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秦祁乡:做好“菜草薯”三篇文章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刘峰 王桥龙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渭源县秦祁乡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聚焦解决群众收入中产业收入占比较小的难题,按照“一轴三区五基地”(以省道S229为中心轴、打造高原夏菜、饲草、马铃薯核心产区,标准化建设五大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全县“三川三河”产业发展大局,按照做大做强传统主导产业、做优做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动全乡高原夏菜、草畜、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全乡产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真正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

杨川村党群服务中心

高原夏菜成效显著

秦祁乡依托引洮工程生态补水灌溉项目,充分发挥高原夏菜产业种植基础好、群众意愿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2024年秦祁乡秦祁河蔬菜产业联合党委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以打造渭源县北部高原夏菜核心产区为目标,按照“红火渭源·蔬羊富农”党建品牌建设思路,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原夏菜,通过集约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不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蔬菜产业基地主要种植辣椒、甘蓝、芹菜、西葫芦、散花、西蓝花红萝卜娃娃菜等,多销往内蒙古等地。目前,全乡露天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400亩以上,设施蔬菜50亩以上,每年可种植蔬菜2茬。全乡蔬菜种植农户达到180户,按照今年市场行情,户均可实现增收5400元以上,带动周边23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尤其是主产区杨川村,蔬菜种植基地今年产能超480万斤,产值达450万元,产业带动农户120户,带动就业人员上百人次,高原夏菜年销售量突破1000吨大关,群众年务工收益达12000元以上,集体经济收益超2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图片

秦祁乡养殖小区

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

秦祁乡立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及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小规模、大群体、草畜一体”的具体要求,坚持以“渭河源·源动力”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依托渭源县秦祁河流域畜草产业党委带动,形成了以高寒地区饲草种植及加工为主导,兼顾牛羊养殖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建强一个堡垒,建设饲草种植和加工两个基地,强化党建引领、以草养畜、奖补推动三项措施,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示范、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动畜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今年以来,全乡建成3000亩饲草产业基地1个,辐射带动全乡种植玉米1.6万亩,种植多年生苜蓿400余亩,年产饲草9000吨以上,户均畜牧业收入超1万元,村集体分红达18万元;共计投资8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1个、饲草加工基地3个,肉羊示范村2个,发放良种羊496只、牛44头,奖补养殖户140户,全乡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0.54万头、2.48万只,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双增长,初步形成“种加养”“供产销”的全闭环产业发展链条,产业收入占比明显提高。

图片

秦祁乡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土疙瘩”变成“金豆豆”

近年来,秦祁乡不断筑牢粮食安全,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发展马铃薯种植,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引导农户科学管理等方式,有效提高种植产量与效益。同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曾经的“土疙瘩”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以农业谋划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秦祁乡积极投入110万元建成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基地500亩、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基地2000亩,为193户农户发放马铃薯原种籽种350吨,辐射带动全乡种植马铃薯脱毒原种1000亩以上,全乡种植马铃薯达15000亩,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乡拥有农机合作社2家、农机服务队7支,砖混结构马铃薯贮藏窖2座,拖拉机、马铃薯收割机、旋耕机、覆膜机等农机具1200余台(套),马铃薯机械化耕作面积达6000余亩,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率得到不断提高,种植结构得到不断改善,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金豆豆”的华丽变身,鼓圆了群众的“钱袋袋”。

图片
糜川村村民秋覆膜,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秦祁乡党委书记吕斌表示,下一步,秦祁乡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思维方式,科学谋划,继续做好“菜草薯”三篇文章,不断转变农产品传统种销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化”种植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第一信号,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订单式销售,培育各具特色的规模化种养基地,切实带动全乡群众增产增收,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五新渭源贡献秦祁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