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专访:电影不会死,行业需重视项目孵化

全文3968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在京举办,10部短篇和中篇小说作品上榜,涵盖多种题材。

02著名编剧、导演陈宇担任活动总策划及推介人,介绍了上榜小说的文本价值亮点和项目参考。

03陈宇认为,小说改编电影的核心在于取舍,剧作家需要抓住原著最有价值的内核。

04然而,陈宇指出,目前电影市场存在内容生发机制存在问题,难以持续产出优质项目。

05为此,陈宇呼吁电影人要有危机感,关注项目孵化,构建有效的传输机制。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腾讯娱乐联合新娱乐合伙人,推出《戏中人》栏目,关注热播影视幕后。本期对话《满江红》《坚如磐石》原著/编剧陈宇。

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仍在被寒流袭扰,截至11月1日,年度总票房报收38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491亿元的成绩,票房收入下滑态势明显。

影院和观众普遍认为,今年的电影市场缺少有号召力的电影精品。电影人并没有坐等寒冬过去,好作品、好项目正在一场发布会上努力孵化当中。

11月1日,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在京举办,榜单当日揭晓。《夜游神》《去未来购物》《西北有高楼》等10部短篇和中篇小说作品上榜,它们涵盖爱情,乡村,悬疑,犯罪,女性,武侠,历史,当代都市等题材。

图片主办方代表、获奖作家、嘉宾合影

著名编剧,导演、北京大学教授陈宇担任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及推介人。他在发布会的推介环节上台介绍10部小说的文本价值亮点,以及它们作为影视项目开发的可能样态、项目参考、时代价值。发布会现场邀请了众多影视公司代表出席,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上榜小说的影视化潜力。

发布会之后,陈宇老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有关这次评选活动的目的,以及电影行业发展遇到的困境,还有电影口碑带来的舆论影响,他一一作答。

“小说改编电影,核心在取舍”

图片陈宇,代表作《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等

问:“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共有10部小说上榜,是否已经有影视公司在洽谈改编版权了?

陈宇:我们这次活动,在小说作者和影视公司之间充当桥梁的作用。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两家影视公司在和作者接洽版权事宜。

不过,我们三家主办方:中子星影业、陕文投艺达影视、百花文艺出版社及旗下的《小说月报》都不是以盈利目的参与。我们事先约定,不会预先收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的版权。

10部小说评选出来之后,我带着团队义务给每部小说进行系统的影视项目策划。今天的发布会上,我已经把策划案的内容宣讲了一遍,这其中包括每部小说的文本价值、项目策略等基本情况,让每位到场的影视公司同仁对每个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问:您在评选入围小说的时候,对于当下小说题材和叙事有哪些感受?

陈宇:现在传统文学的出口不是特别多,作家们会考虑在传统、古典的文学表达中间,融入具备时代特性的元素。

他们会在内容、题材、类型等方面,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现,这个创作趋势非常明显。比如悬疑、犯罪、武侠,甚至还会看到科幻类型与新时代的趣味结合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们也在为了面对更多的受众而努力。

我们从影视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家当下的创作表达和我们影视的创作诉求相契合,双方都需要拿出更加吸引人的元素,“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就可以实现双方的紧密合作。

图片主办方代表薛印胜、陈宇、贾轶群与获奖作者合影

问:这次评选作品的标准和时间范围吗?

陈宇:《小说月报》作为国内顶尖的文学刊物,我们会在它刊登的小说中进行评选,等于是《小说月报》来完成第一轮搜索和评估。

我们这次评选针对短篇和中篇小说,时间范围限定2023年第1期至2024年第8期,在《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小说月报·原创版》及《科幻立方》上发表的作品。370篇作品入围初选,之后经过评委会的复评、终评,最终有10部作品脱颖而出。

问:从小说体量来看,中篇、短篇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陈宇:小说改编影视剧,不能机械地从文字体量出发。比如我在推介环节介绍的小说,有的短篇我们认为适合改编成电影,有的短篇则适合拍剧集,这是我们对原始文本的一个改编预判。

一部小说,适合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这取决于改编过程中的取舍。剧本是一个新的创作过程,它或是截取原著的一段内容,或是增加新的内容,以及强调某一段内容和淡化某一段内容,这同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创作。小说最终呈现为电影或电视剧,来自于改编剧本形成的结果。

问:在您看来,小说文本改编成影视剧本,需要克服的创作难关是有哪些?

陈宇:改编过程最核心的是“取舍”二字。狭义的忠于原著,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改编效果。剧作家抓住原著最有价值的内核,才是改编的要义。

剧作家针对原著的“取”。首先要理解原始文本的文本价值是什么?剧作家要取的东西,是能够从一个专业角度找到原始文本里面最闪光的、具备独到性的内容。

剧作家的“舍”。那就要大胆一些,不能害怕被人骂。原著有的内容不适合影视呈现,理应大胆舍弃。

取舍说起来简单,这是一个专业创作者、改编者功力和认知的一种体现。

图片

问:影视行业一直都在说缺好剧本、好项目。这次评选活动的目的,是不是发掘出小说领域的优秀作品,让影视公司看到它们?

陈宇:不止于此。我们这次评选做了两项重要的工作,第一项工作刚刚介绍过,是“架起桥梁”。我们评选出优秀的小说,然后凭借我们在影视行业的人脉,给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二项工作是“作品孵化”。我们在10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做了针对性的项目策划。我一直认为,项目策划是国产影视内容生产的一个短板。咱们有好导演、好制片、好编剧,但影视行业一直缺少好项目,关键的症结就在于缺少孵化机制。

项目策划是影视制作前端部分的工作,这个环节在创作流程中往往是缺失的。好剧本是一个结果,剧作家在创作剧本之前,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策划机制。这个机制能够帮助整个项目完成高端的建构,确定故事核心、主题价值、风格样态。项目前期把这些内容方向确定之后,剧作家再去创作剧本,就会走向一个更好的结果。

我们这一次的评选活动以及推介会,就是针对10部上榜小说做了项目策划的工作,试图解决行业缺乏好剧本、好项目的痛点。

问:一部小说改编成剧本之后,剧本内容需要在拍摄前获得原著作者的认可吗?

陈宇:从法律角度来讲,要看双方事先的约定。制作方在购买版权的时候,与作者达成怎样的约定,有的作者可能会要求剧本要在哪些点位和原著保持一致。

不过,我觉得作者们多是比较开放的心态。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大多数作者是希望影视创作能够自由发挥。

从改编者角度来说,他们是看到了原著中蕴含的好内容,这也是他们购买版权的初衷。改编者会以专业的能力对原著进行再创作,尽量把原著的精华保留下来。

“电影人要有危机感,电影不会死”

图片编剧、导演陈宇

问:今年截至11月1日,内地总票房384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现在业内把希望寄托于明年的春节档,是不是出现多部有号召力的大片,就能挽回市场颓势?

陈宇:我们能看到今年整个票房在下降。我认为,电影质量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业余文化的转向、观众的娱乐心理、以及趣味的变化。

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兴起,把电影和电视剧的观众注意力分走一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电影从业者要具备危机感,正视目前的票房衰减的现状。

电影不再像100年前,是人类文化娱乐的重点选项。今天的普通大众,他们可以刷短剧、玩游戏,电影必然要给其它娱乐选项让出消费份额,长剧集也是如此。

但是,我认为电影和长剧集是一种深度阅读,短视频和微短剧是快速阅读,这两者并不是取代关系。深度阅读仍然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刚需,快速阅读提供了另一种娱乐形式,两者都会占据稳定的娱乐消费份额。

电影的确不是唯一重要的娱乐方式,但是它仍然会在消费市场占据一定的空间。电影不会死,它会有新的表达方式,它会在不断变化中获得继续发展的生命力。

问:今年从春节档到暑期档,大家都在说商业大片存货不足的问题。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您觉得电影行业还存在哪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陈宇:我认为是内容生发机制存在问题,难以持续产出优质项目。之前的很多电影项目,可能是某位老板一拍脑瓜的产物,或者说是老板、导演灵光一现的点子,大家觉得好就开始运作了。电影行业缺乏一个有效的、持续的、稳定的产出源,缺乏有产业价值的孵化机制。我和团队一直努力在建构这样的产出源,完善电影前端的孵化机制。

我希望能够从广泛的原始内容中发掘有价值文本,它包括文学作品、社会新闻、网络文学,甚至包括一首歌、一首诗词,比如电影《满江红》。我们需要把有价值的影视项目从原始内容中甄选出来,输送给影视公司。这样一种有效的传输机制,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我们这次的评选活动,就是希望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行业的现状是没有人愿意做孵化工作,没有人愿意在前期投入资金、投入精力去做这些事。我认为,更加专业的电影公司必须拥有项目孵化系统,未来这个系统会是公司内容生发的核心部门,这样才能解决缺项目的难题。

问:现在电影市场存在一个现象,一部热门影片上映之后,或是出现一边倒的差评,或是口碑两极分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陈宇:现在已经没有口碑一片叫好的情况了,多数时候是一边倒的差评,或者是互相对骂。这类情况可能是与社会现状有关,我们的社会文化分别在不同的群体手中,比如文化阶层、趣味阶层。观众的立场不同,产生的舆论就很难统一。

尤其是近两年,电影观众难以达成共识,就会导致难以产生现象级的影片。比如40亿元这个票房量级的电影,需要接近1亿观众的认可,现在很难做到。

这样的一种舆论现状,我个人比较担忧。看电影应该是生活中锦上添花的事情,观众以前被电影看点吸引,就愿意买票入场。现在则变成观众容易被激怒,我总结这种两种观影心态:一种是丈母娘心态,一种是美团心态。

丈母娘心态是什么?假如女儿带着男朋友来见未来的丈母娘,她就会审视这名女婿身上的缺点,很多问题就会被放大。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看电影,戏里面的一些问题可能就会被极限放大,甚至会导致舆论冲突。

美团心态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去饭店吃饭,我看美团介绍这家饭店的招牌菜,也会看评论说这家店的缺点,但我不会和缺点死磕。我会去留意饭店的优点,采纳对我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内容。我建议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多用美团心态看电影。

图片

问:目前的口碑舆论环境会不会影响您的创作呢?

陈宇:一部电影的口碑反馈,我归纳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观众提出客观且有价值的问题,我会仔细思考,这类口碑反馈对我的艺术思考有帮助。

第二种口碑属于有些观众在网络上的情感发泄,主要就是骂人,这一类反馈我不太关注。

第三种口碑是观众的内心真实表达,但他提出的问题我解决不了。这其中可能有客观条件约束,比如一个项目产出的时间和环境,或者商业考量等等,条件所限导致的结果。这一种口碑反馈我也会看,会去慢慢消化。

问:《人之初》是您最近担任原著/编剧的一部电视剧,在您看来,当下的电视剧创作是不是开始接近电影化?

陈宇: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的品质进步非常大,近期精品剧集呈现的品质,已经逐步接近于电影制作的标准。我也是希望把剧集《人之初》打造成精品。

这部剧集汇集了内地一流的主创团体,包括导演李路、主演张若昀、摄影罗攀等等。这样一群顶尖的创作者合作,《人之初》是值得期待的。

电视剧精品化、电影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比如近期《繁花》《漫长的季节》播出之后,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精品剧的意义也得到体现。主创对于一部剧集的光影要求、表演的细微变化、故事的细致打磨,这些用心之处都会被观众看到,创作者自然就会愿意努力制作精品剧。

崔汀/采访、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