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走出厦门闯荡香港,如今她用“二次创业”回馈母校与家乡

图片李金莲与厦门五中“李金莲教学楼”合影。

她经历丰富

  20世纪80年代开始闯荡香港,当过制衣厂女工、百货店销售,开服装店、成立旅游公司

她热心慈善

  2017年,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厦门市首只专项资助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儿童的慈善基金

她情系母校

  毕业于厦门五中,在母校110岁生日之际捐了100万元。即使长居香港,2016年起也坚持每年回校看望师生,近来又为扩大校友圈努力

  厦门五中有幢“李金莲教学楼”。

  毕业于五中的李金莲,在改革开放初期闯荡香港,做成了一番事业。这些年在厦门,她又把公益慈善做成了自己的另一番事业。动辄上百万元的捐款给她带来了如厦门市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等头衔,但对她来说,除了捐钱,做公益更需要投入的是身心。长居香港的她,如今每个月都要回厦门,为母校和家乡做事,成为她人生的“二次创业”。

图片年轻时的李金莲。

  直到“李金莲教学楼”揭牌那一刻,李金莲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在上面。她懊恼当天没多邀些同学回学校,“让他们都来看看,同学的名字‘上楼’了。”

  名字被镶上厦门五中的教学楼,李金莲自己是“最后一个知道”的。2016年10月,她参加五中110周年校庆,学校请她给教学楼揭牌,“红布落下,我都蒙了,怎么会是我的名字在上面?”作为五中1977届校友,李金莲在母校110岁生日之际捐了100万元,五中则以最“高调”的方式报以感谢,“李金莲教学楼”自此与五中师生寒暑相伴。

  李金莲在五中读书时不是学霸,也不是风云人物。“老师们对我的印象是我老在课堂上绑辫子,是个爱漂亮的女学生。”在李金莲的回忆里,初中时光是快乐又飞快的,“学校里有棵大榕树,我常和朋友在树下的亭子里聊天。我们的班主任教英文,是位印尼华侨,就是在他的英文课上,我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好奇。”

  初中毕业,爱漂亮的李金莲选择在夜校学习服装设计,并在20世纪80年代闯荡香港。从制衣厂女工到百货店销售,不怕吃苦的她逐渐在当地站稳脚跟。1995年,李金莲决定在香港开自己的服装店,实现从打工人到老板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女主”剧本。几年后,她又在朋友的推荐下踏入新的人生河流,“当时旅游业很火,我就一边开店,一边跟人家学做旅游生意。”生活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后来的李金莲先后在台湾、香港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当上了董事长,经营从内地到香港、大陆到台湾的旅游业务。

  创业之初,李金莲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公司刚开的时候没几个员工,前台接单的工作我也干、导游的工作也做,方方面面协调的事情都要管,忙的时候都没空坐下来喝杯茶。”李金莲说,“我就是这样的性格,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也是凭着这股韧劲,从香港到台湾,李金莲的旅游生意越做越红火。

  带着企业家校友的身份,李金莲在毕业数十年后再次回到五中,她决定为母校做些什么,第一笔钱就捐了100万元。“李金莲教学楼”揭牌那一刻,她懊恼自己当天没多邀些同学回学校,“让他们都来看看,同学的名字‘上楼’了。”

图片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雨萱书坊2021年启用后,李金莲经常去看望在这里学习的孩子。

“做保洁”的李董

  李金莲出资为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改造洗手间,见马桶没运来,她就开着自己的新车去拉;觉得新洗手间一定要干干净净地投用,她又自己上手做起了卫生。

  在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李董”是个名人。2017年,这位“李董”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厦门市首只专项资助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儿童的慈善基金。2021年的一天,在“李董”出资为福利中心改造的一间待启用洗手间里,有人看到她竟自己做起了保洁。

  “李董”便是李金莲。她不仅对母校慷慨,多年来也一直在做社会慈善。“李董做保洁”的背后,有一段很长的故事。2015年,在一名五中老同学的牵线下,她第一次走进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我先去看了那里的老人,又看了孩子们,特别是看到那些残疾人还有孤独症孩子,当时就很想流泪,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从此,长居香港的李金莲每年回厦,都会带着精心挑选的食物、文具等,到福利中心和老人孩子们一起过节、过生日,并在2017年捐出那笔100万元的慈善基金。

  和福利中心接触久了,李金莲成了工作人员熟悉的“李董”,老人们贴心的“闺女”,孩子们期待见面的“妈妈”。关注到残疾孤儿等面临的困境和更深层次的需求,2021年,李金莲出资帮助福利中心把8楼改建成“雨萱书坊”,方便这些特殊孩子在福利中心内学习、读书、做手工等。那段时间,李金莲又拿出自己当年创业时凡事亲力亲为的劲头,成了改建工地上的“监工”,很多细节都要亲自过问。她更为频繁地从香港飞回厦门,常常一落地就往福利中心赶,了解工程进展。书坊用的砖、灯都是她亲自挑选的。

  “我希望为他们做的每件事都能做好,都能落在实处。”在改建现场忙碌的李金莲决定把书坊所在楼层的洗手间也改一改,加装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马桶也换了新的。这新马桶,也是李金莲开着自己刚买的新车去拉回来的。洗手间改造好后,她觉得卫生也要做得彻底一些,又索性自己上手干起来,“我喜欢干净,想要把它干干净净地交给福利中心的孩子们使用。”

  如今的雨萱书坊,见证了越来越多福利中心孩子习得绘画、手工等本领。今年中秋节,李金莲像往年一样出现在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孩子们围着她向她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名孤独症女孩热情地抱住她,问“妈妈”能不能把漂亮手表送给她。李金莲马上摘下手腕上新买不久的装饰表,戴到女孩手上。

图片李金莲特别将“李金莲教学楼”的照片裱起来,悉心收藏。(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做小事”的李会长

  李金莲说,只要五中有需要,能做到的她都会去做。有些校友觉得自己不能给母校贡献什么,不好意思参加校友活动,她说:“母校就是家,孩子总要回家看看,而不是一定要给家里什么回报。”

  校友会,是李金莲重返母校那座桥。“我在香港加入了五中香港校友会,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了当时五中的一位校领导,跟她聊起五中,她热情地留了电话给我,邀我有空回去看看。”五中109岁那年,毕业数十年的李金莲再次回到了母校,虽然学校换了新址建了新楼,但熟悉的感觉还在。“我在照片里看到了熟悉的大榕树和读书时爱去的亭子,又看到五中现在发展得这样好,我就想也尽自己的一份力。”

  除了捐款,李金莲更上心的,其实是为五中做的很多“小事”。从2016年起,她每年都会到五中看望师生,给优秀学生、困难学生买书籍、书包,给毕业班加油打气。她还发动自己的资源,进一步密切厦门五中与香港闽侨中学的交流。“只要五中有需要,能做到的我都会去做。”也正是这些“小事”,积累下了大家对她的信任,让她担起校友会会长的工作。

  当上会长一年来,李金莲比之前更忙了。10月27日,五中校友会组织的金秋联谊暨庆祝建校120周年筹备活动,一下就来了600多名校友。过去一整年,李金莲都在为扩大校友圈努力,发动身边认识的校友,一个带动一个,把越来越多校友邀回家。也有校友跟李金莲说,自己过得平平常常,不能给母校贡献什么,不好意思来参加校友活动。“我跟他们说,其实母校就是家,孩子总要回家看看,而不是一定要给家里什么回报。”

【人物名片】

  李金莲,厦门人,出生于1960年代,香港安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她是厦门市政协委员,也是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政制及内地事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一位爱国爱港的女企业家。2015年起,长居香港的李金莲回厦捐资助学、助老扶幼,关心支持厦门公益事业,被授予厦门市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爱心厦门”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厦门市“十佳最美爱心人物”等称号。

(文/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 图/受访者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