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项目+1,来马陆看上海市民运动会旱地冰壶总决赛

11月3日,2024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旱地冰壶总决赛在嘉定区马陆镇市民健身中心(战府综合运动馆)正式开赛,共吸引了全市36支队伍近200名选手齐聚一堂,切磋技艺。旱地冰壶总决赛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团队精神的大检阅。

图片
图片
图片

赛事有看头

旱地冰壶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冰壶的普及版,装备和规则与冰壶相似,球体更轻,是一种通过团队协作集体力和智力于一身的比赛,近年来成为全民健身赛事的“新宠”。本次市民运动会总决赛分社区组、企业组、青少年组,使得参赛群体涵盖全部。

战府综合运动馆内,冰壶赛道依次铺开,标准化的专业赛场、完善的计分设备,都为保障选手们拥有最佳的参赛感,能在高手如云的赛事中充分发挥战术水准,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旱地冰壶盛宴,也让更多的市民共同参与陆地冰雪运动。

比赛中,每个队伍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态度,每场比赛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却又紧张刺激。“往这里打,轻一点”“保护这个壶,走旁边的路线”,队员们有的积极指导路线,有的精心设计战术,使出浑身解数尽情施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在这方寸之间,每一次推壶、每一次布局,都凝聚着队伍的心血与智慧,也见证了无数次精彩的逆转。

“旱地冰壶上手很快,也没有年龄限制,对社区里中老年人参加运动特别友好。”社区组参赛选手卢冲说。“我们马陆北管村有自己的冰壶训练馆,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加入,今天就来检验一下训练成果。”

伴着“啪”的一声清响,英飞梦之队将对手的冰壶撞出圈外,妥妥地赢得了小组赛。作为嘉定企业圈内冰壶运动的先行者,英飞公司冰壶队经过近6年的“打磨”,已声名在外,以至于不少对手还没上阵就已经忐忑不安了。教练张建新说:“旱地冰壶是一项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运动,看上去简单,其实对力量、速度都有讲究。”果不其然,平均年龄50出头的英飞梦之队获得了企业组第一名。

本次比赛由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嘉定区体育局、马陆镇人民政府、嘉定区体育总会和上海富锐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由上海市嘉定区冰壶协会、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马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协办。

图片
图片

推广有花头

早在上海首个区级冰壶协会——嘉定区冰壶协会9月底成立前,冰壶运动已经在嘉定开展有6年多时间。

参加本次总决赛青少年组的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冰壶队就建立于2019年。作为上海市冰雪特色学校,新城实验小学从学生兴趣入手成立冰壶社团,形成一至五年级的冰壶梯队建设体系,冰壶校队还获得上海市校园旱地冰壶邀请赛男女混合组冠军,男子冰壶亚军,女子冰壶第五名的佳绩。学校同时与上海市冰壶协会建立青少年人才输送渠道,为市冰壶青训队输送更多优秀的好苗子。“我从二年级开始加入学校冰壶队,经过2年的学习,跟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很多比赛,我觉得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新城实验小学的马子寻同学说。

除了冰雪项目进校园外,马陆镇更是通过建馆、办赛、做培训,推广措施一个不拉地努力将旱地冰壶打造成马陆特色项目。陆家社区、希望社区、北管村、大宏村四个旱地冰壶体验馆公益性开放,进一步辐射周边村、社区,提升市民群众对旱地冰壶项目的认知度;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开展冰壶培训指导,年内线上线下共计开展40余场,培养了近100支基层队伍;举办镇级旱地冰壶系列赛,由各片区轮值承办,极大地提升了村居体育工作的热度。结合镇域特点,近两年马陆镇更是将冰壶赛事的推广布局进了商圈,“吉绿杯”“大融城杯”旱地冰壶赛的举办,为辖区商业体带来了流量,拉动了消费,“体商结合”让商圈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与此同时,马陆镇适度推出“亲子课堂”“企业对抗赛”“全嘉来学”等一系列冰壶培训活动,加大普及力度。今年7月,北管村旱地冰壶馆还为嘉定新城消防救援站和嘉定戬浜消防救援站的16名消防队员提供手把手的教学,让他们能在日常训练之余参与到这项锻炼身心、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新兴运动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项目有来头

“嘉定是一座热爱运动、充满活力的城市,全民健身蓬勃发展,高规格赛事云集。马陆镇一直在探索新的体育项目,并努力让其惠及更多市民。”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协助负责人李于清表示。

依托辖区攀岩馆资源,大力发展奥运项目攀岩,以承办上海市攀岩业余联赛提升马陆的“高度”;乘上海举办奥运资格赛的东风,和上海市轮滑运动协会合作,在青少年中推广轮滑项目,以承办中国轮滑(自由式轮滑)公开赛展现马陆的“速度”;依托嘉定区冰壶协会的落地,扩大多年推广的效益,以承办市民运动会旱地冰壶总决赛显示马陆的“精度”。这些新兴、潮流、高端的赛事,让作为嘉定新城核心镇的马陆,在体育项目的布局中“瞬间出圈”,更多的项目吸引更多人参与,让体育走进更多社区、园区、校区和商圈,进一步激发各类人群参与和投身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秉承“一马当先、走在前列”的新时代马陆精神,马陆体育将通过不断增强体育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为经济建设和城市软实力提升注入活力。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图:主办方编辑:商慧责任编辑:唐玮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