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老师沉默的小学生“黑话”,用不着过度担心 | 教育一周洞见

全文1630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让语文老师沉默的小学生黑话引发热议,担忧过度滥用网络语言会导致一代人的语言习惯、文字能力退化。

02专家解释,网络黑话的产生源于互联网小圈层中的情感认同,具有强大的内生驱动力。

03然而,过度限制小学生讲“黑话”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提升对网络黑话的认同感。

04事实上,规范汉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网络黑话大多只能风行一时。

05专家建议,提倡用正规语言创作优秀作品,激发人们对优秀作品的兴趣,以提升规范汉语的地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里是腾讯新闻教育频道“教育一周洞见”栏目,每一期将就过去一周内的教育热点话题、政策风向或人物观点展开分析评论。

图片

作者:丁阳

“栓Q”“我真的谢了”“芭比Q”……这一周最引发热议的教育新闻,是“让语文老师沉默的小学生黑话”。有许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如今有许多网络语言充斥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担心过度滥用造成长期影响,让一代人的语言习惯、文字能力退化,并侵蚀规范的语言。

图片

小学生为什么喜欢讲“黑话”,喜欢用网络语言?道理不难理解,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解释的那样,“网络黑话往往首先在互联网小圈层、小社群中产生,为了快速传达信息和感情”“又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这些网络黑话更加口无遮拦,反映了群体内部一种亚文化的价值观,比如‘你个老六’,最初就是在游戏玩家群体中产生的。”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找寻同类”、“确认自己人”的方式,是一种基于情感认同而产生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具有强大的内生驱动力,绝不是简单说教或者禁止就能阻止得了的。倒不如说,过度限制小学生讲“黑话”,更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反而提升小学生们对网络黑话的认同感。

不要说小学生们抵抗不了讲网络黑话的跟风心态,就算成年人不也一样吗?比如,一些批评小学生讲黑话的网友,自己就在用许多长辈听不懂的黑话。不相信的网友可以问问自家长辈,知道“硬控”这两个字是啥意思吗?

图片

再比如,用来批判网络黑话现象的“烂梗”这个词,包括这个“梗”字,在诞生之初,不也是有不规范汉语的嫌疑吗?

需要指出的是,就网络黑话侵蚀规范汉语这一现象,一些担心其实是有些过度的。最好的证据,来自风靡一时的“火星文”。大概在2008年前后,全网都在担心,使用“火星文”的90后将来还能不能使用规范汉语。要知道,当初“火星文”在主流人群中引发的反感,可比如今的“网络黑话”要严重得多,许多人甚至斥责“火星文”引发了生理不适。

结果如何呢?“火星文”几乎消失了,不仅在90后中消失了,00后也不再使用。不是因为被骂消失的,也不是因为采取了什么特别的措施。仅仅是因为,“火星文”文化退潮了,年轻人不觉得这有多酷了,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如今人们只能在互联网商战的“口令”中见识到其遗迹。

图片曾经名噪一时的“火星文”

不独是“火星文”消失了,许多十几、二十年前的网络用语也消失了。还记得“偶”这个字吗?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用这个字来替代“我”,如今也没人用了。再使用这个字,就会被认为与时代脱节。

事实证明,规范汉语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网络黑话大多只能风行一时,即便能流传下来,也是因为大浪淘沙之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从而融入了规范汉语之中。这是如今很常见的文化现象。

并不是说,不必担心网络黑话侵蚀规范汉语,这一现象就可以忽视。正如黄楚新提到的那样,“如果未成年人长时间浸淫在互联网不正确的用语用字环境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之中, 不仅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而且可能受到叛逆、暴力等负面情绪的污染,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

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存在类似的现象。一篇题为《大学生群体语言退化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的论文指出,“许多大学生都出现语言退化的问题,其中表现在学习,求职,实习与实践和生活方面言语表达能力的不断下降。”而该研究发现,语言退化与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现象具有高的相关性。大学生如此,中小学生受的影响肯定也不会小。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在批判滥用网络黑话的现象,以及要求限制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使用网络黑话之外,最好的做法,还是去提倡用正规语言去创作优秀的作品,激发人们对优秀作品的兴趣——不仅是文学作品,也包括影视等其他使用汉语形式的作品。当一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用规范汉语创作出的优质作品,并且受到人们的推崇时,规范汉语也自然而然会成为主流社会推崇的正典,并影响到各种亚文化人群,人们自然就会更加重视对正规语言的使用了。

 

往期教育一周洞见——

不让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会不会引发更多霸凌? |教育一周洞见

差劲的公司,才以“疫情班”为由把应届生拒之门外 | 教育一周洞见

为什么说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是好事?|教育一周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