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孩子一岁多有十几颗牙,自家娃才寥寥几颗,怎么办?

别人家宝宝一岁多有十几颗牙齿,为什么自家宝宝只长出几颗牙?牙齿发育有什么问题吗,身体发育呢?要补钙吗?其他营养呢?


以上疑问在儿保门诊中很常见。宝宝牙齿萌出“落后”,不少家长不仅焦虑,喂养上也不敢向前,甚至一岁多了还在吃糊糊,食物种类很受限。


乳牙萌出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希望本文能减少大家的焦虑以及喂养误区。



乳牙萌出的一般规律



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下颌乳中切牙(如下图),通常在6-10月龄萌出。


图片


随后萌出的是上颌乳中切牙(下图标注数字2的牙齿),然后顺次萌出乳侧切牙(下图的3和4、第一乳磨牙(下图的5和6、乳尖牙(下图的7和8和第二乳磨牙(下图的9和10

 

注意,乳牙通常会双侧对称萌出,即左右同一个位置的牙齿的萌出,应是对称的,即使萌出时间稍有差距,也不应超过半年。

 

图片

 

有时候,下颌4颗门牙萌出后,上颌4颗门牙再萌出。第一乳磨牙和乳尖牙也可能同时萌出。通常在3岁左右,20颗乳牙完全长齐。


以上是大多数宝宝的出牙规律,但依然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出牙时间。



乳牙没按一般规律萌出,怎么办?



乳牙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是很常见的现象。影响出牙时间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性别、种族、营养状况、疾病等。


例如,女孩的牙齿通常比男孩发育早;黑人儿童通常比白人儿童早;与足月儿相比,早产低体重儿出牙时间可能晚一些,但按矫正年龄算,牙齿萌出时间与足月儿又没有显著差异。


确实有研究表明,慢性营养不良与乳牙萌出延迟有关,而某些疾病的患儿也会有牙齿萌出延迟的表现,如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佝偻病、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等。但是,这些问题通常还有其它的表现。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孩子可能有喂养困难、嗜睡、肌张力低等,佝偻病的孩子可能有佝偻病串珠、颅骨软化、四肢长骨变形等。也就是说,不会只有出牙慢这一个“线索”。


所以,单凭出牙时间来判断孩子是否发育异常,或是否缺钙或者缺其他营养是不准确的。当家长提出这样的担忧,我们会考量整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果宝宝只是在牙齿萌出方面稍微晚一些,但其他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运动能力等)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图片


回到开头的问题,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说,只长了几个门牙,其实也在正常范围内(异常范围见下文)。尽管这个年龄段,有的孩子已经长了十几颗牙,但每个宝宝的出牙节奏不一样,只要遵从长牙的大体规律,都是正常的。


总之,不能以出牙的快慢来判断生长发育的快慢。宝宝牙齿萌出得相对缓慢,也不意味着缺钙或营养不良。



这些乳牙萌出异常,需要就诊评估



  • 宝宝18月龄还没有长牙;

  • 宝宝36月龄时20颗牙还没有长齐;

  • 个别牙萌出时间比正常时间范围延迟了6个月及以上比如下颌乳中切牙萌出的参考时间为6-10月龄,到16月龄甚至18月龄时还未萌出;

  • 牙齿萌出不对称:两侧同一个位置的牙齿萌出时间相差超过6个月;

  • 长牙顺序异常:中切牙还没有萌出,就已经开始长侧切牙了;或者上下中间的八颗门牙还没有长完,就开始长后面的乳尖牙或乳磨牙了;

  • 牙齿形态异常:例如左右对称位置的牙齿一般是一样的大小和形状,若个别牙齿的样子和对称位置的牙齿明显不一样,提示牙齿形态异常。


如遇到以上情况建议咨询儿童口腔医生,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病理性原因。



孩子只有几颗门牙,喂养上要注意什么?



虽然门牙主要负责切割食物,无法有效地将食物磨碎,但是即便磨牙没有长出来,也早已在牙龈下面排列好了。哪怕孩子只有几颗门牙,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咀嚼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牙龈和舌头的配合,是能够处理软的固体食物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大人用些力捏,基本可以捏碎的食物。孩子自己也能将它们“压”烂并吞咽。


图片


所以,我们要逐渐丰富食物的种类、调整辅食的性状。可以给孩子提供软肉块或肉片、碎肉、鱼肉、豆腐、蒸蛋,或蒸软的胡萝卜、小块南瓜、土豆、去皮的苹果条、香蕉等,来锻炼咀嚼能力。


还可以适当添加手指食物,如肉丸子、切成条的水果、蔬菜等,让宝宝用手抓食,培养自主进食的能力。


图片


反之,如果孩子长期只吃糊状食物,反而可能延迟咀嚼和吞咽功能的发育,并影响孩子的进餐兴趣。


同时还要注意,宝宝还缺乏磨牙,无法高效磨碎坚硬的食物。要避免给宝宝喂大块的硬肉、整粒的坚果、整粒的葡萄等难以咀嚼且容易造成窒息的食物。


另外注意监督宝宝进食,确保坐在餐椅里,减少因跑动或嬉闹时进食而发生呛咳的风险。



现在蛀牙的小朋友这么多,乳牙阶段要注意什么?



建议在宝宝萌出第一颗牙时,家长就给宝宝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并定期拜访牙医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涂氟和窝沟封闭等方式预防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