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卿可视化新闻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11月2日,作为国内首个以“可视化新闻实践与理论研究”为主题的媒体人作品展,影动“视界”——薛中卿可视化新闻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普陀区金环商务花园举行,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近20位摄影、美术、新闻评论、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著名作家、东方网特约评论员邵传烈,著名摄影家、文汇报原摄影部主任、长三角摄影家俱乐部主任徐裕根等参加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四川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上海作家、杂文家严宝康,美国纽约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无锡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顾祚维,无锡全媒体传播协会会长蒋丹为研讨会发来贺信。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和新兴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短视频、新闻摄影、新闻漫画等为代表的可视化媒介正加速融合,并深刻影响地方主流传媒生态和变革进程。至今已从事新闻工作31年的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薛中卿,坚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重民本 通民情”理念,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文字、摄影、短视频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一、二、三等奖。薛中卿的新闻摄影、新闻漫画、新闻业务研究作品先后四次入围中国新闻奖定评。近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作为主创者之一,薛中卿参与创作的新闻漫画作品《苍穹之下,长三角“治太”图景志》成功入选。难能可贵的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薛中卿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摄影进行了中长期理论研究,在中国新闻界独创性地提出“读图时代、网图时代、掌图时代到微图时代”的理念观点,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无锡摄影十佳”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薛中卿重点研究“短视频新闻演进”“AI时代新闻摄影”等领域的学术课题,以独著或合作撰写的方式,先后在《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中国报业》《传媒观察》《创意与设计》《传媒评论》《城市党报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了《地方主流媒体拓宽人文类短视频报道路径探析》《黄金分割:短视频的美学表达与场景创意》《AI时代新闻摄影的逻辑起点、内涵演进和实践向度》等系列论文。其中,《“视屏”场域价值内涵的拓展与突围》一文入围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业务研究类定评名单。在《驾驭新媒介,在变革疾行中守正创新——浅析5G融传播时代短视频新闻演进与趋向的“三度”提升》一文,薛中卿首度提炼出“短视频已具备作为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物质工具的全部属性,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并正在成为未来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这一论断,引发业界反响。该篇论文获2019年度中国城市党报论文(论著)评选一等奖。

陈力丹在贺信中写道:“摄影术发明183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年曾将摄影原理用于论证唯物史观。19世纪下半叶,摄影开始用于新闻传播。活动影像发明于1 8 9 5年,只是随着电视的发明,影像在20世纪中半叶用于新闻传播。如今的新闻,图片、视频与文字融为一体,各种形态合一的新闻传播已经是常态。自如地运用各种传播形态传播新闻,需要有典范引领。薛中卿的新闻作品,在这方面有所思考和创新,值得倡导。祝贺薛中卿新闻作品的展出!希望通过研讨,多向世界同行学习,探索我国新闻传播信息数字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专业思路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

严宝康在贺信中说,薛中卿眼光朝下,深入基层,到火热的一线,用“可视化新闻”,展现劳动者风采。薛中卿把普通人的命运和大时代结合起来,触角延伸到隧道工、铁路工人、医护人员,高架建设者以及残疾人,展现这些群体“向真向善向阳而生”的精神风貌。作为主创人之一,薛中卿参与创作的新闻漫画作品《苍穹之下,长三角“治太”图景志》《百日东流,长江寻“豚”图景志》,通过对太湖治理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视化表达,取得了比文字更好的叙事效果,不仅把新闻的场景直观、简洁地呈现给读者,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还促进了读者与新闻的交互,让读者在一定程度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 新闻的可视化表达不是一种“炫技”,不是为创新而搞些别出心裁的东西,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它是内容的一种承载方式,使读者更加便捷地获取资讯,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闻,真正做到以图展现场景,以图直击真相,以图传递故事。这,或许就是薛中卿“可视化新闻”的意义所在。

顾祚维在贺信中表示,薛中卿关于新闻摄影的论文中提出“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理念,高度重视新闻摄影作为独立媒介的个性禀赋”等观点,逻辑性强,论述精到。蒋丹在贺信中称,重点研究和研讨可视化媒介及传播规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立意重大、影响深远。活动及时、重要,是进一步推动全媒体领域体系化建设的创新之举。

参加研讨会的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对现场展示的《惠山隧道工》《鏖战沪宁城际铁路》等反映基层劳动者风采的纪实摄影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他同时提出,可视化新闻传播将积极赋能地方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思想引领、内涵引导、创意引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著名作家邵传烈认为,在开放性新闻生产的新格局下,需要更多像薛中卿这样的具备理论基础、拥有敬业精神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著名摄影家徐裕根提出,以可视化新闻为突破口,薛中卿打破了地方媒体人才成长的藩篱,在不同媒介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突围,在学科视角中凸显贯通度,在作品创作中䊨得共鸣感。数字创意专家、丝路视觉集团副总裁宋丽慧表示,薛中卿关于“人文类短视频”“短视频新闻叙事”“孵化高质量国际传播类短视频报道”等方面的系列理论文章,抓住了新闻界的前沿理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论述精到,认证严密。他参与主创的就业题材《向阳生长》、文保题材《百年祖居出新!首“绣”童年阿炳爱乐长卷》、助残题材《36+1,残奥冠军和她的“天使”朋友圈》等短视频,彰显了新闻与人、新闻与社会、新闻与世界的互融关系,以故事化的叙事策略、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展现意境,烘托内涵,汇聚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当天,著名画家、上海美协粉画委员会会长李之久,《东方城乡报》原副总编辑陆卫,摄影家、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资深媒体人夏云鹏,澎湃新闻总编助理、编委高剑平,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主任记者沈文敏,上海市宝山区电视台台长徐祖达,上海市徐汇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薛红滨,摄影评论家朱钟华,以及沪上摄影家范祖明、方国政、姜为强、黎自立等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