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怎样办才能更温馨更育人

  校庆纪念日是中小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组织好校庆活动,是巩固办学优良传统、提升办学品质、凝聚育人共识、提高办学影响力的良好契机。中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校庆?如何创新形式让校庆更有意义、更有育人价值?如何以此为契机梳理办学历史,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刊特编发一组稿件,供校长们参考。

  ——编者

  观点

  让师生站在校庆舞台中央

  王明芳

  校庆是学校为了纪念成立而举办的庆典,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重要的人与事,让师生和校友回顾校史,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校庆的主角是谁?当然是师生,要旗帜鲜明地让师生站在校庆舞台醒目的中央。

  搭建师生喜欢的舞台,不要喧宾夺主。校庆期间往往会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为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办学声望,学校一般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作报告,受众对象大部分是周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这样的设计确实能提升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但校庆的主角在哪儿呢?有没有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回顾学校发展历史,让师生在学校的高光时刻中激发自豪感,找到奋斗的力量,共享校庆带来的幸福感?或许,可以将一场师生喜爱的书画展、一个班徽设计秀、一场校史馆解说展、一场全员联欢会等搬上校庆舞台,让师生站在校庆舞台的中央,不“唯对外宣传”而搞校庆,才能带来更富有学校特色、更有意义的校庆。

  搭建全体师生的舞台,不搞个人专场。校庆应该是大家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校庆要鼓励全体师生、校友共同参与,让每个师生都欣然绽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要求校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关注全体师生,展示全体师生的艺术成果、运动风采、师表生表、学识水平、奋斗历程、爱校热情,可把学校的墙壁、报告厅、操场、功能室等空间留给全体师生,让他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让每个人都能在校庆的舞台上找到坐标。校庆切莫搞成个人专场,也不能搞成特长秀,让一人独唱、独舞、独展、独演。校庆大舞台,你来我也来,这样的校庆舞台才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校园精神。

  搭建让师生共情的舞台,不要曲高和寡。校庆需要举办高端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成果展示,但高端不代表脱离大众,也不代表普通师生难以理解与接受。校庆的舞台应该是全体师生同频共振的舞台,如此才能激励师生和校友共同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无论是庆典大会、文体活动还是学术交流活动,其目的都应该是让师生共同倾听学校的“心跳”。要让师生充分参与到梳理办学历史、为校庆出谋划策、布置校庆场地等环节中来,更好地凝聚育人共识、落实办学理念。一场全员都参与、人人是主角、场场接地气的校庆活动,定能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提高师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让师生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更加团结,在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系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校长)

  经验

  挖掘校史找到前行的魂与根

  李轶

  10月17日,天津南开中学迎来建校双甲子纪念日。120年风雨兼程,南开中学始终坚守育栋梁之材、办中学模范的教育初心。建校至今,学校校址未迁、精神代代相传,同时不断进行文化再建和教育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追根溯源,坚守初心。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南开中学的魂。120年来,南开中学的历程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伴,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贯穿于学校教育实践。有了这个魂,南开中学的根又在哪里呢?根则源于严修、张伯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他们坚信教育是国家自强和民族复兴的关键。过去,南开对张伯苓校长的办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转向校父严修先生,深入挖掘他的教育遗产。在迎接120周年校庆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校史资源,组织撰写《严修传》,拍摄电影《一代人师严修》,这两部作品均反映了爱国教育家、南开校父严修先生舍家兴学、革新教育、培育英才的感人事迹,也诠释了南开人爱国报国的精神原点。可以说,学校发展的根与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指引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南开之为。

  文化再建,引领未来。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校庆应该充分展现其特色,让外界了解学校的独特之处。南开中学素有“博物馆式学校”之美誉,许多标志性成果都是在校庆这一重要节点留下深深印记的。今年,我们举行“南开中学院士浮雕墙”揭幕仪式和“严范孙纪念馆”开馆仪式。“南开中学院士浮雕墙”呈现了南开中学培养的70位院士校友的光辉形象,他们是今日南开学子勤学报国的榜样,也成为南开中学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严范孙纪念馆”集中展现了严修先生呕心沥血创办南开教育体系的感人历程,成为南开师生感怀南开先贤、学习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阵地。校庆不仅是庆祝,更是教育,通过讲好南开人的故事,激励今日南开人继续拼搏奋斗。我们请师生和校友从学校发展历程中选取200余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编写《南开中学人物志》,选取120个小故事,编写《南开中学120周年》,参演拍摄6集纪录片《青春南开》,全景展现从历史中走来的南开中学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参与其中,师生深入了解学校历史,感受学校文化,激发了浓厚的爱校之情。

  广泛参与,共绘华章。校庆期间,在校师生仍然是校庆活动的主体。我们结合校园文化特点,创新庆祝形式,如征集校庆纪念标识、纪念文章和书画摄影作品,发布倒计时邮封,设计文创作品,举办文艺汇演等。鼓励全体师生踊跃参与,传承并创新校园文化,为南开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们筹划南开与教育研讨会,组织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学校治理改进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中学贯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探讨,不仅回顾学校的辉煌历史,也展现对未来学校发展的思考与规划。

  (作者系天津市南开中学党委书记)

  学校文化在“口述史”中传承

  楼朝辉 金兢

  校庆是中小学校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校庆的核心价值主要面向两类人:一类是和学校相关的人,他们能够在校庆中发现自己工作的意义;另一类是和学校不相关的人,他们能够在校庆中了解学校、喜欢学校。校庆就是要让每个人深度浸润到学校文化中。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自1927年办学以来已近百年。为迎接校庆,天长小学开启了天长“口述史”研究,以一种学术的思路来整理学校文化、记录天长教育故事、阐释天长教育理念,影响所有人。

  让教育合伙人“口述”自己的成长路径。天长小学培养了近20位浙江省特级教师,最初的天长“口述史”就是对这些特级教师进行访谈,从他们的口述中发现天长教育故事。这项“口述史”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将“口述史”细分为教师、校友、家长3个序列,全面展现天长群像,以呈现天长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同时,教师们认真学习“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科学设计访谈问题,形成“天长教师口述史”的文稿样例,以学术逻辑开展学校文化研究工作。

  让项目组聚焦校庆节点凝聚学校文化。“口述史”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带动教师主动思考、自觉融入,聆听教师的故事,感受学校的教师文化,体悟学校的发展历程,深刻领悟学校的教育理念,以此凝聚教育共识。今年,天长小学开启了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结合第40个教师节“教育家精神”的主题,学校深化“口述史”项目,对40余位天长教师开展访谈,通过天长教师的口述故事传承天长人的文化精神,学习、弘扬身边的教育家精神。天长小学设立“口述史”项目组,由学校管理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建访谈团队,共计50余位青年教师参与采访,撰写文稿超30万字,项目组中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问题设计、访谈、文稿撰写的过程,对学校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体悟。

  让社会从教育视角了解学校文化。天长小学将“口述史”研究的资料通过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获得了几十万人的关注,很多原本对学校了解不深的读者,通过口述的故事,也清晰地了解了学校的文化内涵: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在“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下,社会大众以教育的眼光体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学校文化的辐射,最有效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在生动的故事中,熟悉一个个人名、知晓一个个活动,每个学生的差异如何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如何发挥……通过实施“口述史”项目,天长小学在筹备校庆的过程中,百年办学的脉络、“差异教育”的理念等得以进一步厘清和彰显,学校文化以一种价值观在教师、学生、家长心中传承与延续。

  (作者分别系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杭州市天长小学观潮校区副校长)

  办好校庆重在凝聚人心

  罗庆松

  校庆是学校重要的纪念日,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联系情感、凝聚人心,是值得每所学校思考的问题。广东省梅州中学创办于1904年,是梅州市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今年,学校成功举办了隆重而简约的120周年双甲子校庆,得到了各方的关注。

  挖掘校友资源,凝聚人心。院士是梅州中学独特的资源,学校“一门八院士”的历史为人所称颂。近年来,学校依托院士校友资源创办了院士校友创新班、院士校友少年班。在学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提前拜访了本校的3位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楚汉院士、上海东方明珠塔设计师江欢成院士、医学真菌病学专家廖万清院士,邀请他们归宁母校参加校庆活动。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先生参加校庆。4位院士的到来让百年老校蓬荜生辉,校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高朋满座。

  设计地图打卡活动,调动师生积极性。好的校庆活动要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学校专门让美术教师设计了校园打卡地图,将校园设计成一张精美的手绘地图,针对每个打卡点设计了徽章,让师生、校友在打卡的过程中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文化,加强校史教育。一张小小的手绘打卡地图,激起了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热情,他们在校园来回穿梭的过程中,快速地了解了学校的方方面面。

  挖掘师生才能,做好校庆礼品。什么样的校庆礼品既珍贵又不铺张浪费,既有纪念价值又不千篇一律呢?学校一位美术教师提出,把学校的校园仿清明上河图的形式画出来,做成一幅梅中长卷。这样的礼品造价不高,但深得校友们的喜欢,有些人甚至把画裱起来挂在书房里。师生们还设计出120周年徽章、文化衫、纪念章等,这些带有学校特点的校庆礼品,让每位校友和嘉宾都感受到了学校的用心。

  重视校史馆建设,做好传承与发展。校史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阵地和精神象征,学校早早启动校史馆的建设工作。我校办学历史有120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校园里百年以上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学校把校史馆的大门设计成学校原始的校门,在入门口设计了最早的教学楼的造型,让不少老校友回到母校眼前一亮,感觉回到当年。为了充分起到校本教育和校史宣传的作用,学校选择在一楼进行校史馆建设,平时对外开放,让师生和校友们可以随时随地参观,同时也方便老校友们参观。

  好的校庆,不仅仅有隆重与高大上,更要讲究简约和性价比,不仅仅讲过去的荣誉,更要讲人性关怀,不仅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更要注重校本的人文传承。

  (作者系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党委书记)

  建言

  校庆活动要接地气

  仲崇高 王宜令

  从学校的角度,邀请知名人士参加校庆会为学校带来流量和影响,会吸引众多的社会捐赠,同时还能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但从师生的角度考虑,这些人物未免有点儿遥不可及,难望其项背。笔者认为,校庆活动要注意接地气,要贴近学生和教师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校庆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奋斗目标。

  校友代表接地气。校庆活动邀请的校友不一定都是大企业家、大科学家或者身居要职的领导。学校师生所熟悉的、身边的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比如农民、工人、理发师、售货员等,只要他们踏实工作、认真生活,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都值得作为优秀校友受邀出席校庆活动。他们可能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职业成就,对师生而言,这些校友的人生故事更真实感人,更能起到榜样作用。普通人的参会不仅能展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还能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的价值和可能性,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代表接地气。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依靠的是占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只有激发起他们奋斗的动力,提高他们教学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才能获得长久、全面的提升。校庆活动要给普通教师留出发声的通道,不要仅仅关注“拔尖”的那几位教师。比如,可以借助校刊、校报对普通教师进行访谈,让他们分享教学故事和心得体会;举办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就教育热点问题、教学改革等议题“头脑风暴”,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制作教师荣誉墙,向全体师生和来参会的校友、家长展示教师的荣誉和成就,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学生代表接地气。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对待和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庆活动展示学生的多元智能,不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包括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学校应设立多样化的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特长,找到展示的机会,看到前进的方向。学校可设立多样化的荣誉表彰体系,表彰在不同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让更多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校应充分重视和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庆活动的策划、组织、志愿服务中去,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校庆规格接地气。校庆活动要厉行节约,控制活动预算,确保活动既庄重大气又低调务实。校庆活动同样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研讨会、学术讲座、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学校的教育成就和教研实力,为教师搭建和外界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史展览、文化演出、校友访谈等活动,传承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奋斗决心。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发挥校庆独特的教育价值

  王新宇

  如何让校庆更有意义而不流于形式?如何充分发挥校庆独有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学校文化传承和精神弘扬的重要时刻,更好地为校庆赋能、让教育增值是学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

  在校史中挖掘厚重底蕴。校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过去、反思历史,更在于它对现在和未来的深远影响,它是学校精神的体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把握校庆这一重要契机梳理校史,充分发挥校史资源在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校史文化与学校精神薪火相传,形成学校的集体人格,铸就学校的文化品牌。学校可组织师生收集历史照片和纪念物件,整理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组织集体研讨和资料筛选,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凝聚在一起,通过反复打磨和查缺补漏,让沉睡的记忆在当下的校园精彩亮相。围绕校史可以开展校史微电影、故事分享会等系列活动,还可鼓励师生制作与校史相关的文创、举办以校史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学校的厚重底蕴。

  在开放校园中展示教育成果。校庆还是展现学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理念的重要窗口,是扩大办学影响力的重要契机,要冷静布局、整体安排、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校庆活动要多角度呈现学校传统课堂、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可举办学术讲座或研讨会,面向社会系统介绍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向各方征集发展建议,促进学校对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执行,在校庆项目管理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强化使命担当、收获成长。

  汇聚爱校荣校的磅礴力量。校友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和学校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邀请各方校友共襄盛举,既能凝聚人心、深化感情,又能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协作共赢,为学校注入更大的资源实力和精神动力。使校庆活动更有意义,关键在于突出其教育价值、增强参与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校庆真正成为全体校友、全体师生的共同节日,成为学校与社会各界交流沟通的盛会。校友的殷殷情思,会化作爱校荣校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的学习经验、社会阅历、创业历程与人生体悟是在校学生鲜活的教材和无形的激励。通过校友座谈与学术研讨活动,可以广泛听取校友与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校庆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总结梳理、凝练经验、汲取智慧,为自身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长远发展开拓思路。

  真正富有内涵和意义的校庆活动,不是单纯以“庆”为落脚点、大搞盲目攀比的形式主义活动,而是准确定位“教育”,成为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精神的载体,切实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中学校长)

  众议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校长童先锋:今年校庆,学校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草坪音乐节”。夜幕降临,田径场上灯火辉煌,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围坐在舞台周围,手持荧光棒、发光手举牌,共同见证了这一场视听盛宴。活动自始至终台上台下积极互动,全场大合唱此起彼伏,气氛之热烈、情感之深厚,赢得了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湖北省荆州公安县玉湖初级中学教师陈志:乡镇中学要举办校庆面临着资源有限、参与度不高等共性问题,许多乡镇学校往往追求宏大的庆典场面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育人。乡镇中学校庆应当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如深厚的乡土文化、淳朴的师生情感以及贴近自然的环境,让师生在参与校庆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校长助理王灿灿、教科研处主任助理孔宁宁:在校庆这一氛围最浓厚、热情最高昂、各方最关注的有利时机,要深度挖掘教师知校强校的潜能,通过教师们的深度

  参与,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深深扎根在全体教师的心间,进一步发展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勤:我们把如何提升残障孩子的融合能力作为举办校庆活动的关键着力点,把校庆变成了一节融合大课堂。一场接地气的校庆集市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社会交流对话,增强了融入社会的自信。

  ■四川省洪雅县实验中学校校长江峻:校庆不在于有什么级别的领导莅临,不在于有多少杰出校友返校,也不在于有多么盛大的庆典场面,而是要在朴实无华中传播好学校文化,在润物无声中传承好学校精神。

  ■浙江省杭州市启航中学校长杨水生:校庆不仅要展示学校的辉煌成就,更要深入挖掘和传承那些构成学校灵魂的教育智慧。我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历任校长教育理念的梳理、对班主任和教师教学法的提炼、对家长教育智慧的收集,以及对学子学习方法的总结上,这些宝贵的教育智慧串联起了学校的历史脉络,也照亮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视觉中国 供图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04日 第09版

作者:王明芳 李轶 楼朝辉 金兢 罗庆松 仲崇高 王宜令 王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