合作成果,也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通过中非专家的共同努力,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肝癌治疗的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 May-Jun;74(3):229-263.
[2] 曹梦迪,王红,石菊芳,等.中国人群肝癌疾病负担:多数据源证据更新整合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11):11.
排版:晓敏
编辑:欣闻
审核: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