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聚集!临安这里藏着一个“宝库”丨陌上晓事

在锦城街道青柯村一处山头,于山林间拨开云雾,但见一排排整齐的民房,若隐若现,有“世外桃源”的意境。再往里探,藏着一个“宝库”——青柯艺术园,这里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在此生活和创作。


图片


依托这个艺术园,艺术家们办起了青柯乡村绘画公益培训班,在民房内开辟出一间房作为教室。农闲之时,学员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以农村生活为素材,让刻在骨子里的艺术DNA“动”了起来。


“透过玻璃,外面可以看到芦苇和银杏树,你们看它的形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创作的素材。”


上午9点,教室里传来阵阵探讨声。虽不是周末,但还是有不少学员自觉来“补课”,班长陈菊红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课,一边记录老师讲解的知识要点。


图片


陈菊红是青柯村人,从小便对画画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学了些皮毛,但从没接受过专业的画画训练,直到2009年村里来了许多艺术“大咖”,唤起了她的艺术细胞。


那一年,油画家黄小金还在浙江农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任副教授,归乡后,他呼朋唤友,邀请同行们来到青柯生活、创作,一时间这里聚集了冯信群、童庆平、冯怡、张燕敏、陈海燕、谷仁明等多位国内外知名的水彩画家、版画家、服装设计师、艺术疗愈师等,他们大多是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并成立了青柯艺术园。


艺术园依托浓郁的山地特色和农耕文化,定位为“乡土艺术”创作体验基地,吸引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前来写生、研讨、艺术旅游,传播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为临安的乡村文化振兴、艺术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


2021年,为帮助村民拿起画笔,展现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和乡土记忆,在区委宣传部、锦城街道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艺术家们发起了青柯乡村绘画公益培训班。回忆起创办培训班的初衷,黄小金透露,作为一名临安人,退休后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特别是希望利用美术专业的特色,带领村民从艺术的视角,去感知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潜移默化地将艺术融入他们的生活。”


那年9月,培训班开班了,陈菊红十分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专业的老师来带我们,给我们上课,我们觉得好惊喜,大家都很积极地报名,主动来参加。”陈菊红说,培训班约有20余名学员,基本上是青柯村的村民,年龄涵盖了老中青,从八岁到七十多岁不等,大多是零基础的。


图片


培训课安排在每周六,大家利用休息时间聚集在艺术园上课。从基础的临摹到构图、调色,到最后的创作,陈菊红说老师并不是完全手把手教,而是培养大家独立思考。


“一开始老师让我们先看通俗易懂的乡村画,每次临摹也会跟我们讲这幅画它是怎么变形的,是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我们就一步一步地画起来。光是临摹就临摹了两个多月吧。”


黄小金告诉记者,每个艺术家所长领域不同,有油画、版画、水彩画,但艺术是相通的,之所以叫“乡村绘画”,是要符合乡村的地域特色,“虽然他们是零基础的,我们是专业的,但乡村绘画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一种艺术,就像土地里长出庄稼长出花朵一样自然朴实,可以是明快的色彩、饱满的画面,也可以是夸张的造型、大胆泼辣的艺术手法,尽情展现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和乡土记忆。”


图片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如今学员们已经从画画小白成长为可以独立创作的“新秀”,村里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艺术园还经常举办各类绘画活动,许多艺术家走进青柯采风、创作,提高了大家的眼见。去年5月,
青柯艺术园入选“艺启乡里:浙江省美术家驻村成果展”,学员的作品走进浙江展览馆,和许多老艺术家的作品同“台”进行展出,火红的柿子、可爱的动物、稻田丰收的喜悦、江南水乡的魅力,一幅幅作品让大家看到了青柯村“长”出来的艺术。


今年66岁的俞国华,是学员中为数不多的男学员,因为本身热爱书法,2021年的时候来学习画画,从一窍不通,到如今可以临摹,偶尔创作,这样的变化令人欣喜,“老了以后动动笔,也是一种修养,对自己的身心有很大的提高。”


在陈红看来,青柯最大的优势是这些老师驻扎在村里,他们随时可以请教,老师也会认真指导,这是他们能够迅速进步的原因。而能把心里所想,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她很是高兴,更释放了情绪,陶冶了情操,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


图片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不但需要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提升,更需要精神文化的丰富和涵养,青柯村正印证了这一点。前不久,青柯艺术园还入选“杭州市美术特色村”,成为官方认证的“超有艺术细胞”。




谈到未来,黄小金说,青柯培训班只是起步,接下来他们想延续开展第二期、第三期,将艺术氛围向周边村延伸,让更多的村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丰富精神养料,撬动更多村民的“DNA”,在农村这片土地开出艺术之花。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朱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