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得西黑冠长臂猿行进在树丛间如履平地
西黑冠长臂猿的一天是从啼叫开始的
每年的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在第十个国际长臂猿日,我们跟随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监测队员熊有富,看看这群“猿住民”在原始森林中的日常生活。
猿啼唤醒森林
凌晨5时许,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摩托车发出的声音就回响在山路上。在车灯的探照下,熊有富背着干粮来到无量山大寨子黑冠长臂猿野外监测站。“再往上,就得靠两条腿了。”停好摩托车,打开手电筒,熊有富走向更高更深的森林。
在山下,熊有富是景东县景福镇岔河村大寨子村民小组的村民;在山上,他是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监测队中的一员。从事西黑冠长臂猿监测工作10年,熊有富收集到长臂猿行为数据6万多条,拍摄监测视频2000多段,行程达2万多公里,看到了7只长臂猿宝宝出生。
“喔!喔!喔……”一声声清脆悠扬的猿啼打破森林的寂静,引来了同伴的啼叫。“听,长臂猿叫了,在这边!”熊有富朝着长臂猿啼叫的方向在密林中奔跑。无数次早起,只为这一声声猿啼。
西黑冠长臂猿的叫声婉转悠扬,往往是一只雄猿带头叫后,母猿发出短促而杂乱的“咯咯”声,猿叫声长短不一、穿透力强。相隔不远的两群长臂猿有时还会同时叫,似乎在比谁的声音大,比谁的气势足。
惬意的一天
东方的山头泛出晨光。熊有富来到长臂猿啼叫的树下,抬头仰视,树上一个个黑影逐渐变成色彩分明的黑色和黄色。雄猿的毛是黑色的,雌猿是黄色的,这种毛色区别只适用于性成熟后的西黑冠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的一生,会多次变换毛色。刚出生的猿宝宝浑身乳白色,1个月左右毛色逐渐变黄,1岁时毛色又慢慢变黑,7岁左右达到性成熟,雌性长臂猿又由黑色逐渐变成黄色,雄性长臂猿则一直保持黑色至成年。在西黑冠长臂猿的青少年时期,很难通过外形去判断它们的性别。
广袤的森林里,猿群在领地里穿梭觅食。五味子、猕猴桃、野柿子等野果,都是它们喜欢的美味,嫩叶、花朵、昆虫也很“下饭”,偶尔抓只鼯鼠、掏个鸟蛋也很“开心”。长臂猿在树上吃得起劲,熊有富在树下跟得却不轻松。
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猿类,一生中极少下地活动。它们拥有非常特别的球状腕关节,手腕能360度旋转。这让它们在快速行进的过程中,不需耗费太多的能量去调整身体的姿势与角度。长臂猿依靠双臂的交叉摆荡在树冠层活动,一次荡行可达数米。摆荡、攀缘、倒挂,杂技般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遇到陡坡和悬崖,监测队员只得目送长臂猿离去。
吃饱喝足后,长臂猿们慵懒地躺在粗大的树干上,互相梳理毛发,眯着眼睛休息。这时,小长臂猿也会在猿爸爸的陪伴下挂在树枝上360度旋转,或与哥哥姐姐玩耍,猿妈妈得以休息片刻。
西黑冠长臂猿是我国长臂猿中分布最广且数量最多的一个种,全国约有1400只,全部分布在云南境内。目前,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和数量得到有效恢复。(春城晚报 记者杨质高 通讯员 田应兰 文 通讯员 唐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