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于11月2日集中公开通报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江苏省淮安宿迁徐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安徽省宿州淮北蚌埠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短板明显,这两个典型案例均存在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使用作弊器等问题,被中央督察组抓了现行。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披露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一些检测企业使用作弊器,使得原本不合格的尾气检查结果为合格。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宿迁市某机动车交易公司竟然违规使用风扇驱散黑烟;淮安市某机动车检测服务公司甚至使用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作弊器,出具2573份虚假检测报告。这些检测机构如此胆大妄为、胡作非为,对其必须依法予以严惩,不严惩不足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严惩不能以儆效尤,不严惩不能激浊扬清树正气。
梳理近年来的机动车检测造假典型案例不难发现,机动车检测造假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屡见不鲜,主要是因为少数检测企业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此外,还包括监督执法存在“宽松软虚”的问题。正如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指出的,涉事地方“推动工作落实不够,日常监管不到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短板”,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事实表明,倘若权力观和政绩观存在偏差,少数执法人员对待职责就会虚与委蛇、应付了事;如果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付出的代价太低,有些人就不会基于后果而心存敬畏,导致工作作风大打折扣,工作效果差强人意。诸如此类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和反思。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机动车检测在内,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环境治理的全局带来负面影响。江苏、安徽等地的一些城市空气质量反弹就是明证。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应当把上述典型案例当成自身改进工作的教材,强化反思整改,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通过制度性安排消除监管盲区漏洞,有针对性地创新完善监管执法机制,推进监管执法从“宽松软虚”走向“严紧硬实”。
环保责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督察出了真问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也为地方相关部门如何履职尽责树立了标杆。各地相关部门要见贤思齐、见贤思进,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机动车检测造假出重拳、下猛药、铁腕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强化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预测预警水平;要树立协同治理意识,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深化行刑衔接,扎实推进联动执法工作。此外,还需健全举报奖励机制,畅通举报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筑牢机动车检测造假防线。
知责方能担责,明责方可尽责。各地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坚持以落实责任为出发点,锻造过硬执法队伍。要突出“刀刃向内”,严明纪律规矩,前移问责关口,注重抓早抓小,对于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责任人,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的处分,以严管体现厚爱,促使全体执法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担当作为,奋力书写为民履职高分答卷。
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各机动车检测机构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摒弃侥幸心理、投机心理,自觉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守道德底线,远离法律红线。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之晚矣!
文/威利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