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在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的寒亭区,有这样一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他扎制风筝时“精雕细琢每一道工艺”,对作品的“神韵”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随着创新理念的深化和团队运作的日益成熟,跨界融合成为他独有的特色标签。在新时期,面对风筝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郭洪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已摸索出了有效的解决之道。
孤独少年的成长伴随
郭洪利如今已经52岁,他记忆中深刻的一幕是,父亲每天都会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从寒亭区红旗村(后来更名为寒亭二村)的家中出发,前往市区门头售卖风筝。他回忆道:“车后座会放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我们家一天制作好的风筝,有蝴蝶、蜻蜓、老鹰式样,有时候盒子里能装上二十个风筝,即便是只做好了五个,他也会出门去卖。”
回忆起1980年前后,郭洪利感慨道,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农民家庭,如果能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在农闲时用来补贴家用,那已经算是相当幸运了。据郭洪利的老邻居徐友民介绍,郭洪利家一开始就是村里唯一做风筝的,品质很好。
扎制风筝通常有“扎”“糊”“绘”“放”四大流程,因为是男孩子,小时候的郭洪利更多被分派到帮忙扎制骨架(劈竹子、烤竹子、系绳搭骨架)的任务,两个姐姐则上手绘画。放学回到家,郭洪利总是一头扎进风筝制作的世界,风筝成为他课外生活的全部。“那个时候谈不上喜不喜欢风筝。”他说,因为每天两眼一睁就全是风筝,家里的床上、地下,都是做风筝的材料和半成品,有时候落脚都困难。
少年郭洪利与老宅
郭洪利老宅向南大约3.5公里处,有个地方叫杨家埠,明清时期,就有木版年画、风筝两项姊妹手工制作技艺落地生根、发展鼎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潍坊风筝产业焕发了新生,风筝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属性,逐渐成为了商务交流、亲友赠送的伴手礼,其价值也随之大幅提升。1984年,潍坊市召开第一届国际风筝会;1986年第三届国际风筝会上,一个长达36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在潍北放飞场被成功放飞,国内外引起轰动;此后,潍坊地区逐年举办风筝会,更是助推本地风筝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在郭洪利家,由于父亲郭玉朋一直对风筝扎制过程严要求、高标准,口碑极好,所以每只风筝总能比别人多卖几块钱。渐渐地,种地成为了郭家的副业,卖风筝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算是吃到了风筝行业的红利,很多人甚至通过门店找上我们家门。”1984年前后,郭洪利家的风筝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那个年代,尽管制作风筝成本低、利润大,但它并未被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对于整日在家专注于这项“手工活”的郭洪利来说,不免在同龄人中感到自卑起来。“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做手工活不够体面。”郭洪利本就内向,因为制作风筝,他的朋友变得更少了,甚至逐渐变得不善言辞,与人交谈时会脸红。
1990年,18岁的郭洪利从学校辍学。尽管他是家中制作风筝的主力,但家人为了给他一个“体面的工作”以便成家立业,还是将他送进了当地的印刷厂。“那时能在印刷厂上班,有稳定的收入,是件很风光的事。”
得益于从小对手工制作的熟悉和父亲“只做精品”的严格要求,郭洪利在印刷厂很快便崭露头角。印刷厂对排版容错率低、颜色搭配要求细致,这使得郭洪利的工作更加严谨认真,他对颜色搭配也有了独到的见解。
然而,印刷厂每个月30元的工资比起郭洪利一个星期做一只凤凰风筝就能卖60元的反差,让他心有不甘。因此,在印刷厂工作了半年后,郭洪利毅然决定回到自家的风筝作坊,继续埋头于风筝制作。
随着姐姐们的出嫁,老房子中那小小的卧室成了19岁的郭洪利一天中待得最久的地方。同龄的男孩子都去开大车、跑长途,而他则独自在卧室临窗的桌子上制作风筝。春去秋来,内向又孤独的郭洪利把在窗台暂歇的鸟儿当作慰藉,通过吹口哨与它们逗趣。为了避免吹口哨时熄灭烤风筝骨架的酒精灯,他慢慢学会了向里嘬气的“口技”,声音婉转而清澈。多年后,当郭洪利因文化交流接待国家领导人、出访世界各地时,再遇尴尬冷场,他就会用那时学会的“口技”逗乐大家。
打开眼界的美丽际遇
随着风筝市场的发展,凭借以家庭为单位制作风筝、仓库式囤积货物销售的模式,郭洪利家也慢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特别是从印刷厂辞职之后,成年并逐渐成为家中顶梁柱的郭洪利,面对家中人手不足的情况,成功说服了思想较为传统的父亲郭玉朋,招募了村内5名巧手加入自家的风筝作坊。1992年,他们正式成立了一家风筝制作公司。
“当时的市场是推动我们创新的动力。”郭洪利深知这一点,他积极研究市场趋势,发现只要风筝有所改变,就不愁销路。然而,那时的创新还主要局限于改变风筝的大小和更换传统风筝的颜色搭配,他认为,这离真正的创新还有一定距离。
凭借风筝制作方面的小有名气,2003年,31岁的郭洪利受邀前往丹麦参加亚洲形象艺术节,这是他首次出国进行风筝文化的宣传。在丹麦的两个月里,他走访了丹麦的每一个城市,深入社区和村落,与当地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那次出访,我的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繁荣的经济水平、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对我冲击很大。”这个从中国北方小村落走出来青年,细致地考察了当地的博物馆藏品、艺术雕塑和房屋建筑等,充分吸收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异域文化气息。在对比中,他发现潍坊风筝的代表——“龙头蜈蚣风筝”与西方的“龙”在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龙头蜈蚣风筝颚短且宽,是更可爱和平的,但是西方‘龙’的牙齿更紧密,显示出来的威严感和胡须的飘逸感是我们欠缺的。”此外,他还注意到西方更喜欢冷色调的搭配,而中国本土的艺术表现则多倾向于大红大绿、浓墨重彩。
丹麦之行让郭洪利深刻意识到艺术创新的广阔天地,但具体如何改变和创新,他心中仍然有些迷茫。
2023年郭洪利在丹麦 (右二)
时间来到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会议总部也落户潍坊,这使得风筝扎制成为了一项备受尊敬的行业。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全球目光聚焦于北京。在奥林匹克公园内,30个祥云小屋集中展示了中国各省区市的文化精髓,郭洪利作为山东的代表,携带他精心制作的手工风筝,亲历了这一文化盛宴。在那里,他看到了北京绢人、天津泥人张、景泰蓝花瓶的“掐丝珐琅”、苏绣等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艺术珍品令他惊叹不已,沉醉其中。
“什么是艺术?”郭洪利在那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像泥人张这样的作品,虽然只是简单的泥巴,但因其神韵十足而打动人心。正是这种神韵,使得作品在附加值上拥有了话语权。
或许是因为生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相比于之前的丹麦之行,奥运会之行更加深刻地触动了郭洪利的艺术灵魂。在那里,他不仅与各省最优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交流心得,还与国际文化爱好者展开了艺术交往;他了解了订单合作和国际贸易的流程;他为众多领导人和明星介绍潍坊风筝和自己,结识了众多媒体人和客户;他穿着工作服却仍受到路人的礼遇,这份荣光让他更加克己慎行。
这次经历带来了他前所未有的精神升华和思想觉醒,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带来的光荣感和传承的使命感,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2008年郭洪利在祥云小屋(第二排左二)
“那半年的经历对我的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风筝的色彩、纹理到销售模式,再到与国际接轨的新认知,我感觉这相当于我过去10年闭门造车所取得的进步。”当谈及那段经历时,郭洪利依然难掩兴奋与激动,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年,他将自己的公司更名为“奥祥风筝”,用来纪念这意义非凡的体悟。他坚信,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见识更广阔的舞台,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式的成长,拥有足够的胆量和豪情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找到了一条传承发展的新路
从北京回来,郭洪利意识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行不通了,“擦了桌子另上菜。”于是他将所学所感付诸实践,成为生活的重心。
2009年,郭洪利大胆改革,辞退了家庭作坊中的一大半工人,并接下了马来西亚的一个10万只布老虎的订单。他发动寒亭区十多个村大队进行实验性生产。他解释道,以往将做不完的风筝交给别人制作存在很多变数,老操心,质量也无法保证。而这次布老虎的生产改变了两点:一是采用订单式生产,确保成本可控、利润空间稳定;二是引入流水线作业,保证速度和质量。这种模式下,每个流程点只负责一个制作环节,他只需负责材料运输和质量把关,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这次出口10万只布老虎的尝试让郭洪利初步涉足国际贸易,也为他后续的征程增添了信心。
然而,2012年的风筝市场却意外遭遇寒冬,潍坊大半风筝厂面临倒闭。然而,郭洪利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我觉得归功于我一直在改变。我心里也不畏惧,有底。”他归功于自己一直在改变和适应市场。这一年,一个契机让他将订单式生产升华为了高端定制,与大品牌合作,这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当时,芬兰某知名手机品牌计划在中国采用风筝作为新品促销品,并向风筝厂商和艺术家们广泛征集样品。然而,无论是机器轧制的、碳素杆的,还是传统风筝骨架的样品,都无法让品牌方满意。最终,他们找到了郭洪利。他的作品寄过去后,品牌方立即签订了50万只风筝的合同。
郭洪利是如何赢得如此挑剔的品牌方的呢?原来,他立足于外籍客户的身份和审美定位,巧妙地将极简风和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融合在一起。在大样设计上,他采用简单的菱形、三角形样式;在材料选择上,他选用极具质感、绿色环保的无纺纸。这种纸张的触感和纹理都优于其他材质,任何颜色都能在上面呈现出漂亮的效果。
虽然得到了品牌方认可,但是这么小的公司想要在两个月赶出50万只的风筝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签合同前,团队的老伙计们没少劝他,怕“砸在手里”。但是郭洪利在印刷厂干过,他觉得以他对印刷技艺的了解,可以拿下这个订单。郭洪利连夜赶往青岛的一家大型滚筒印刷厂,验证印刷效率和切割问题,又前往南方一家造纸厂亲自参与纸浆配比,确保纸张可承受的印刷机器拉力。抵达两个厂的时候都是深夜,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厂家,也让他们觉得中国人能给国外大品牌做订单不容易,因此非常配合,合作很快就达成了。
(2012年50万只风筝订单生产现场)
“没有那10万的布老虎订单,我哪敢接这50万只风筝的订单啊。”手机促销品让郭洪利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郭洪利说,和大品牌合作人家看的就是设计,而这正是他所擅长的。这些年走南闯北的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他的审美水平,使得他在设计上独树一帜。由于产品的附加值高,还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郭洪利决定专注于走高端定制和与大品牌合作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这些年来,郭洪利带着他的风筝走遍了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典、马耳他、澳大利亚、泰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风筝放飞和扎制技艺的展演。他的风筝更是被发往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品牌从食品类如饼干、方便面、奶茶、巧克力,到体育用品如匹克运动鞋,再到城市吉祥物,以及近年来备受欢迎的手游如“王者荣耀”、“浮生为卿歌”等,郭洪利的风筝通过不同的载体走向了世界,融入了众多的文化和民族之中,走出了一条包容并蓄、充满生命力的传承之路。
2020年郭洪利与王者荣耀合作
风筝匠人的思考与坚守
“活下去”与“传下去”,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两大核心命题。对于郭洪利而言,走上非遗传承之路或许起初是懵懂的,但在这条路上探寻“活下去”的机遇,则是命运的眷顾。而传承与发展非遗文脉,则是他坚定的信念,也是他热情拥抱这个时代的独特方式。
在与风筝相伴的几十年里,郭洪利见证了潍坊风筝发展的沉浮,亲历了每一届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盛况,与因订单合作而结缘的朋友们握手言欢。然而,繁华落尽,回到工作室,拿起毛竹与劈刀,点起酒精灯,他深知,所有成就都源自这些最质朴的材料。于是,他沉浸于孤独的创作之中,坚守“只做精品”的信念。
近年来,郭洪利的风筝作品屡获殊荣。2018年与2021年,他的作品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选为国礼“文化中国礼”;2020年,游戏《王者荣耀》推出“风筝回城”特效,郭洪利亲自直播介绍“瑶”主题风筝,吸引在线观看人数高达650万人次;2021年,他为央视戏曲频道《春暖花开》节目创作的脸谱风筝,其制作过程被拍摄成双语短片,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众多爱好者高价求购风筝原件及视频原件。
在堆满精美风筝样品原件与奖杯证书的会客小屋里,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一个风筝时,郭洪利环视四周,最终拿起了多年前制作的一个龙头骨架。他细细抚摸,竹条薄如蝉翼却坚韧有力,龙角弧度对称而优美,龙眼威严炯炯,龙须细如米线、飘逸自如,关节处用米色细绳精心绑扎,几乎不见线头,整体造型和谐大方。这不仅是他几十年技艺打磨的结晶,更是他始终坚守的传承标准。
怀揣这份初心,郭洪利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将所见所闻融入风筝设计之中,创作出众多精品与珍品。最近,他创作的《鹤鹿同春》主题风筝伴手礼更是令人惊叹。郭洪利甚至不忍触碰这件作品,因为它骨架最薄处仅有0.1毫米,显得尤为“脆弱”。
书本大小的《鹤鹿同春》,郭洪利的团队做了近两个月。它以改造后的北京沙燕为造型,选用紫色、金色为主色调,中间系着红飘带的“宝葫芦”两侧各有一只飞翔的“仙鹤”,下方两只奔跑的“梅花鹿”共同衔着一簇盛开的“桂花”。葫芦里荡出的“紫烟”构成上方的紫色“祥云”,鲜红的“飘带”与“仙鹤”“仙鹿”相伴,与金色的勾勒线相映成趣,为整体增添了灵动的贵气。
“这一件风筝的手工原件售价五六千元,而印刷品的价格也在三五百元左右。”郭洪利说,采用敦煌壁画里的元素和唐卡的绘画手法,是这件作品的创新核心,它的美足以打动每一个人的心。
2024年郭洪利与《鹤鹿同春》主题风筝
按照郭洪利的说法,这些年来,他凭借自己数十年积累的技艺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赶上了非遗文化崛起的浪潮,充分享受到了“潍坊风筝”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可谓功成名就。然而,当谈到大女儿郭嘉玮也步入这一行时,他的态度却显得不那么乐观。他疑惑,在未来的三十年、五十年里,非遗发展的红利是否还会持续存在?
郭嘉玮今年25岁,身材高挑而纤瘦。2021年,她从环境与设计专业毕业,之后用两年的时间努力备考教师编制,却未能如愿。她性格内向,每次采访结束后都会转身长舒一口气,或许是得了青年郭洪利的某种“真传”。
今年,郭洪利让郭嘉玮来到他的工作室帮忙,并并鼓励她独自参加了两次官方举办的风筝展示活动,没有父亲的陪同。他期望女儿能通过这些经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并希望女儿能像他当年在丹麦、北京奥运会上那样,与风筝建立起某种“神秘连结”。
然而,在与风筝“打交道”的过程中,郭嘉玮显得有些被动。在她的记忆中,每当涉及到“风筝”,父亲就会变得有些严格,甚至有点“凶”。她很少有机会听到父亲向记者讲述当年的奥运之行。此外,她并不看好风筝的文创市场,认为目前市场上将风筝样式简单地印在抱枕、简易布包上的设计过于平庸,是设计专业学生课后作业的水平,无法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目光。在今年的十月一之后,她在浙江仙女湖的文创市集上发现,南方人对风筝的兴趣并不大,她所卖出的风筝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邮费。
郭洪利与郭嘉玮(摄于2001年)
在郭洪利眼中,他会为女儿提供一个专注于手工风筝制作的良好平台,但未来的道路需要她自己去探索,他不会强加干涉。他说,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形式,不再局限于磕头行拜师礼这样的仪式。他认为,走出国门讲述潍坊风筝的故事是传承,接受记者采访、录制视频给这个时代留下声音做好非遗宣传是传承,给学生上一堂风筝扎制课程更是传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口口相传、激发年轻一代对手工风筝的热爱,从而使非遗文化生生不息,这些都是传承的真正内涵。
10月中旬,“郭洪利的风筝铺”在潍坊市寒亭区的梦里水乡正式开业,店内展示了郭洪利精心制作的各种传统手工风筝。郭洪利表示,他偏爱“铺”这个字,因为它让人联想到小时候巷子口的杂货铺、早餐铺,那些能够凝聚时光、温暖人心的场所,会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都闪耀着光芒。
(大众新闻记者 张蓓 通讯员 黄晨玮 文中图片除第7张外,均由郭洪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