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构图》
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收藏约450件艺术品。
阿布拉莫维奇收藏的培根《三联画》
对俄罗斯的富商们来说,收藏艺术品早已不仅是一种爱好,而且是地位的象征。俄罗斯商人的私人收藏中,有毕加索、莫奈、蒙克、梵高甚至达芬奇等艺术大师的杰作。
从21世纪初开始,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许多俄罗斯企业家开始积极投资艺术收藏。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俄罗斯买家跻身最活跃的参与者之列,许多人甚至雇佣顾问团队打造自己的收藏清单。除商业投资,此举通常还有一定文化驱动力——许多俄罗斯富商视买画为回归革命前俄罗斯文化传统的象征,那时富有的艺术收藏家积极支持艺术。
达芬奇《救世主》创拍卖纪录
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是艺术界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是位财富约达数十亿美元的俄罗斯商人,其藏品长期以来被国际媒体关注,其中包括达芬奇、毕加索、马蒂斯和莫迪利亚尼的作品。雷博洛夫列夫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是《救世主》,这是达芬奇的作品。这幅画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认为丢失了,于21世纪初被找到并修复。
雷博洛夫列夫以惊人的1.275亿美元买下了这幅画,而后这幅画在拍卖会上以创纪录的4.503亿美元售出,成为有史以来成交价最高的艺术品之一。
除《救世主》外,雷博洛夫列夫的收藏还包括毕加索的《窗前的女人》等作品,这些画每幅都价值数千万美元。雷博洛夫列夫的收藏品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俄罗斯富商中另一位重要的艺术品收藏家,是前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尽管他不像雷博洛夫列夫那样积极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藏画,但还是有不少消息传出,他的收藏包括不少20世纪伟大画家的作品,尤其是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作。
阿布拉莫维奇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是培根的《三联画》,他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86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培根的作品十分“怪诞”,是阿布拉莫维奇收藏的重点。阿布拉莫维奇收藏了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这位画家以心理肖像画闻名,其中一幅油画为《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曾被阿布拉莫维奇以336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
有意思的是,阿布拉莫维奇对收藏产生兴趣不是偶然,而是受到当时的伴侣达丽娅·茹科娃的影响,茹科娃本身在艺术界十分活跃,阿布拉莫维奇与茹科娃一起创立了展示俄罗斯当代艺术的重要场所——莫斯科“车库”博物馆。
音乐家遗作被拍下赠与国家
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是位著名的俄罗斯企业家,同时也对艺术报以热情,努力保护俄罗斯文化遗产。他曾经收购音乐家、指挥家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一批艺术品藏品。
罗斯特罗波维奇去世后,其藏品在苏富比拍卖行挂牌拍卖,俄罗斯公众担忧这批文化财产就此流入海外。俄罗斯文化部相关官员曾试图买下这批藏品,但没能从国家获得资金。乌斯马诺夫出手相助,在拍卖前一天买下了整批藏品。当时并未公布交易金额,据传乌斯马诺夫支付的金额远高于最初估计的价值,后来人们得知,这批藏品的总价格为7200万美元。乌斯马诺夫还将自己收购的这批艺术品赠与国家,它们现被收藏于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乌斯马诺夫保护了俄罗斯的文化遗产。
乌斯马诺夫约有450件艺术藏品,其中的名作包括尼古拉·列里赫的壁画《天使的宝藏》,其估值达160万—240万美元,还有鲍里斯·格里戈里耶夫的《俄罗斯的面孔》(240万—300万美元)、卡尔·布留洛夫的《奥罗拉·杰米多娃肖像》(160万—240万美元),以及弗拉基米尔·博罗维科夫斯基的《普拉斯科维娅·别斯图热娃肖像》(81.5万—120万美元)。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是另一位有影响力的俄罗斯商人,也是一名活跃的收藏家,他自己对古代名作和现代艺术十分感兴趣。他的重要收藏之一是马列维奇的作品《至上主义构图》,这幅画是俄罗斯前卫艺术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在拍卖会上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波塔宁还支持许多文化项目,包括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波塔宁不仅将收藏视为投资,还将其视为支持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他的藏品多次在大型国际展览中展出,其本人也积极在海外推广俄罗斯艺术。
培根《肖像画稿》成交是“最大的收购”
列昂尼德·米赫尔松是俄罗斯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不仅商业成功,还对发展当代艺术作出不少贡献。他是V-A-C(Victoria — the Art of Being Contemporary)基金会创始人,该基金会帮扶青年人才,在俄罗斯国内和国外举办大型展览项目。
米赫尔松也是位收藏家,其个人收藏最重要作品之一是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1953年创作的《肖像画稿》。2011年,米赫尔松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87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下这幅名画,成为当时最大的收购之一。尽管这位富翁的个人收藏曝光不多,但据称他对俄罗斯印象派画家非常感兴趣。
V-A-C基金会成立后,其收藏成为推广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基金会收藏包括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的《三十朵向日葵》、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估值达1660万美元的《蜡烛》及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灰色塑像》等。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透视俄罗斯》特约记者 亚历山德拉·普拉托诺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