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溯源: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上新系列报道(15)——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一、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概况


兴隆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东南部,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左岸,东南距兴隆洼遗址约13公里。兴隆沟遗址包括三个地点,第二地点位于兴隆沟村东北约0.2公里的坡地上,现存面积约4.1万平方米,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的中型聚落。

图片


1982年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敖汉旗文化馆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1988年春,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与测绘。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敖汉博物馆联合对兴隆沟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2012年,为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红山文化聚落考古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博物馆再次对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与测绘,期间在地表采集到陶塑人像残块,随后展开抢救性发掘。

二、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的主要发现


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共发现房址九座,灰坑五十五个,环壕一段。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从调查及发掘情况看,房址大致呈西北-东南向排列。房址内遗物主要分布在居住面之上。房址内部及外围发现有灰坑,部分可能作为窖穴使用,也有的可能具有祭祀功能。


出土遗物主要包括陶人像、陶器、石器,另有少量的蚌器等。


陶人像共发现三件。均为陶塑,包括整身人像和小型人像,其中整身人像1件,小型人像2件。整身人像双腿盘坐,双臂弯曲,搭放在双脚之上,头部戴冠,长发盘折,面部五官清晰,神态逼真,额顶饱满,双眉及眼球施黑彩,脸颊明显内凹,外侧棱线分明,呈呼喊状,背部微驼,似男性长者形象。小型人像为一件三人环抱像和一件人像残件。三人环抱像三人均赤身呈半蹲坐状,细腰宽臀,互相对坐围成圆形,每人伸出双臂围住其他二人脖颈,保存较为完整,陶塑臀部、腿部刻画细致生动,符合人体比例。


图片

陶器均为手制,绝大部分为夹砂陶。器形丰富,包括筒形罐、瓮、钵、盘、蛊、壶,其中以筒形罐、瓮为多。陶器绝大部分都有纹饰,以压印较为工整的竖压横排之字纹为主。


图片


石器数量不多,完整器较少,个别为半成品,石器边角料出土较多。可辨器形有耜坯料、刀、斧、磨棒、镞、石叶、刮削器、敲砸器、饼形器、锛、凿、磨石等。

三、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的重要意义与历史价值


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发现的陶人是目前所知红山文化首例完整复原的整身陶人,也是红山文化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整身陶塑人像,代表了红山文化先民对祖先神形象的塑造与崇拜,在中国同时期的史前考古材料中十分罕见,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红山文化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研究红山文化晚期祖先崇拜及祭祀信仰体系的关键考古学材料。


从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有长方形环壕的中型聚落,表现出了明确的祭祀功能,这与魏家窝铺、西台等单纯的居址不同,也与牛河梁、半拉山、草帽山等单纯的埋葬与祭祀遗址明显有别,代表了红山文化晚期聚落居住与祭祀功能共存的新形态。


图片


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是目前经科学考古发掘所获遗迹遗物较为丰富的红山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对于了解红山文化晚期的生活习俗、生业经济、社会结构、祭祀信仰体系、社会复杂化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敖汉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红山文化聚落》,《考古学报2023年第4期。


编辑:拾 壹
校审:初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