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英国率先承认新中国,为何中英建交比中法慢丨炉灶杂谈

根据我国外交部消息,10月18日至1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应我国外长王毅邀请访华。

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大事记,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可能经常会把两个史实弄混:英国虽然是首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却是法国——1964年中法就宣布建交,而中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却要等到1972年。

图片

王毅会见拉米

那么,英法在对待新中国的态度上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一面呢?这就要从英国那点小心思说起了。

英国:留只脚在门内;新中国:不急于建交

从1840年英国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前,英国在华资产位居列强榜首,故而保证英国在华利益,就成为二战后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首要事项。

因此,随着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英国政府早已看清了国民党颓势无可挽回,中国共产党最终接管中国的局面已不可阻挡”。

图片

如何继续为英国榨干殖民地利益,是英国首相艾德礼首要面对的问题

同年12月英内阁会议提出了在中国“留只脚在门内”外交路线,即只要英国在华使领馆和官员没有受到安全威胁,“应保持原地不动,并努力与中国共产党接触,寻找继续在中国维持贸易的机会”。

当然,彼时英国所谓的“维持中英贸易”,实际上仍是指维护英国在华不平等条约——换句话说,英国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对于英国的小心思,毛泽东指出了两点看法:其一,应该“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即不承认国民党时期的卖国条约、立刻统制对外贸易并改革海关制度;

其二,“不急于同西方国家建交”。毛泽东指出,我们愿意与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但他们必须改变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敌视态度,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否则“我们不能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这两条主张后来便形成了新中国著名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义正辞严,立场灵活的英国政府很快在实际利益和列强虚名之间选择了前者。不过,就在英国准备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时,意外还是发生了。

图片

蒙哥马利访华时曾试探过中国的态度

中英准备建交之际,美国横插一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英立刻开始就建交问题进行谈判。

起初英国出于维护在香港利益、维持与台当局联系等方面的考虑,试图用“承认新中国等于建交”来糊弄了事,但这一文字游戏立刻被周恩来戳穿。

我国副外长章汉夫在谈判中要求英方不能回避切实问题,即英国必须断绝与国民党残部关系、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澄清对国民党在港机构和资产的明确态度。

我方提出的这三点诉求,让英国没办法玩文字游戏。时任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承认继续拖延谈判对英国处境不妙,但他也反对就此断绝与中国的所有联系,因为这将导致“中国全面投入莫斯科的怀抱”。

图片

但英国终究没能向前迈出一步

不过,就在英国准备为切实利益妥协时,躲在幕后的美国插手了。

变故的导火索是“两航起义”事件。

1949年隶属于国民党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爱国职工,从香港驾机飞往内地起义。

一年后,香港法院裁决“两航”在港的剩余飞机应是新中国合法资产,但美国却以撤销援助威胁英国拒绝交还飞机。

随后朝鲜战争的爆发再度加剧了中英关系恶化。1951年英国在联合国公开支持美国污蔑中国是“侵略者”的提案并对中国实施禁运,导致中英谈判就此陷入低谷。

对此,周总理曾如此评价说,“我们与英国的马拉松式谈判,至今没能取得什么成果,根源在于英国既承认新中国,又不愿否认国民党在联合国的所谓合法性……”

图片

基辛格动了,英国也跟着动了

仅用5个月,中英谈成联合公报

中英关系再度出现转折是在上世纪70年代。

1971年基辛格访华之行虽然高度保密,但按照英媒《卫报》的说法,英国政府可能是知情者之一,因为时任英国首相希思曾被要求为基辛格去“某个神秘地方”打过掩护。

因此,基辛格对华破冰之行,无疑让受美国钳制的英国看到了转机——几乎就在基辛格刚离开北京,英国立刻重启对华沟通。

1971年3月,周恩来向英国驻京代办谭森提出了解决中英建交的三点诉求:英国撤销在台“领事馆”、澄清“台湾地位未定论”和“两个中国”等谬论、在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上放弃两面派立场。

应该说,美国对华态度的松动明显加速了英国立场转变。仅在5个月后,中英就对联合公报内容达成基本一致,同年英国在第26届联大上赞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两国建交公报最终定于1972年3月签字发布。

至此,中英两国在经历了长达22年的漫长谈判后,终于为建立外交关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