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途中。
近日,数千郑州大学生骑共享单车“夜奔”开封,车队凌晨绵延数十公里。他们三五结伴,凌晨出发,骑行5个小时,抵达五十公里外的开封。
不得不说,这大概是年轻人才有的活力。深夜骑行数小时到另一个城市,恐怕除了大学生,少有人有这样的激情。舆论也对大学生的劲头津津乐道,他们的快乐与简单感染了很多人。
为了接住这波流量,3日起,开封当地多个景区对大学生采取了免票措施。比如清明上河园客服表示,自今年11月3日起至12月31日止,景区对夜骑来游玩的大学生一律免费,景区门口还打出了“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的标语;开封铁塔、龙亭、天波杨府等景区也宣布大学生可以免费入园。
景区借势营销的动作非常明显。这也并不奇怪,去年人们就见识了“特种兵旅游”的力道。“特种兵旅游”也是由大学生掀起的一股旅游浪潮,主打一个性价比,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而一些接住这波流量的地方也一跃成为网红城市,比如淄博起初就是由“特种兵旅游”的大学生挖掘出来的,以此为起点开启了逆袭之路。
如今夜骑也让人感到一种和“特种兵旅游”精神上的贯通,甚至是“后者的进阶版”——
骑车比坐火车更省,体力消耗也更大。而且这也不同于普通的骑行,有接受采访的女生表示,去开封只是为了一口“正宗的灌汤包”。抵达另一座城市,品尝当地的风物,这种成就感远超纯粹的运动。
开封的景区相机而动,立刻展现好客的姿态,值得点赞。从地方发展来说,顺应大学生的热情,还有更大“文章”可做。去年不少地方就借着“特种兵旅游”的由头试图吸引大学生留下来求职创业。比如据媒体报道,去年南昌相关部门就举办了相关活动,邀请大学生游览本地景点,并参观本地企业,最后“不少人表达了自己留在南昌的就业意向”。举办类似活动的地方不少,可见如果把握得当,旅游红利很有可能向其他领域蔓延释放。
可以想见,在郑州大学生出圈以后,接下来很可能引来一股热潮。据报道,开封大学生就已经开启了“夜骑反击计划”,其他地方的大学生也很有可能行动起来。这俨然已有形成新一轮旅游红利的潜力,对各地的应对、服务和姿态表达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然也要看到,骑行毕竟不同于其他形态的旅游形式,这是在大马路上的体育运动,相比于乘坐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也需要各地对此有所预估和准备。
比如在郑州大学生的夜骑中,开封当地的城管、交警、志愿者都出动了,一路为大学生保驾护航,获得了大学生的不少好评。这其实也是打了个样,其他地方开展类似活动时,也应当做好保障,甚至可以考虑在部分时段划出一些专用路段,尽可能求得骑行体验和公共秩序的平衡。
夜骑的出圈,再次展现了大学生的活力。那么接下来的故事也抛给了社会——如何接住这样的热情,如何和年轻人实现更有效互动,如何创造新的旅游热点甚至长远地留住年轻人,这些课题值得各地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