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每一位亲历者身上走过的痕迹

点亮“星标”重要内容不错过

在很多人眼里,“历史”是一个冰冷而生硬的概念或符号,而在这些受访者身上,历史正是他们曾经经历的生活,是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我总是希望,每一位受访者能将那些概念或符号打破,用他们自己鲜活的回忆去展现历史的温度,展现历史在每一位亲历者身上走过的痕迹,为我们望之生畏的历史作另一种解读。

——李菁《记忆的容颜》

图片曹禺与蔡楚生“拉拉扯扯”,谈笑甚欢,选自《“人民导演”与“红色间谍”》

文 | 潘振平
这本书中所收各篇文章,仍然是在《三联生活周刊》“口述”栏目陆续发表的。“口述”栏目始创于 2006 年,李菁担任主笔至今。2009年,她的第一本书《往事不寂寞》出版,周刊主编朱伟的序言和李菁自己的后记详细记述了栏目从创意到成型的过程。与《往事不寂寞》相比,《记忆的容颜》各文选题定位更为清晰,题材选择更为自信,结构处理更为圆熟,文字风格也更为鲜明。
进步的背后当然是艰苦的付出。“口述”虽然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写出,决不意味着记述人只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话题的选择和谈话方向的把握,最后成文的主线、结构和素材的采用,需要大量阅读背景资料,并每每考验记述者的见识和功力。
口述资料因其亲身经历的独特性受到重视,近年来坊间此类出版物日益增多,但论者毁誉不一,聚讼纷纭,主要因为这类作品出自本人或亲属,往往有隐恶扬善的嫌疑,或因选择性记忆反而模糊了事情的真相。李菁的这些文章在读者中口碑不错,我也听到不少历史学者包括老专家的赞许之词,究其原因,我以为是扬长避短,尽可能突出亲历亲为的特点,复原鲜为人知的言行及生活细节,而不去纠缠人物是非功过的评价。具体而言,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 :
一是再现了历史人物生存的小环境。历史人物是时代大环境的产物,以近百年为例,如民国新肇,如抗日烽火,如国共内战,不同人物作出不同选择,形成了各自极为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地域和社会关系之中,可以称之为小环境。如家庭出身,早年所受的教育,姻亲关系,朋友和同事等等,小环境的人际关系网络,无处不在地影响甚至制约着人物的行为和言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环境只有作用于小环境,才构成了人物历史活动的背景,才能展示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口述史十分有助于再现历史人物活动的小环境,从而能合理地说明人物言行与时代大潮的关系,“知世”而后“论人”。

图片

阎宝航与父亲、夫人、孩子们在南昌的合影,选自《从基督徒到红色特工》

图片薛岳1946年11月在南京国民代表大会上发言,选自《金戈铁马已成昨》

图片潘汉年在广州与文化界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后排右起:潘汉年、汪馥泉、郁风、叶文津、司徒慧敏,1938年),选自《“共和国第一冤案”》

二是揭示了人物生平的某些节点。人生中总会有几个重要的关键时刻,或是机遇,或是挑战,影响至大至深,或为事业之起点,或为命运之转折,可以称为节点。了解人物必须明了其生命轨迹中的节点,描述人物也必须抓住这些节点。节点有显有隐,有时似大实小,有时似小实大。口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节点”的真伪及其意义,有助于重建人物的行为逻辑。
三是在某种程度上深入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无论是研究人物还是描写人物,精神层面的把握最为困难。人物的志向目标、思想观念以及趣味爱憎等等,需要认真挖掘史料,排比对勘,方能粗知,仓促定谳,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这方面,精彩的口述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李菁说要“警惕他们过于自我的视角”,“无论他们如何沉醉,也须冷眼相看”,表现出记述者应有的冷静和自觉。
李菁的这些文章写得十分好看,写出好看的故事,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态度,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衷心希望周刊的“口述”栏目继续保持特色,也希望李菁为我们写出更多好看的故事。

图片

记忆的容颜

李菁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9880-01 定价:59.00元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李菁发表在“口述”栏目的文章精选,从基督徒到红色特工的阎宝航,“人民导演”蔡楚生与“红色间谍”陈曼云,最后的“云南王”卢汉,“共和国第一冤案”的审判亲历,被913那场特殊的飞行改变的命运……分“传奇”“亲历”“名流”“往事”四部分,重拾记忆,凝望历史。每一篇均配有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