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Erasmus Ladder"是一种用于评估小鼠运动表现和运动学习能力的全自动设备。它由两个带压空气出口和LED灯的遮蔽盒组成,中间是一个梯子,梯子上的触敏横杆可以测量步长时间和步态。梯子由74根横档组成,两侧各32根。所有横档都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小鼠的行走模式。横档的高低位置不同,每个高横档对面是一个低横档。最方便的行走模式是使用较高的横档,称为正确的步态,而使用较低的横档则被视为错误步态。Erasmus Ladder是一种高精度的自动化仪器,用于评估小鼠的运动协调性和学习记忆能力。该仪器由两个目标盒和中间的水平梯子组成,梯子上的横杆是触敏的,可以精确记录小鼠的步行动作和行为表现。装置配备有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和软件,可以自动记录和分析小鼠的步态和运动表现。它由两个目标箱和一个水平梯子组成,梯子上装备了触觉敏感的横档,能够检测小鼠在梯子上的位置和步态。这个设备可以记录小鼠的步幅、步态错误、后退步和跳跃等参数,并且所有参数都可以区分方向,这对于研究影响身体一侧的疾病模型特别有用。
Fig1 Erasmus Ladder示意图
目的:
在小鼠实验中,Erasmus Ladder被用来评估小鼠的运动表现和运动学习能力。这个设备通过捕捉小鼠在梯子上的步态动态,来评估其运动协调性和学习能力。通过这种实验设置,研究人员可以评估小鼠的运动协调性和学习能力,以及小脑对这些功能的影响,可以量化小鼠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的运动表现,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运动控制和适应性学习能力。这对于研究小脑功能、神经系统疾病和潜在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效果或遗传因素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中。
Erasmus Ladder软件记录小鼠的运动表现和运动学习能力。在测试的第二阶段,一个意外的物体——抬高的横杆——突然出现,构成了一项挑战。动物如何学会应对这一挑战是反射性运动学习的衡量标准,也是小脑功能的反映。
Fig2 Erasmus Ladder中小鼠任务
在实验中,小鼠被放置在梯子的一端,然后通过光线和气流的刺激激励小鼠穿越梯子到达另一端。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前四个会话用于训练小鼠有效穿越梯子,后四个会话则用于测试小鼠的适应性运动学习能力。在第二阶段,梯子上的某些横档会突然抬起,形成障碍,小鼠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是衡量联想运动学习的一种指标,也是小脑功能的一个反映。
在每次训练开始时,将小鼠放置在“起始”盒中,等待LED灯亮起,随后几毫秒内,气流逐渐增强,直到小鼠进入“结束”盒。一旦进入“结束”盒,气流停止,开始“试验间隔”期。这个间隔期在8到12秒之间变化,小鼠必须留在当前盒中。一旦小鼠离开盒子,就会从对面的遮蔽盒中吹出空气,迫使动物返回。小鼠经过连续五天的训练,每天训练包括42次跑步。研究的依赖变量是每次跑步的正确步态百分比(每天每只小鼠42个百分比值,总共每只小鼠210个值)。
实验步骤:
1. 动物准备:
选择健康的成年小鼠,通常为8-12周龄,在实验前至少1周将小鼠适应实验室环境,确保小鼠在实验当天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2. 设备设置:
打开Erasmus Ladder装置,确保所有部件正常工作,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横杆间距(通常为1.5 cm),开启摄像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
习惯化阶段:
将小鼠放入Erasmus Ladder装置的一端,让其自由探索和熟悉环境。习惯化时间通常为12天,每天10-15分钟。记录小鼠在习惯化期间的表现,以便评估其对装置的适应情况。
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将小鼠放在装置的一端,引导其走到另一端。记录小鼠完成任务的时间、步数、步态和错误次数(如踩空)。
多次训练:每天进行23次训练,每次训练间隔1小时左右,连续训练5-7天。
逐步增加难度: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横杆的间距或改变横杆的位置,以提高任务难度。
测试阶段:
正式测试:在训练结束后,进行正式测试。记录小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包括完成任务的时间、步数、步态和错误次数。
重复测试:为了评估学习记忆能力,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如1天、1周、1个月后)进行重复测试,记录小鼠的表现变化。在测试的第二阶段,引入一个意外的物体——抬高的横杆,模拟突然出现的障碍。记录小鼠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评估其反射性运动学习能力和小脑功能。
数据分析:
1. 基本参数:
完成时间:小鼠从起点到终点所需的时间。
步数:小鼠完成任务所需的步数。
步态:小鼠的步态特征,如步长、步频等。
错误次数:小鼠在行走过程中踩空或失误的次数。
2. 高级参数:
步态稳定性:通过步长和步频的变化评估小鼠的步态稳定性。
学习曲线:通过多次训练和测试的数据,绘制小鼠的学习曲线,评估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Fig3 结果示例评估参数
使用Erasmus Ladder获得的数据可以用来量化不同的运动行为:
1. 运动表现:可以通过在不同会话中记录步态错误来衡量。这些错误被称为“missteps”,在训练过程中,小鼠学会如何有效地在梯子上移动,从而减少错误。
2. 后退步:当动物向目标箱的相反方向移动时,会记录后退步。这是动物完成梯子任务的动力指标。
3. 跳跃:当动物在梯子上移动时,如果跨越同一侧的超过两个横档,会记录跳跃。这是动物在任务期间的焦虑或敏感状态的指标。
4. 步幅:当动物在同一侧的连续横档上移动时,会记录短步幅;当动物移动到同一侧的下一个相邻横档时,会记录长步幅。对于成年动物,在训练会话期间,短步幅和长步幅的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挑战会话期间,步幅类型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5. 步态时间测量:可以用来比较训练和挑战会话期间的步态动态。在第5测试中,刺激前后的步态时间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表明条件刺激(CS)和无条件刺激(US)之间没有完全关联。到第6次时,没有差异,表明存在适应性小脑学习。
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环境安静、光线适宜,避免外界干扰。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如温度、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